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2 个结果
  • 简介:龙门山四川盆地结合部位横跨川西坳陷和龙门山构造单元,包括龙门山前山带和龙门山前缘,二者以灌县—江油(关口)断裂为界。由于龙门山自北西向南东多期逆冲推覆,使得盆山结合部位断裂发育,且地层隆升遭受剥蚀,因此,油气保存条件对该区油气探勘至关重要。文中主要利用盖层、压力沥青分布特征,并结合龙门山天然地震分布,对盆山结合部位油气保存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灌县—江油断裂上盘区域隆升剥蚀作用强烈,大面积出露下古生界地层,油气保存条件遭到破坏;其下盘深部海相层系则存在膏泥岩保护,是将来深部勘探有利区;龙门山前缘地层发育完全,油气保存条件好。

  • 标签: 油气保存条件 盆山结合部位 龙门山 四川盆地
  • 简介:近年来,国内地层油气藏勘探已引起普遍关注。文章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以不整合面为切入点,依据圈闭机制不同,给出了地层圈闭新划分方案,把地层圈闭划分为不整合面之上超覆型地层圈闭、不整合面之下遮挡型地层圈闭以及不整合面之间削截型地层圈闭。地层油气藏形成不整合强度、不整合结构有着密切关系,文章从以上2个方面对地层油气藏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此外,文章还对不同类型地层油气藏分布规律进行了总结,对其勘探提出了建议,并且指出了一些亟须发展理论技术。

  • 标签: 地层油气藏 不整合面 形成机制 分布规律
  • 简介:辽河曙68井区开展井距井间地震试验,通过井间纵、横波层析成像反射波偏移成像,得到井间砂泥岩互层展布,解释出井之间主力储层连通情况流体分布情况。地质综合研究基础上,辽河曙光油田部署了3口开发井,均获得工业油流。本次试验,是首次大于800m井距上尝试井间地震技术。

  • 标签: 井间地震技术 岩性 油藏开发 有效储层 剩余油检测 辽河曙光油田
  • 简介:柯柯亚地区具有形成致密砂岩气条件,即有利于形成致密砂岩气藏异常压力封隔层、良好气源条件以及特低孔、低渗储层广覆式分布。由于该区独特地质条件,3000m附近发育了一套封隔层,形成了上、下2种压力系统,且各系统内油气地球化学特征不同。致密砂岩气藏上部为正常压力系统。具有边底水构造。下部压力系统内气藏具有以下特点:①深部典型自生自储式组合,具有良好气源条件;②普遍含气,且甜点具有工业价值;③含气砂岩甜点之间没有分隔界面,高陡构造部位产生一定气水分异:④气层具有异常高压,封隔层存在有利于气藏保存。根据致密砂岩气藏成藏特点。对柯柯亚-鄯勒地区有利于形成致密砂岩气藏范围进行了预测。

  • 标签: 封隔层 异常压力 致密砂岩气 成藏
  • 简介:分析总结储层研究不同阶段基本特点基础上,揭示其已经步入地震地质有机结合储层表征阶段,而地震储层学正是基于此提出。从地震储层学目标、理论、基础、实验、技术以及方法共6个方面深入剖析其内涵,认为双相介质理论是其基本理论,储层参数地震参数之间定量关系分析是其核心任务,储层地震实验突破是完成这一任务关键。地震储层学今后发展方向是不仅要完善创新双相介质理论,而且要在此基础上直接针对储层从不同地震波发射接收2个环节,以及地震波传播波动射线2条主线进行正、反演结合,建立储层参数地震参数之间定量关系,并结合储层地质研究.利用关键技术实现储层表征这一最终目标。

  • 标签: 地震储层学 双相介质理论 定量关系 储层地震实验
  • 简介:松辽盆地南部海坨子-布苏地区青三段地层发育几套厚层砂体,通过合成记录标定及地震属性分析,表明该套厚层砂体具有长、直、窄条带型沉积特征。对其成因许多学者提出多种假设,如:风成、潮汐、河流、滑塌等,但是所有的假设都不能很好解释此种砂体分布特征。研究认为海坨子-布苏地区位于坡折带之上,地形落差,水流下切作用强,对下伏地层造成侵蚀,形成深而窄湖缘峡谷。湖缘峡谷控制砂体沉积,该砂体在上倾方向上断层有机配置可形成断层-岩性油气藏。

