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2 个结果
  • 简介:试论福建省降水的不均匀性谢皎如(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一、前提福建省东临面积最大的海域──太平洋,西靠面积最大的陆域──欧亚大陆。境内地形多样,降水在在空上呈现出明显的不均匀性。由于地形对降水再分配、在全省范围内可划出潮湿、湿润、半湿润、半干燥...

  • 标签: 降水量分布 不均匀性 境内地形 欧亚大陆 水分条件 农业气候资源
  • 简介:利用中国地面气候资料日值数据集逐日气温和降水插值数据,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滑动距平和Mann-Kendall突变检测方法,研究黄河三角洲湿地区1961~2010年间的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变化特征和趋势。结果表明,1961~2010年期间,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区年平均气温累计上升1.85℃,倾向率为0.037℃/a;年平均气温在1993年发生突变,研究区进入显著升温期;研究区年降水累计下降121.42mm,占同期年降水的19.9%,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强降水日数和最大连续无降水日数显著减少,但极端降水频率与强度总体上保持稳定。1961~2010年期间,黄河三角洲湿地区气候以年平均气温升高、年降水减少为主要特征;人类活动导致的湿地下垫面变化是其重要的驱动因素;暖干化气候已经成为影响区域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

  • 标签: 年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 变化特征 黄河三角洲湿地
  • 简介:对双季稻田水量转换10年(1991~2000年)定位观测,以及模拟不同水源条件的稻田水管理模式,解析田间水量转换的5年(1998~2002年)实验结果表明,稻田不同水管理田间水量转换有明显差异,常规管理田间耗水量的分配为:腾发量占总耗水量1/2,翻耕整地占1/6,植物构成占1/21,田间渗漏占1/14,其他环境耗水(维持)占1/5.长年水层灌溉田间腾发量和维持性环境耗水量偏大;耕灌雨养管理翻耕整地和田间渗漏耗水比例过高.水分生产力(以年度单位面积上每耗水1mm的产量计为kg/(mm·hm2·a)),稻谷产量,长年水层灌溉与常规管水一致,为6.65kg/(mm·hm2·a),耕灌雨养处理较低,为6.13kg/(mm·hm2·a).群体光合累积效应处理间差异表现与产量差异表现相同,早稻差异很小,晚稻差异显著.叶片水分生产效率,早稻以水层灌溉最大,晚稻是常规管理最大,耕灌雨养处理早晚稻都较小.不同生育期这种大小关系也有变化.

  • 标签: 水量 耗水 模拟实验研究 环境 累积效应 稻田
  • 简介:湿地生态用水配置是近年来在湿地生态需水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旨在通过向湿地生态系统分配或补给合理的水资源量,实现湿地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在阐述湿地生态需水量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湿地生态配水量的研究方法和配置模式,指出了现有的湿地生态需水配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湿地生态配水的定量化研究、湿地生态配水的合理模式研究和湿地生态用水配置的不确定性分析是今后的研究重点。

  • 标签: 湿地 生态需水 生态配水 进展
  • 简介:AstochasticmodelfordailyprecipitationsimulationinChinawasdevelopedbasedontheframeworkofa′Richardson-type′weathergeneratorthatisanimportanttoolinstudyingimpactsofweather/climateonavarietyofsystemsincludingecosystemandriskassessment.ThepurposeofthisworkistodevelopaweathergeneratorforapplicationsinChina.Thefocusisonprecipitationsimulationsincedeterminationofotherweathervariablessuchastemperatureisdependentonprecipitationsimulation.AframeworkoffirstorderMarkovChainwithGammaDistributionfordailyprecipitationisadoptedinthiswork.Basedonthisframework,fourparametersofprecipitationsimulationforeachmonthat672stationsalloverChinaweredeterminedusingdailyprecipitationdatafrom1961to2000.Comparedwithpreviousworks,ourestimationfortheparameterswasmadeformorestationsandlongerobservations,whichmakestheweathergeneratormoreapplicableandreliable.Spatialdistributionsofthefourparametersareanalyzedinaregionalclimatecontext.Theseasonalvariationsoftheseparametersatfivestationsrepresentingregionaldifferencesarediscussed.Basedontheestimatedmonthlyparametersat672stations,dailyprecipitationsforanyperiodcanbesimulated.A30-yearsimulationwasmadeandcomparedwithobservationsduring1971-2000intermsofannualandmonthlystatistics.Theresultsaresatisfactory,whichdemonstratestheusefulnessoftheweathergenerator.

