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不知不觉,距离五四运动已经100周年。今日,山河无恙,岁月静好。但将历史的时钟拨回到一个世纪前,1840年以后的中国,积贫积弱,战乱不已,水深火热,不断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沉沦。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为救国救民前赴后继,但种种尝试均以失败告终。即使是结束了几千年封建统治的辛亥革命,仍然没有改变中国的命运。当时的中国,帝国主义列强百般欺凌,北洋军阀统治黑暗腐朽,中华大地山河破碎、风雨如磐。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列强把持的巴黎和会,悍然要求将德国在中国山东攫取的利益转让给日本,消息传来,群情激愤,久积在中国人民心中的怒火,率先在青年中爆发了。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13所北京高校3000余名青年学生高喊“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的口号走上街头,为拯救民族危亡奔走呼号,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五四运动轰轰烈烈地爆发了。五四运动开始后,迅速席卷全国,从北京到上海再到20多个省区、100多个城市,从学生到工人再到社会各界,如燎原之火蔓延全国,一时间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全民族高涨的爱国主义热情,在旧中国的沉沉黑夜中,点燃了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希望火种。从此,中国革命翻开了新的篇章,中国历史进入了新的阶段。
简介:摘要人作为建筑空间中重要的主体和客体出现,对空间信息有刺激感,安全感和标识性三个基本需求,三者处于动态平衡。人既可以主动感知,体验空间信息,是空间信息的价值体现,又是空间信息中重要的动态要素。因此考虑人与空间的内在关联,对建筑空间设计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