  • 标签: 地震反射特征 沉积机制 厚层砂体 湖缘峡谷 岩性油藏 松辽盆地南部
  • 简介:火成岩油气藏正逐渐成为油气勘探热点,常规油气储层相比,其具有自身特点。结合国内已发现各种火成岩油气藏,文中分析了常见火成岩储层岩性及其特征,讨论了火成岩储层形成控制因素。火成岩储集性能与其岩性岩相分布有着密切关系;成岩作用挥发组分逸散作用、溶蚀作用、冷凝收缩、溶解作用,构造运动以及陆上喷发环境都能够改善火成岩储集性能。

  • 标签: 火成岩 油气藏 储层特征 影响因素
  • 简介:安岳—合川地区储层属于低孔、低渗砂岩储层,其复杂微孔隙系统以及较大水膜厚度使其具有高束缚水饱和度,且高矿化度地层水形成了异常发达导电网络,形成低阻特征。文中结合储层岩性、物性及水质等进行了相关计算实验分析,探索了研究区低阻气层成因。结果表明,导致研究区气层低阻因素包括粒度大小、高矿化度地层水、高束缚水饱和度。

  • 标签: 低阻特征 粒度 高矿化度地层水 高束缚水饱和度 安岳—合川地区
  • 简介:从沉积储层特点、烃源岩超压、油气运移动力、油水分布特征等方面深入剖析了松辽盆地南部扶余油层成藏机制.据此建立了扶余油层低渗透储层垂向输导、超压控藏大型岩性油气藏成藏模式。预测坳陷区扶余油层低渗透油藏勘探潜力巨大,指导勘探取得明显效果。

  • 标签: 低渗透 岩性油气藏 成藏机制 扶余油层 松辽盆地南部
  • 简介:碳酸盐胶结物是东海西湖凹陷平湖组储层砂岩中最为重要自生矿物。薄片鉴定、阴极发光、元素成分及碳氧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西湖凹陷平湖组储层砂岩碳酸盐胶结物主要矿物类型是菱铁矿、铁白云石方解石。其中菱铁矿胶结物主要形成于同生到早成岩早期,具有最高δ^13δ^18值,分别为0.75‰-10.22‰;铁白云石胶结物δ^13接近同期海水,变化于-2.45‰-2.98‰之间,δ^18值偏负,最低达-12.39‰,其形成于相对较早成岩时间。方解石胶结物主要以粒状连生胶结方式产出,粒状方解石具有复杂多种成因机制,而连生方解石具有最低δ^13值(-6.02‰)δ^18值(-16.94‰),主要形成于成岩晚期,其成因有机酸溶解长石等铝硅酸盐矿物及粘土矿物转化作用有关。在对储层质量影响方面,早期形成菱铁矿铁白云石胶结物增加了岩石机械强度抗压实能力,对研究区储层发育影响是正面的,而晚期形成连生方解石胶结物普遍占据长石溶解空间,对储层发育是不利

  • 标签: 碳酸盐胶结物 储层质量 平湖组 西湖凹陷
  • 简介:苏里格地区是天然气勘探开发重点地区。该区近地表结构复杂,储层为陆相沉积,横向变化。近几年来,针对该区复杂地震地质条件上古生界天然气勘探目标,开展了以全数字地震采集、处理、解释为代表地震勘探技术攻关,形成了以长排列、小道距、单点数字检波器接收高次覆盖采集技术;以保持叠前动力学特征为核心叠前地震资料处理技术;以叠前反演叠后综合解释相结合储层预测技术系列,取得了丰硕地震地质成果,满足了叠前有效储层预测需要,为苏里格地区快速、高效勘探开发提供了有力技术保障。