  • 标签: 天气发生器 降水 随机模型 中国
  • 简介:以闽江沙溪流域2008—2012年水文站及雨量站的实测降水资料为基准数据,利用探测率、击中率、Heidke技巧评分指数、模糊评分、统计参数、降水重心等指标,对热带降水测量卫星(TRMM)的3B42V6和3B42V7两种降水产品进行精度检验和分析。结果表明:日尺度上,TRMM数据在多数情况下能比较准确预报降水是否发生,两种TRMM降水数据的探测率Pd、集中率FH、Heidke技巧评分指数的平均值都超过0.55,3B42V7的漏报率和空报率比3B42V6均有所降低;两种TRMM降水数据在不同降水级的预测中精度由好到差依次为小雨、暴雨、大雨、中雨,其中小雨预报精度最好,达到良好水平以上,3B42V7的效果更好一点;两种TRMM数据与实测数据的一致性都比较好,其中3B42V6的数据均方根误差、偏差、相关系数都更小;月尺度上,3B42V6降水数据呈现旱季偏差大、雨季偏差小的特征,而3B42V7数据在全年的偏差都较小;年尺度上,两种TRMM数据的降水重心位置与实测数据的降水重心位置十分接近,纬度方向的变迁路径一致,TRMM数据的空间分布与实测数据比较吻合。

  • 标签: 沙溪流域 降水数据 TRMM 3B42V6 TRMM 3B42V7
  • 简介:针对2014年7月18日12时至2014年7月19日12时"威马逊"台风先后3次在中国华南沿海地区(海南、广东、广西)登陆所带来的暴雨过程,以中国气象局提供的地面观测站点数据作为参考,使用标准化偏差(NB)、相关系数(CC)、均方根误差(RMSE)、命中率(POD)、误报率(FAR)和关键成功率(CSI)等评价指标,对基于2种不同国际主流卫星降水反演算法GSMaP和IMERG的5套高分辨率遥感降水产品进行了小时尺度上的精度验证与分析。结果表明:遥感降水产品在暴雨事件中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低估,但地面校正算法较好地修正了遥感降水产品与地面观测数据间的整体偏差[GSMaP_GAUGE(-6.8%),IMERG_CAL(-0.5%)];遥感降水产品的误差主要来自大于100mm的强降水,降水超过100mm时,5套产品的误报率(FAR)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命中率(POD)和关键成功率(CSI)呈现下降趋势;由于校正算法的数据来源是低时空分辨率的地面观测数据,校正后的遥感降水产品也在一定程度上丢失了高分辨率下捕捉到的降水变异特征。

  • 标签: “威马逊”台风 华南沿海地区 暴雨 遥感降水
  • 简介:出国人员迁出地分布研究李若建(中山大学社会学系)改革开放打开了封闭的国门,也促进了中国人口在国际间的迁移和流动。虽然目前这种国际迁移和流动的规模有限,但是可以预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发展,国际间的人口交流势必得到加强。可是根据有关部门公布的资料,很...

  • 标签: 迁出地 中国人口 大学社会学系 对外劳务合作 沿海地区 常住人口
  • 简介:黑河流域湿地是丝绸之路文化孕育和发展的摇篮,对河西走廊的天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采用野外实地调查的方法,开展了黑河流域湿地资源的调查,分类统计了黑河流域的各类湿地面积和湿地分布状况。结果表明,黑河流域有2大类13种湿地类型,湿地总面积为170411.62hm2。黑河流域天然湿地面积为159701.17hm2,占流域湿地总面积的93.71%。在各类型天然湿地中,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是高寒湿地,高寒灌丛、沼泽化草甸面积达80932hm2,占黑河流域湿地总面积的47.49%,其次依次是河流、沼泽和湖泊。黑河流域湿地以高寒湿地为主。黑河流域人工湿地面积为10710.45hm2,占流域湿地总面积的6.29%。

  • 标签: 黑河流域 湿地 资源 分布特征
  • 简介:利用陆地卫星遥感影像资料(2000年5月16日)以及地面采集的定点数据,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得到了武汉市湿地面积及其分布状况.通过对武汉市湿地的类型和特点的分析,将武汉市湿地划分为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和沼泽化草甸湿地、库塘和稻田5种类型,并测算出各类型湿地的面积,研究了影响湿地分布现状的主要因素,最后针对武汉湿地分布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湿地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提出了建议.

