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联合诊断脊柱损伤法医临床伤残等级。方法:随机抽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的脊柱损伤案例80例,其中男性64例,女性16例,年龄在19~68岁,平均(35.42±2.31)岁,多层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两种诊断技术各有优缺点,本次研究中联合多层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两种诊断技术进行分析,帮助提升脊柱损伤法医临床伤残等级效果,并对最终的实验结果采取概括分析,对两种诊断方法的最终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多层螺旋CT(MSCT)联合磁共振成像(MRI)对骨折类型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多层螺旋CT(MSCT)和磁共振成像(MRI);多层螺旋CT(MSCT)联合磁共振成像(MRI)对于脊柱损伤情况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多层螺旋CT(MSCT)和磁共振成像(MRI)。结论:多层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两种诊断技术各有优缺点,如若联合多层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两种诊断技术,则可以使诊断准确率、损伤情况及脊柱损伤法医临床伤残等级的效果得到显著提升,建议推广。

  • 标签: 多层螺旋CT 磁共振成像 联合诊断 脊柱损伤 法医临床伤残等级
  • 简介:【摘要】与其他大多数国家一样,乳腺癌的患病率逐年增高,已成为我国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乳腺X射线摄影是已被证实在众多成像模态中对乳腺癌筛查最为有效的检查方法,是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乳腺疾病筛查诊断的首选手段,而数字乳腺断层合成摄影减少或消除了传统二乳腺摄影中由于组织重叠和结构噪声引起的问题,提高了乳腺癌早期筛查、诊断准确率。

