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针对水平井施工中井下地质情况复杂及A靶位置确定困难的事实,提出了用斜眼井眼轨迹代替直眼来校正A靶位置的一种新方法,并结合实例简述了钻斜眼的优点。

  • 标签: 水平井 井身轨迹 A靶校正 导眼 斜导眼
  • 简介:中国石油报2011年10月21日讯截至2011年10月18日,渤海钻探钻井技术服务公司通过大力实施钻具耐磨带喷涂、超声波直角探头和SV3超声波探伤等专业特色技术,保护好钻具资源,

  • 标签: 钻井技术 钻具 钻探 渤海 超声波探伤 寿命
  • 简介:卡准潜山界面,将技套坐入潜山,是保证潜山油气藏顺利钻探的重要环节。本文简述了南堡3号构造潜山卡层时常见的影响因素及相应对策;力图通过邻区南堡2号构造奥陶系潜山和唐海油田寒武系潜山卡层的方法,利用碳酸盐含量分析和元素录井两种技术手段,消除古近系、寒武系徐庄组薄夹层灰岩对潜山卡层的影响,从而卡准潜山界面。同时,本文提出了寒武系徐庄组中完的可行性,在钻探安全方面可作为抛砖引玉之用。

  • 标签: 潜山卡层 薄夹层 灰岩 寒武系 碳酸盐含量 元素录井
  • 简介:为适应简易录井需求,尤其适合开发井低成本录井服务需要,胜利油田地质录井公司研制了SLXL-3型红外气体检测录井仪。录井仪的数据采集模块采用485总线方式.以简化系统结构,减小安装强度;气体检测模块放弃了传统的FID检测方式,选用了基于红外原理的气体检测,检测的参数包括轻烃、重烃和全烃。整个仪器实现了数据采集小型化和气体检测的简约化。现场实验证明该仪器完全适合于快速搬迁的开发井录井作业。

  • 标签: 小型 录井仪 485总线 红外气体检测
  • 简介:为了保障空气钻井的安全,需要对排沙管返出的气体进行监测,气体进入燃爆监测仪器之前,必须进行样品气净化。目前井场上所使用的样品气净化装置除尘效果不理想,气测管线容易被粉尘堵死。为此介绍了一种动态水循环样品气净化装置,通过水循环和弧形喷嘴增加气液接触时间及利用离心泵增加气液接触面积的方法大幅度提高了除尘效果,经气液分离结构一级干燥和二级干燥能确保待监测气体充分净化干燥。该装置体积小携带方便,能够在-30-60℃的环境下正常工作,配合西南石油大学研制的空气钻井燃爆监测仪,在近百口井实现了成功监测。

  • 标签: 空气钻井 样品气 净化 燃爆监测 气测录井 除尘
  • 简介:SLXL-3小型录井仪广泛用于开发井录井作业中,但在使用中有时会发生一些故障。结合仪器工作原理系统地归纳了在现场应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故障现象,按仪器结构从气体分析单元、数据采集单元和计算机系统3个方面对常见故障进行了分类,对造成故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采用逐一排除法、替换法、消除干扰法、软件的正确设置、查杀病毒、重新安装软件等多种软、硬件故障排除方法,为录井人员使用该仪器及处理现场故障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 标签: 小型录井仪 故障分析 排除方法 信号 气体分析单元 防爆接口箱
  • 简介:2017年5月8日至10日,长庆事业部随钻测控项目部组织开展系统的录井知识培训,以更好地开展录井作业及推动“测录”一体化业务的发展。

  • 标签: 业务发展 一体化 事业 测井 中油 录井作业
  • 简介:为减少因3H04CO2分析仪光源烧毁造成仪器无法正常工作,进而影响资料录取和勘探成本的增加的问题,对3H04CO)2分析仪进行改进。在不改变原有仪器的分析测量范围和精度的情况下,进行了光源供电电路的改进。通过分压方式对供电电路的改进设计进行了优化,去掉分压电阻R30、R34、R12,只保留R10作为分压电阻。改进的3H04CO2分析仪投入使用后,消除了因光源损坏而造成的仪器故障问题。

  • 标签: 3H04 红外 CO2分析仪 光源烧毁 电路改进
  • 简介:针对港西开发区西5X-3断块规模小,断层多且较为发育,井距较大,注采井网欠完善,层间非均质性较强,开发效果欠佳的状况,通过储集层沉积微相研究、低电阻率油层评价、合理井距研究及油藏剩余油分布类型评价,量化了剩余油分布的潜力,在此基础上采取优化开发层系,合理调整井网、井距等技术对策,改善了开发效果.该断块油藏的开发实践表明,结合沉积微相开展储集层研究是进行剩余油挖潜的有效途径,根据剩余油分布特点,重建注采井网结构,能保持断块油藏平稳高效开发.同时,低电阻率油层潜力较大,是油藏开发后期挖潜的主要对象,而高含水期的厚油层,特别是点坝砂层的中上部仍有一定的开采潜力.

  • 标签: 复杂断块 注采井网 剩余油分布 优化开发层系 低电阻率油层 点坝砂层
  • 简介:储集层是控制油层分布的重要因素,储集层特征研究是进行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南堡凹陷高尚堡油田GB区块沙三^3亚段Ⅴ油层组的储集层特征分析以及G32-19井岩心实验孔隙度与渗透率分析数据的剖析可以看出,沙三^3亚段Ⅴ油层组的储集层沉积成因类型为扇三角洲前缘亚相的砂坝与席状砂微相,以粉砂岩、细砂岩、中砂岩为主。碎屑分选、磨圆程度差,搬运距离短,岩石结构、成分成熟度低,呈现近物源、快速沉积的特点。此外,储集层物性研究不仅是孔隙度和渗透率等的单一因素分析,而是搬运沉积作用、沉积环境和成岩作用等一系列因素的综合评价。综合分析储集层物性影响因素认为,该储集层埋深大(〉4000m),泥质含量偏高,压实、胺结等成岩作用发育,是导致原生孔隙减少、物性变差的主要原因;但溶蚀作用又使粒间溶孔发育,是使该储集层物性相对变好的因素,导致孔隙类型以粒间溶孔为主。因此,对单一储集层,评价其物性的优劣,必须从地质构造、沉积相带、岩石类型、成岩阶段、黏土矿物的绝对含量和相对含量、长百和碳酸盐岩颗粒的溶蚀等多方面进行,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 标签: 储集层 物性 沉积作用 成岩作用 压实作用 溶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