  • 标签: 湿地 湿地类型 分布 武汉市
  • 简介:在区域尺度下,探索提取不同林分结构和滩涂裸露状况下红树林空间分布遥感信息的适用方法。选择ALOSPRISM/AVNIR-2为数据源,以广西北部湾两个红树林典型分布区作为实验区,第一个实验区是红树林茂密、滩涂裸露的区域,第二个实验区是红树林稀疏、低矮和滩涂不完全裸露的区域,分别采用了植被指数、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和面向对象分类方法,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第一个实验区,用RVI、NDVI、SAVI、DVI、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和面向对象方法进行遥感分类的总体精度分别为95.3%、94.3%、92.3%、93.3%、96.0%、97.0%和94.0%,说明这几种方法都可以较精确地提取红树林信息,其中非监督分类的结果相对较好;在第二个实验区,植被指数不能精确提取红树林信息,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和面向对象分类的总体精度分别为92.7%、85.7%和89.3%,以监督分类的结果最好。因此,监测区域尺度的红树林,必须根据具体海湾或地段红树林的林分结构特点、成像时刻的潮位高度、红树林在遥感图像上的表征,选用适合的方法,才能确保红树林信息提取精度。在采用多源遥感数据进行红树林动态监测中,综合运用植被指数、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面向对象分类和图像解译方法,可以准确提取红树林信息。此外,对于斑块破碎、林木低矮且相当部分稀疏的广西北部湾乃至南中国海红树林遥感信息提取,适用的遥感图像空间分辨率应小于5m,以小于3m更适宜。

  • 标签: 红树林 空间分布 遥感 信息提取
  • 简介:收集、整理和分析了福建省71个气象观测站点30年(1961—1990)年均温的资料,建立了数据库;以福建省1:100000的数字等高线图为基础底图,在ArcGIS支持下,生成福建省数字高程模型(DEM),在此基础上,生成福建省经、纬度及海拔宏观地理因素数据库;采用趋势面铲析与克里金(Kriging)插值相结合的混合插值模型,进行气温空间分布模拟,为快速模拟福建省年均温空间分布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对福建省气温资源的专题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气温 空间分布 DEM 模拟 福建省
  • 简介:划分湿地类型,是湿地保护和恢复的前提和基础。在实地调查中记录研究区域的基质、土壤类型、污染源、水资源现状和人为干扰状况等信息,参考《湿地公约》分类体系和湿地成因分类法,分3步对北京市郊区湿地类型进行划分。根据成因可以划分为人工湿地和天然湿地;根据天然湿地的水文特征及人工湿地的功能,可划分为永久性河流、季节性河流、运河、库塘和湿地公园;最终以基质特征和人为干扰状况为依据将北京郊区湿地划为22个类型,并对其在北京市郊区湿地中的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水资源缺乏,永久性河流、季节性河流和运河中出现了退化湿地生境类型,部分浅滩经过人为平整和混凝土加固;库塘湿地中沿岸浅滩类型受人为干扰较为严重,出水口区域常出现因缺水导致的退化现象;湿地公园中各类型由于范围较小、管理严格,受人为干扰较轻。

  • 标签: 北京市 湿地 分类 分布
  • 简介:利用1990年、2000年和2007年的TM影像数据,研究了3个时期河南省不同类型湿地的分布和变化。结果表明,1990年、2000年和2007年河南省湿地的面积分别为98.69×104hm2、91.11×104hm2和105×104hm2;河南省湿地可以分为沼泽、河渠、湖塘、水田和滩地5种类型;水田面积在各类型湿地中最大,2007年达到64.26×104hm2;十几年间,沼泽面积明显萎缩,平均每年减少5.52%;湖塘的面积却明显增加,平均每年增加2.57%。人为因素是自然湿地萎缩和人工湿地增加的主要原因。

  • 标签: 湿地 变化 河南省
  • 简介:以三江平原的挠力河流域为研究区,选用研究区内7个雨量站、3个水文站和3个气象站的降水资料,2个水文站的水位和径流量资料,应用倾向率法、累积距平法、Mann-Kendall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等,诊断分析了研究区20世纪下半叶降雨、径流的变化事实、趋势和可能驱动机制.结果表明: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研究区沼泽性河流的年降水和年径流量都有减少的总趋势;年降水和年径流量分别在50年代和60年代发生一次突变减少现象;近50年来,随着宝清水文站和菜嘴子水文站之间的沼泽湿地不断减少,沼泽性河流流域的滞洪调节作用也发生明显变化,50年代后期至70年代末,研究区出现年最大出流量小于入流量年份的频次是50%,而80年代至90年代,其频次只有35%,表明研究区的滞洪调节作用在逐渐减小.