  • 标签: X射线 乳腺 体层合成
  • 简介:  【摘 要】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医学影像学作为医生诊断和治疗重要手段已成为医学技术中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它使得临床医生对人体内部病变部位的观察更直接、更清晰,确诊率更高。而超声成像技术在医学成像领域中以其特有的优势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超声成像已经成为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医学成像模式之一。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超声成像设备在成像方法和技术等层面上不断得到改进,临床诊断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高。本文主要介绍超声成像的新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关键词】超声成像;临床应用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医学影像学作为医生诊断和治疗重要手段已成为医学技术中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它使得临床医生对人体内部病变部位的观察更直接、更清晰,确诊率更高。而超声成像技术在医学成像领域中以其特有的优势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0 世纪 40 年代初就已探索利用超声检查人体, 50 年代已研究、使用超声使器官构成超声层面图像, 70 年代初又发展了实时超声技术,可观察心脏及胎儿活动。超声成像技术与传统二超声成像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首先超声成像技术能直接显示脏器的解剖结构;其次还可对成像的结果进行重新断层分层,能从传统成像方式无法实现的角度进行观察;再有还可对生理参数进行精确测量,对病变位置精确定位。因此,近几年来超声成像已经成为医学成像领域备受关注的方面。    1 超声的成像技术   可靠的数据提取是得到精确超声图像的前提。采用二面阵超声探头,使超声束在扫查空间中进行摆动,即可直接得到体数据。但二面阵换能器的制作工艺限制了阵元数,使得图像的分辨率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目前已有使用二阵列的超声成像系统面世。目前超声数据的提取仍广泛采用一阵列探头。用一阵列探头提取超声数据,需要外加定位装置,如目前临床广泛采用的一体化探头。该探头是将一个一超声探头和摆动机构封装在一起,操作者只要将该探头放在被探查部位,系统就能自动采集数据。还有一种新型探头专门用于解决定位问题。该探头有个阵列,中间的主阵列用于超声成像,与主阵列垂直的两个侧阵列用于提取定位图像。由于探头移动的连续性,所以定位图像两两重叠部分很大,可以通过两侧的定位图像确定两次采样间的位移、旋转,从而确定图像的空间位置。此外,还有一些文献提供了通过相邻图像的相关和图像的斑点噪声统计规律来确定探头侧向位移的方法。    2 超声的临床应用    2.1 超声在空腔脏器中的应用    2.1.1 胃、肠道疾病 嘱受检者适量饮水或灌肠后可建立良好的透声窗。清楚显示胃肠道隆起性病变与溃疡的大小、深度、边缘形态,观察恶性肿瘤的浸润深度、范围及与邻近组织、血管的立体位置关系,进行术前 TNM 分期,对协助临床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3D-CDE 对溃疡出血和胃底静脉曲张的诊断,也可提供较大的帮助。    2.1.2 膀胱疾病 膀胱充盈后可形成极佳的透声窗,超声与二超声一样清晰显示病变的形态、大小、数目、内部回声,同时超声还能显示病变的整体、表面形态及肿瘤对膀胱壁的浸润情况,从而提高了其诊断的准确性,并有助于肿瘤术前方案的抉择。对慢性膀胱炎症、憩室、结石、凝血块等膀胱疾病的诊断,也显示出优越性。    2.2 在实质性脏器中的应用   肝脏疾病 肝囊肿与肝脓肿二超声诊断准确性较高,而肝癌与肝内其它性质占位性病变相互间的鉴别有时较为困难。超声可从不同方位观察肝表面和边缘轮廓,肿超声成像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用于精确测量和定位在产科临床上,超声成像可用于鉴别早期胎儿是否存在畸形以及检查各个孕期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可用于多种心脏疾病以及血管内疾病的检查。随着实时超声成像(一般要求帧频必须大于 20 帧 /s )的研究成功,超声有望在心脏疾病检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尽管如此,由于价格和技术上的原因,目前超声成像尚未达到临床广泛应用的水平,也还有不少值得研究的问题。    2.3 在妇科的应用   超声对子宫实质性肿瘤的断,有一定辅助作用。对卵巢和输卵管病变(特别囊性变),可清晰显示其立体外形轮廓、内部结构、有无分隔与性突起、液体浑浊度等。对盆壁转移性病灶合并腹水的人,较二超声的诊断价值更大。文献报道超声诊断附件区恶性肿瘤时,其敏感性由二超声的 80% 增 87% 。此外,超声于术前可清晰显示恶性肿瘤浸及围脏器的情况,评价肿瘤与子宫、盆壁及髂血管的关系,为中能否切除肿瘤提供有价值的资料。与此同时,应用 3CDE 可以显示肿瘤内血管空间结构,并计算单位体积内的瘤血管密度,为肿瘤的定性诊断增加新的参考指标。    2.4 在心血管系统的应用   心脏为具有复杂形态的动态器官 超声心动图能够提供心脏的立体结构,直观显示心脏内部结构的解剖形态、空间关系、立体方位及血流变化等,为各种瓣膜疾病、心肌疾病和先天性心脏复杂畸形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帮助。 RT-3DE 能实时总体评估一个心动周期心脏的解剖、功能及活动状况,测定心腔容量,估测心室重量及各项心功能指标,分析室壁节段运动等,在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畸形等心血管疾病的定性和定量诊断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 结论   超声成像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一种成像模式,在某些场合甚至是最好乃至唯一可用的成像模式。各种新技术新方法的开发和利用,使超声仪器的检测和诊断更为有效,应用范围也不断延伸,如用于观察病程的发展情况、细胞的代谢情况等。超声成像技术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医学影像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随着技术的发展、研究的深入,将会有更多新发现和新技术用于超声成像。   参考文献:    [1] 周永昌,郭万学 . 超声医学 [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与生物学领域对高分辨率组织成像需求的不断增长,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技术已成为一项备受关注的非侵入性成像工具。OCT结合了光学干涉测量和成像技术,能够实现高分辨率的二切面图像,用于探索生物组织的微观结构。然而,要完整理解生物组织的结构以及病变的空间分布,需要采用重建算法来将单个切面图像整合成连贯的模型。本文着眼于电子测量中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并旨在深入探讨OCT技术的原理和在重建领域的应用。OCT通过使用光学干涉原理,能够以微米级的分辨率在非侵入性条件下获取组织内部结构的图像,使其成为医学影像学领域的重要工具。然而,要实现对结构的高质量重建,需要结合先进的算法和技术。