  • 标签: 全数字地震勘探 叠前 有效储层 高密度 低降速带 苏里格地区
  • 简介:库车坳陷中部石油地质条件优越,但由于地震资料品质差,制约了勘探进程。该区地震勘探难点主要表现在:地面山体高大、地形条件复杂、地表类型多、地震采集困难、表层结构复杂、调查建模不准、求准静校正难、激发接收条件差、资料信噪比低、构造落实难等。针对库车坳陷中部地震勘探面临诸多难题,开展了地震采集技术攻关。检波器组合是使用大量检波器.并且纵向上大量增加检波器组合基距一种地震勘探接收技术,可以较好地压制噪声并且提高单炮资料信噪比。该技术在库车坳陷吐孜阿瓦特地区使用,较好地提高了单炮剖面资料信噪比,压制了侧面反射次生干扰波,提高了弱信号接收能力,是一种比较有效提高资料信噪比地震采集技术。

  • 标签: 复杂山地 噪声 信噪比 大组合
  • 简介:近年来,长岭断陷龙凤山地区埋藏深度大于3000m营城组地层,已有多口钻井获得工业油气流,显示出良好油气勘探潜力,但其优质储层形成机理控制因素均不明确,制约了进一步油气勘探开发。综合利用岩心观察、铸体薄片分析、CT扫描、物性测试及恒速压汞等方法,对龙凤山地区优质储层形成机理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营城组储层物性主要受成岩作用控制,根据胶结物特征可划分出压实致密砂岩、绿泥石胶结砂岩浊沸石胶结砂岩3种类型砂岩;淡水充注湖水作用控制下,储层胶结作用溶蚀作用均具有明显分带性,并据此建立了不同砂岩发育模式。成岩期浊沸石胶结砂岩受到有机酸溶蚀,扇三角洲外前缘形成优质储层分布区,有利于油气聚集成藏,可作为下一步勘探开发"甜点"区域。

  • 标签: 成岩作用 浊沸石胶结 次生溶孔 优质储层 储层分布 龙凤山地区
  • 简介:近年来,按照断块油气藏思路,车拐地区侏罗系油气勘探进展缓慢。通过断裂体系沉积体系分析,该区侏罗系具备地层岩性油气藏形成条件。为了更好地指导该区油气勘探,深刻剖析岩性油气藏主控因素,认为:古凸起高部位有利于形成地层圈闭,近东西向断裂南北向沉积体系东南倾鼻状构造相配置,有利于形成断层-地层、断层-岩性圈闭;低位域八道湾组高位域三工河组是最有利勘探层位;坡折带之下三角洲前缘是最有利岩性油气藏发育区;疏导体系是控制古生新储型岩性油气藏形成关键因素。

  • 标签: 准噶尔盆地 车拐地区 侏罗系 岩性油气藏 沉积体系 坡折带
  • 简介:压裂裂缝形态对低渗透油藏生产影响较大。为了判断低渗透油藏人工压裂裂缝形态,采用公式计算、Kaiser效应地应力实验、微地震识别结合现场生产效果分析及监测等手段,研究了七里村特低渗透油藏压裂水平缝形成机理及形成条件,并验证了水平缝形成。结果表明,当浅层油藏垂向主地应力最小时,压裂产生水平缝,深层油藏压裂则更容易产生垂直缝;压后产量增加明显、微地震直接显示水平缝特征,以及生产中不存在二次压裂过程压裂液窜层返排,均验证了七里村油田浅层压裂产生水平缝;通过将公式计算、室内实验、微地震检测等结果与压裂前后产量变化、现场施工结果加以综合分析,能够判断并监测水平缝。该研究成果适用于同类低渗透油藏压裂水平缝监测。