  • 标签: 流域降水 径流变化 水文站 年降水量 雨量站 频次
  • 简介:利用GIS技术,计算医疗机构的质量指数、距离指数以及频率指数,同时构建福州市市区医疗机构的优势度模型,并实现了GIS空间分析可视化.研究结果显示:1)福州市主要的综合性医疗中心大部分分布在鼓楼区、台江区,晋安区、仓山区数量较少.2)随着福州城市化进程加快,医疗机构的发展跟不上人口分布的变化,在金山地区表现尤为明显.建议有关部门给予重视,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合理配置医疗站点.

  • 标签: 福州医疗机构 距离指数 频率指数 质量指数 优势度模型
  • 简介:采用样带法对泉州湾桐花树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桐花树种群趋于随机分布;桐花树种群的丛生指数I,扩散指数Iб,聚块性指数m·/m等指标值对1.0的离差没有显著偏离,负二项式参数K值为负值.从幼苗群、小树群到大树群,桐花树植物种群分布格局的动态规律为随机型→随机型→集群型或随机型;秋茄种群分布格局的动态规律为集群型→随机型→随机型.

  • 标签: 桐花树 湿地 泉州湾 负值 指数 秋茄
  • 简介:通过对重庆主城区1998—2008年空气监测数据的分析,研究重庆市空气质量的时空分布.主城区的首要污染物是PM10,其次是SO2,再其次是NOx.总的来说从1998—2008年空气质量优和良的比率不断升高,而轻度污染和中度污染的比率不断降低,空气质量不断改善.季节上基本是冬季污染〉秋季污染〉春季污染〉夏季污染.从空间来看,北碚的污染指数最低,其次是渝北和南岸,而渝中、大渡口、沙坪坝的污染指数比较高.气候与气象、地形、工业布局与生产、能源结构、交通、政策与污染控制措施,影响着重庆空气质量的变化.根据污染的特点本研究最后提出了治理空气污染的对策.

  • 标签: 空气质量 污染指数 污染物 时空分布
  • 简介:冲积河流的粗颗粒河床,具有较大的渗透性,河床渗透对明渠水流运动特性的影响不可忽视.通过水槽试验,研究了河床渗透对垂线流速分布的影响.距试验玻璃水槽进口10m处,设计一个长1.65m、宽0.7m的收缩段,由12层直径1cm的玻璃珠紧密有规则铺成,以模拟粗糙透水床面.其上下游铺上1层相同玻璃珠,形成粗糙度相同但不透水的床面.垂线流速分布通过激光多普勒测速仪及配套的高精度坐标架系统测量.试验施放了3种流量,分别在不透水和透水床面进行垂线流速分布测量.试验结果表明:1)不透水床面的垂线流速分布符合粗糙床面的对数分布公式;2)粗糙透水床面明渠流的垂线流速分布与不透水床面相似;3)相同水流条件下,透水床面的摩阻流速要大于不透水床面;4)透水床面的摩阻流速与积分常数的变化规律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流速分布 试验研究 透水床面 明渠流
  • 简介:以小流域为研究尺度,选取云蒙湖流域为研究区,以TM遥感影像和DEM为数据源,在RS和GIS支持下,以最新的全国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为模型基础,得到研究区1986年和2010年2个时段的土壤侵蚀强度及分布数据,分析土壤侵蚀时空格局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从1986—2010年,土壤侵蚀强度呈减小趋势,变化面积比例为29.47%,主要以中度、强烈、极强烈侵蚀等级面积向轻度、微度等级及相邻较低侵蚀等级面积转化为主。2)通过将研究区划分为88个小流域的研究表明,25年来小流域土壤侵蚀强度指数降低趋势明显,76%的小流域侵蚀强度指数减少10%以上;侵蚀加强的有5个小流域,增加幅度最大者为6.23%,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和西南部地区。3)影响因素的岭回归分析表明,坡度因子始终是影响土壤侵蚀时空分布的最主要因素,但影响程度逐渐降低,贡献率由1986年的85.36%下降到2010年的80.79%;土地利用结构对侵蚀格局的影响逐渐增强,2010年贡献率达到19.21%;因此当植被覆盖度达到一定程度后,流域内土地利用结构的改变是制约土壤侵蚀时空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

  • 标签: 土壤侵蚀强度 时空格局 影响因素 岭回归 云蒙湖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