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风积沙为松散堆积物,孔隙率大,失水易松散,在风积沙施工中,一般采用干压实或湿压实两种不同的施工工艺,选用补水湿压法进行路基碾压施工,风积沙湿压法相对较简单,易于控制、操作。
简介:摘要:门克庆煤矿目前主采3-1煤层。3-1煤层平均埋深692m,且上覆厚风积沙。井下煤炭资源开采后,地表移动变形表现出自身特有的规律。为此,以门可庆煤矿11-3102工作面为例,在工作面上方对应地表建立了地表移动观测站,对地表移动进行了多剖面线观测。实测发现地表移动具有如下规律:地表下沉系数较小;受相邻工作面重复采动影响,最大下沉值出现在了两个工作面隔离煤柱正上方。通过理论分析发现11-3102工作面埋深大,上覆岩层中存在两层关键层,上位关键层未发生破断,地表沉陷类型为缓慢性沉陷类型,是产生这些特殊规律的主要原因。研究成果为后续岩层控制及地表移动观测站的合理设置可提供有效的理论和技术支撑。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沙漠化问题的日益严重,沙漠化对公路交通运输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为保证公路的正常通行,必须采用适当的技术手段进行防治,其中填筑风积沙是目前比较有效的措施之一。我国沙漠与沙漠化土地总面积约为157万平方千米,占据国土面积的16%。主要分布在西北和华北地区的沙漠总面积为80.89万平方千米,这些地区蕴藏着丰富的资源。然而,由于路网密度很低,许多地区不通公路,需要绕行,这严重限制了经济发展和能源开发,以及当地居民脱贫致富的进程。因此,迫切需要修建沙漠公路,完善路网结构。使用风积沙填筑技术,但是采用风积沙填筑技术施工困难较大,需要对其进行研究和优化,以提高填筑风积沙施工效率。
简介:摘要:目前城市发展忽略了部分老城区排水系统不够完善、积涝监测能力滞后以及空间布局不够完善等问题,极易造成城市内涝,因此亟需优化调整城市积涝监测布局。本文以L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基于11个监测点2010年—2020年期间监测统计数据,分析历史积涝分布及空间相关性,基于空间聚集情况和地形特征提出存量监测点优化以及新增监测点位的优化措施,并以2021年至2023年期间监测运行状况为依据开展验证,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2010年至2020年期间单个监测点对于区域内的积涝现象平均覆盖率仅为53.31%,其中超过覆盖率均值的监测点位仅4个,平均覆盖率为85.58 %,其余7个监测点对于监测区域内积涝现象的监测覆盖率仅为25.52 %。(2)历史积涝点空间分布上呈现显著空间正相关性,这与老城区内基建存在历史滞后性有密切关系,并伴随交通路网和排水设施的连续分布存在空间关联。(3)自2020年调整优化后共计18处监测点,总监测面积相较于优化前提升45.90 %,平均覆盖率从53.31%提升至80.88%,优化成效显著。研究成果可为L市排水系统空间格局优化和积涝应急处置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