  • 标签: 光学 测量领域 相干断层扫描 三维重建 算法分析
  • 简介:摘要:为了对比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这两种检查方法在冠心病诊断中的诊断价值,选取2022年8月到2023年12月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院区的符合纳入标准的确诊冠心病患者126例,对其临床病例资料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接受过CTA和DSA检查,对比CTA和DSA对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和斑块的检出率,以及CTA和DSA对冠状动脉狭窄部位的检出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DSA CTA 诊断价值 冠心病
  • 简介:摘要:传统的二声纳图像很难直观地呈现管道缺陷的分布情况,而成像方法可弥补二图像不足,提高缺陷检测效果。本文提出一种实用管道成像方法,详细阐述了图像预处理、边缘检测、圆心检测以及可视化原理,并对工程现场排水管道进行实验。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清晰地显示管道及其内部状况,为市政排水管网的维护提供了高效检测手段。

  • 标签: 声纳检测 边缘检测 VTK
  • 简介: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扩展,管线网络的建模与管理成为了一个日益重要的课题。传统的管线建模方法存在着数据采集难、模型精度低等问题,而激光扫描技术的出现为管线建模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本文综述了激光扫描技术在管线建模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包括数据采集与处理、管线识别与提取、参数提取与模型重建等方面。通过分析实际应用案例和技术挑战,探讨了该技术在管线建模领域的优势与不足,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 标签: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管线建模 数据处理 模型重建 城市基础设施
  • 简介:摘要:基于多尺寸CT扫描技术,对扫描生成的70um和2um数字岩心进行处理,研究连续性深度不同岩性岩心的微观结构。以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上古生界石炭系上统太原组的岩心为例展开研究,通过去硬化和分水岭分割的预处理方法增加岩心处理时的准确度,通过图像二值化定量灰度值和孔隙提取尺寸准确计算孔隙度,对岩心样品的孔隙结构进行详细定量分析。

  • 标签: CT 数字岩心 AVIZO 孔隙结构
  • 简介:摘要:现阶段,在电子信息技术时代,为实现新技术革命目标,电器、仪器仪表等行业对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电子元器件作为其广泛应用的产品,受外部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同时,由于受力形式的不同,会产生多种失效原因,造成企业经济损失。对此,本文针对X射线CT技术在元器件失效分析中运用展开分析,结合时效影响因素,加强对其内部结构的探索,在有效增加使用寿命的同时,提高对电子元器件整体保护水平。

  • 标签: 元器件失效 X射线三维CT技术 多视角图像成像 虚拟开帽操作
  • 简介:摘要:重建作为计算机视觉中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其本质是从一堆二图像中恢复物体的结构,并进行渲染,最终在计算机中进行客观世界的虚拟现实表达。近年来得益于深度学习的快速发展,重建取得了不少成就。本文从模型的表示方式和分类出发,论述了模型重建的相关流程,并对基于视觉重建和深度学习的重建方法进行概述,希望为重建提供一些方法和思路。