  • 标签: 压裂水平缝 监测 计算 实验 微地震 压裂液返排
  • 简介:表征复杂岩性测井曲线之间相似度较高,岩性识别过程存在着大量信息冗余,造成测井曲线具有一定模糊性相关性,干扰识别过程,导致识别效果不理想。以苏里格气田苏东41-33区块马家沟组五段碳酸盐岩测井数据为例,采用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模糊识别相结合方法解决了这一难题。该方法首先提取声波时差(AC)、自然伽马(GR)、光电吸收截面指数(Pe)、补偿中子(CNL)、补偿密度(DEN)、深侧向电阻率(RLLD)等对岩性变化反映比较敏感测井曲线参数,通过主成分分析构建出3个综合变量Y1,Y2Y3,再采用模糊识别方法对研究区岩性进行识别。传统识别方法相比,主成分分析模糊识别相结合岩性识别方法能有效消除特征曲线间模糊性相关性,并使岩性识别的正确率达到86%,是一种实用且有效识别复杂岩性方法,具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模糊识别 主成分分析 岩性识别 测井参数 苏里格气田
  • 简介:该文阐述了叠前AVA反演储层预测软件系统核心技术、设计实现及主要功能。该系统应用现代软件工程理论.针对大型物探软件特点.采用结构化数据管理及构件化软件架构方案设计而成,是一套面向油气储集层岩性、物性、合油气性参数预测叠前反演及储层预测软件系统。该系统采用模拟退火叠前AVA同时反演方法、地震属性优选融合方法、Kohonen自组织储层聚类分析MLP多层感知器非线性储层物性参数预测等方法,实现了储集层空间展布精细刻画物性参数定量分析,因此可用来解决非均质储层预测问题。该系统已在多个研究区得到应用。预测结果与钻井结果吻合率较高。系统提供界面开发库基础算法库也为新技术、新方法集成提供了基础平台。

  • 标签: 模拟退火 AVA反演 储层参数预测 神经网络 属性融合 聚类分析
  • 简介:我国东部陆相断陷盆地经过多年勘探实践,已经逐步形成了以“陆相生油”、“源控论”为代表陆相石油地质理论。从最初背斜油气藏勘探到现今隐蔽油气藏勘探,中国陆相断陷盆地油气形成分布规律经历了以下历程:大庆油田发现基础上总结出来“源控论”(20世纪60-70年代);以渤海湾盆地为代表陆相断陷盆地勘探成果基础上提出“复式油气聚集带理论”(20世纪80年代);胜利油田地质工作者东营凹陷勘探过程总结“环洼聚油”理论(20世纪90年代);在对二连盆地隐蔽油气藏形成及分布特征研究时提出“互补性”特征(2003年)、“优势论”特征(2005年)以及“多元控油-主元成藏”新观点(2006年)。这一系列认识新观点不仅在指导我国陆相断陷盆地油气勘探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大大丰富了我国以陆相生油为主线石油地质理论。

  • 标签: 陆相断陷盆地 油气分布规律 源控论 复式油气聚集带 “互补性”特征 “优势性”特征
  • 简介: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子洲地区北部下二叠统山2段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压汞及测井等资料分析,研究了其储层特征及形成机理。结果表明:研究区山2段储层主要发育石英砂岩岩屑砂岩;山23亚段储集空间主要为粒间孔-溶孔,山22山21亚段储集空间主要为微孔;研究区储层属于低孔、低渗型;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是形成储层主要相带,储层特征受控于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孔隙结构类型及其组合形式;研究区强烈压实-压溶作用及胶结作用是导致储层孔隙度渗透率低主要原因。

  • 标签: 储层特征 成岩作用 山2段储层 子洲地区北部 鄂尔多斯盆地
  • 简介:塔河油田6区7区奥陶系次生碳酸盐岩溶蚀孔洞储层极其发育.无论溶蚀孔洞储层内部包含流体与否,纵波阻抗都表现为低阻抗特征,所以叠后反演得到单一纵波阻抗并不能有效识别流体.叠前同时反演能够获得除纵波信息外横波信息,纵横波信息联合更有利于对流体进行区分.将叠前同时反演应用到塔河油田6区7区,得到纵波阻抗、横波阻抗及纵横波速度比(vp/vs)等弹性参数,经过岩石物理分析,最终选取纵波阻抗vp/vs交会可划分出含油储层含水储层,从而得到该区流体分布特征.预测结果与实际钻井信息吻合度达到72.7%,反演可靠性较强.

  • 标签: 碳酸盐岩 溶蚀孔洞 流体识别 叠前同时反演 纵横波速度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