学科分类
/ 3
46 个结果
  • 简介:订立合同的各方往往在合同履约过程中产生矛盾,同时也不能排除有些缔约方由于发生了对自己不利的情况,有意不履行合同,从中作梗,制造纠纷。本文以美国新泽西州希尔国际公司副总裁里查德.H.斯迪恩先生提出的"不采取诉讼方式来解决施工纠纷的五个步骤"为框架,译编者进行了进一步的延伸(见括号内)。

  • 标签: 合同 施工纠纷 诉讼 责任与风险 索赔 中立机构
  • 简介:水,地球上最珍贵的自然资源,已是中东最重要的纷争之一,不仅是库尔德(Kurds)与伊拉克之间,也是土耳其与叙利亚之间冲突的原因。

  • 标签: 自然资源 中东 纠纷 伊拉克 土耳其 水资源
  • 简介:邯郸作为全国典型的资源性严重缺水地区,实施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既是上级安排的重大政治任务,更是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2014年,邯郸市积极抢抓列入试点市的历史机遇,率先垂范,大胆探索,科学实践,努力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综合施治之路,目前已初见成效。1.邯郸市水资源现状邯郸市多年平均降水量540mm,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191m3,占全省的62%、全国的9%,

  • 标签: 地下水超采 水资源现状 历史机遇 试点市 缺水地区 节水工程
  • 简介:1碳交易碳交易是建立在《KyotoProtocol京都议定书》基础上的一种温室气体减排交易。《京都议定书》首先确定了温室气体的种类: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六氟化硫(SF6),以CO2为标准,其它五种温室气体折算成CO2当量进行交易。《京都议定书》为附件1国家制定了一个温室气体减排的量化标准,要求这些国家在2008-2012年之间必须完成规定的减排量,未完成的国家将受到联合国的惩罚。他们可以通过多种被联合国认可的方式完成规定的减排量,清洁发展机制是被采用最多的一种,几个主要附件1国家的减排标准如下:

  • 标签: 清洁发展机制 气候变化 《京都议定书》 温室气体减排 碳交易 二氧化碳
  • 简介:来自世界银行的一份统计显示,截止到9月底,亚洲国家占了清沽发展机制市场总额的84%,我国已拥有125个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涉及到碳减排量6亿t,贸易金额达35亿美元,中国继续在交易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占了所有项目交易量的60%。

  • 标签: 清洁发展机制 交易市场 潜力 统计显示 世界银行 亚洲国家
  • 简介:正1CDM项目开发本期继续为大家介绍CDM项目开发的八个阶段中的第三、第四阶段:参与国的批准和项目审定。参与国的批准所谓批准是指参与项目的各缔约方批准该项目作为CDM项目,而非一般意义上的项目批准。根据规定,一个CDM项目要进行注册,必须由参加该项目的每个缔约方的国家清洁发展机制主管机构出具该缔约方自愿

  • 标签: 清洁发展机制 气候变化 项目开发 缔约方 减排 方法学
  • 简介:帕特里克·雷诺报道:被称为西方前沿的世界银行并非事事如意。已存在了半个世纪并正获得新生的世行,希望对增长着的私人对新兴市场的投资起催化作用。然而,压力集团不相信该行已从过去学到东西。

  • 标签: 世界银行 投资机制 风险评估 水电项目 外汇需求量
  • 简介:小水电曾被看作是解决纽芬兰电力问题的答案。但珍妮特·伍德发觉这已部分地促进了对该省发电项目进行全面的复查。

  • 标签: 纽芬兰岛 小水电 发电项目 加拿大
  • 简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地区和部门间的竞争性,不合理的竞争性用水往往导致合理水权的被侵犯.本文通过对竞争性用水基本概念的描述、竞争性用水外部性的分析,提出竞争性用水中对因侵犯水权导致的损失实行经济补偿的必要性以及经济激励作用.本文并尝试建立有效的竞争性用水补偿机制,包括竞争性用水损失评估方法、补偿标准确定方式以及补偿实施的相应监督机制等.研究表明:对因竞争性用水造成的地区经济损失,竞争性用水受益方应承担相应的损失补偿.竞争性用水的合理经济补偿将有利于促进水资源公平合理的开发利用,降低不合理利用对水资源的破坏,对促进水资源的恢复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竞争性 水资源 经济补偿
  • 简介:生态调度补偿是当前我国学术界和政府较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是当前实践中关系到生态调度能否真正实施的关键。生态调度补偿作为一种新型补偿方法,主要通过经济、政策和市场等手段,通过激励性和协调性制度安排,实现生态调度补偿的社会化、市场化和法制化,从而为生态调度的真正实施提供依据。以饮马河为实例,在分析国内外生态调度补偿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从生态调度补偿的理论基础和补偿原则出发,分析了生态调度补偿机制中的基本要素,包括补偿主体和补偿对象、补偿标准和生态调度补偿保障措施。

  • 标签: 生态调度补偿 补偿原则 补偿主体和补偿对象 补偿标准 补偿保障机制
  • 简介:陡倾产状岩体倾倒变形是自然界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对工程建设存在一定的危害。根据倾倒变形体的特征,进行边坡破坏模式和稳定性计算分析,并综合考虑倾倒体所处部位、规模、工程地质条件,计算出安全系数并提出处理方案。

  • 标签: 倾倒变形体 成因机制 破坏模式 稳定性分析
  • 简介:河北平原区地裂缝的广泛出现对地面建筑、地下管线工程、水利设施和农田道路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到2000年底河北平原区发现构造地裂缝212处、482条,累计全长176.2km,河北平原区地裂缝总体发展有由南向北、由西向东推移的变化规律;河北平原区构造地裂缝方向性强,可以分为SN、NNE、NE、EW和NW五组.通过河北平原区域构造研究,应用分形模型对河北平原区地裂缝进行量化分类、确认,发现河北平原区地裂缝连通性差,为区域微破裂为主,断层蠕滑型地裂缝为辅的分类格局,另外断裂活动与地裂缝发展具有同向性,可以认为两者有共同的构造基础.

  • 标签: 河北平原 地裂缝 成因机制
  • 简介:倾倒边坡通常发育一组反倾坡向的结构面,其破坏形式主要表现为倾倒岩柱旋转弯曲折断破坏。一旦岩柱产生旋转,岩柱倾角随之变化,阻止其进一步翻转的摩擦力也将增加,随着倾角的变化,逐步使岩柱侧面的棱与面接触转换为连续的面接触,倾倒变形会随之停止,由失稳状态重新回到稳态。本文用非连续性变形分析方法DDA对Hoek经典倾倒例题进行验证,模拟了倾倒变形使岩柱产生旋转和张开裂缝,从初始岩柱间面与面接触转化为棱与面接触,再回到面与面接触,最终重归稳定的全过程,初步讨论了倾倒变形的制动机制

  • 标签: DDA 倾倒变形 制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