  • 标签: 三维重建 计算机视觉 三维可视化
  • 作者: 吕超
  • 学科: 建筑科学 > 建筑技术科学
  • 创建时间:2019-01-11
  • 出处:《中国建筑知识仓库》 2019年第01期
  • 机构:近年来工程信息化不断发展,3D建筑建模技术越来越成熟。尤其是随着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提出,3D建筑模型中又能够被赋予诸如进度、投资等信息,形成4D乃至5D的BIM模型。换言之,BIM技术的推广,使得建筑图纸更加直观,具有了生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MRI和多层螺旋CT在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价值,以及哪种方法是诊断踝关节损伤的最好的临床选择。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月被潍坊市市立医院所收治住院的50例踝关节损伤患者。根据检查诊断方式上的不同将均患者分为A、B两组,A组均为MRI扫描;B组均为多层螺旋CT扫描。观察这两个组的病理诊断临床影像学的符合率、错诊率以及漏诊率。结果:以影像检查和诊断检查的影像学结果来作为进行临床病理学的检查评价和病理学诊断结论的诊断标准,经过对MRI图像的病理检查评价处理分析和对多层螺旋CT扫描分析后,MRI检查得到的影像学诊断结论符合率为约88%,错诊率都仅为约6%,漏诊率则仅为约6%;多层螺旋CT病理检查得出的临床影像病理诊断结果的临床符合率结果都为约98%,错诊率仅分别为约2%,漏诊率结果则基本为约0。MRI扫描A组的所有诊断结果符合率一般都要远低于多层螺旋CT扫描B组的全部诊断结论符合率,即A组的诊断结果符合率均明显低于B组,组间的差异必须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多层螺旋CT MRI 踝关节损伤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中,通过对比研究分析肠梗阻在数字X线摄影(DR)检查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中的诊断结果,比较DR与多层螺旋CT哪一种更能有效的诊断肠梗阻。方法:通过研究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3年1月1日至2024年1月1日的100例疑似肠梗阻患者,对100名疑似肠梗阻患者进行不同时期的检查,并且保证患者均做了DR检查和CT检查之后,对实验室结果和对患者在DR检查和多层螺旋CT检查中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本次实验分析和比较,发现多层螺旋CT在确诊肠梗阻的检出率高达95.40%,这明显超过了DR组的89.65%的检出率。多层螺旋CT诊断效能的特异性与敏感性分别是75.00%和98.86%,也是超过了DR组的特异性与敏感性。多层螺旋CT在肠梗阻类型的检出率高达91.95%,而DR组的检出率为56.32%,明显比常规DR检查效果更有优势。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多层螺旋CT在肠梗阻诊断中的图像清晰度评分也相对较高。这一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意义,充分证明了多层螺旋CT在肠梗阻诊断中的优越性(P<0.05)。结论:在肠梗阻诊断中,多层螺旋CT较DR有显著优势,能精确识别肠梗阻类型及成因,提供全面准确信息。其操作流程简便,临床实用性强,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DR CT 肠梗阻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激光扫描与无人机航测技术在地形测绘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本文旨在探讨这两种技术的融合方法,并分析其在地形测绘中的优势与挑战。通过融合激光扫描的精确性和无人机航测的灵活性,我们可以实现更高效、更全面的地形测绘。

  • 标签: 三维激光扫描 无人机航测 三维地形测绘 技术融合 挑战
  • 简介:摘要:在现代化科技迅速发展的新时代,数字化测图,管线测量,工程施工测量,变形检测,工程竣工测量等都是建筑施工时必须进行测量的几个主要方面,这些数据对工程的质量和进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把测绘技术投入到工程测量中来提升工程测量的质量,使其为建筑施工提供科学,精确的信息和数据,是当代建筑业在当下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占领制高点的重要一步。

  • 标签: 三维测绘技术   发展探索
  • 简介:摘要:实景模型是一种新兴的真实空间表达地理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手工建模作业方式,具备高效、高真等特性,但是制作对人员的专业技术性要求强,具有稀缺性。近年来,地方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在“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实景中国”做了大量的基础测量工作,有力推动了实景技术日趋成熟发展。

  • 标签: 实景 三维地图制作 应用
  • 简介:摘要:传统地形测量不但要投入诸多人力、物力,且花费时间较长,在扫描技术、无人机航测等先进技术应用后,可使以往地形测绘的难题得到妥善解决,快速精准的完成地形测绘任务。在实际应用中,将常用的扫描与无人机航测两种技术融合起来,优势互补,可使测量效率与准确性得到全面提升,即便是对地形复杂、环境恶劣的区域,同样能够获得较高的数据精度,使测绘全面性与精确度充分满足设计要求。

  • 标签: 无人机测绘技术 三维激光扫描 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