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5 个结果
  • 简介:9月28日,省厅驻友谊国土资源局开展了执法监察业务集中学习培训活动。培训围绕执法监察相关法律法规和土地违法案件的查处进行理论讲解,对土地违法行为的种类以及相应的处罚标准进行了详尽的解读。通过培训,使全局干部职工对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对执法监察工作在土地监管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加强了各股室间的协调配合。

  • 标签: 业务培训 执法监察 土地违法案件 国土资源局 土地违法行为 监察工作
  • 简介:2018年12月18日,省厅驻森工合江分局开展公务员行为规范培训,旨在树立国土良好形象,提升综合素养,强化政治责任担当。

  • 标签: 行为规范 公务员 培训 分局
  • 简介:近年来,山东省菏泽市委、市政府将耕地保护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责任抓紧抓实,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联动、公众参与的耕地保护机制,全市上下认真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大力推进耕地保护政策、机制、技术、方法等创新,依法依规管地和节约集约用地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全市耕地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 标签: 耕地保护机制 菏泽市 山东省 节约集约用地 经验 监管
  • 简介:为推进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创新发展,加快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进程,10月11日,省厅驻农垦齐齐哈尔国土资源分局举办了手持“一张图”测绘系统应用培训班。培训分为外业操作和内业落图两个部分。外业操作中,技术专家详细讲解了移动终端设备和RTK测量工具的具体功能及操作流程,并结合实例演示了日常工作中项目选址、现场放样、竣工验收、违法用地调查等实际运用方法,学员分组进行了实地操作练习。在内业落图中,技术专家详细讲解了从测量数据的存储、传输到落图的整体流程,并对测量数据的保密设备的日常维护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 标签: 测绘系统 齐齐哈尔 培训班 国土资源管理工作 应用 分局
  • 简介:10月16日,省厅驻农垦绥化国土资源分局举办“一张图”测绘移动终端系统应用培训班。局长杨胜文在开班式上强调,信息化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做用,从过去纸质报卷到今天的网上直接审批;从多张图逐宗对照到现在的“一张图”管地;从过去的依靠钢尺测量到现在全占仪测绘,信息化为科学用地、合理管地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

  • 标签: 绥化分局 培训班 应用 国土资源管理工作 终端系统 信息化
  • 简介:“这次培训真是‘及时雨’,为我们送来了‘甘露’和‘营养’。”“通过培训让我们明确了方向,找到了抓手,虽是‘兼职’身份,但对做好工作更有信心了”最近,对于无锡国土资源系统的基层纪检监察联络员来说,一场场“接地气儿”的培训让他们“满格充电”,不仅增大了干事的劲头,更坚定了履责的决心……

  • 标签: 纪检监察 联络员 无锡市 基层国土所 国土资源局 培训
  • 简介: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鄂忠齐在2018年12月25日召开的全省进一步提升不动产登记窗口服务水平暨不动产登记中心主任培训座谈会上强调,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作出的“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省委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部署,推进我省不动产登记改革创新,进一步提升窗口服务能力,优化营商环境。

  • 标签: 服务能力 改革创新 不动产 环境 优化 窗口
  • 简介:没有湿地就没有水,湿地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和保护.根据国外湿地保护的经验教训,热带雨林的保护,国际生态环境保护策略模式,提出因地制宜的适合本国国情的保护措施和保护策略,以及制定有关的、系统性的法律、法规,以便操作掌握.探讨了我国湿地的现状,为保护湿地,挽救生态环境危机的紧迫而有效的措施和制定有关政策、规划;提出了保护湿地的原则意见.

  • 标签: 湿地保护 湿地公约 生态系统 自然保护区
  • 简介:城市化进程使植被和水体等生态资源用地日渐缩小和破碎。遥感技术由于具有宏观、快速、准确认知对象的优势在城市生态环境变化监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采用Landsat系列遥感数据,选择EIBI建筑指数提取城市建筑用地扩展信息,并运用遥感生态指数(RSEI)对龙岩市生态质量变化进行遥感评估。结果表明:1)增强的指数型建筑指数(EIBI)可有效抑制裸土信息,增强建筑用地信息,使用EIBI提取建筑用地的精度可达90%以上;2)2002-2014年为龙岩市快速发展期,建成区面积增幅达50%;生态退化面积大大超过生态改善面积;整体生态指数均值自0.684降至0.636,降幅达7.02%,建成区生态指数均值自0.370降至0.351;3)造成龙岩市生态质量退化的主要因素包括:一是城市建筑用地扩展,二是采矿工程建设和地表开挖工程建设。

  • 标签: 遥感 增强的指数型建筑指数 遥感生态指数 生态变化
  • 简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自然资源厅(局)、生态环境厅(局):为加强海岛海域保护资金使用管理,我们制定了《海岛海域保护资金管理办法》,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 标签: 资金管理办法 保护 海岛 海域 印发 资金使用管理
  • 简介:对双季稻田水量转换10年(1991~2000年)定位观测,以及模拟不同水源条件的稻田水管理模式,解析田间水量转换的5年(1998~2002年)实验结果表明,稻田不同水管理田间水量转换有明显差异,常规管理田间耗水量的分配为:腾发量占总耗水量1/2,翻耕整地占1/6,植物构成占1/21,田间渗漏占1/14,其他环境耗水(维持)占1/5.长年水层灌溉田间腾发量和维持性环境耗水量偏大;耕灌雨养管理翻耕整地和田间渗漏耗水比例过高.水分生产力(以年度单位面积上每耗水1mm的产量计为kg/(mm·hm2·a)),稻谷产量,长年水层灌溉与常规管水一致,为6.65kg/(mm·hm2·a),耕灌雨养处理较低,为6.13kg/(mm·hm2·a).群体光合累积效应处理间差异表现与产量差异表现相同,早稻差异很小,晚稻差异显著.叶片水分生产效率,早稻以水层灌溉最大,晚稻是常规管理最大,耕灌雨养处理早晚稻都较小.不同生育期这种大小关系也有变化.

  • 标签: 水量 耗水 模拟实验研究 环境 累积效应 稻田
  • 简介:划分湿地类型,是湿地保护和恢复的前提和基础。在实地调查中记录研究区域的基质、土壤类型、污染源、水资源现状和人为干扰状况等信息,参考《湿地公约》分类体系和湿地成因分类法,分3步对北京市郊区湿地类型进行划分。根据成因可以划分为人工湿地和天然湿地;根据天然湿地的水文特征及人工湿地的功能,可划分为永久性河流、季节性河流、运河、库塘和湿地公园;最终以基质特征和人为干扰状况为依据将北京郊区湿地划为22个类型,并对其在北京市郊区湿地中的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水资源缺乏,永久性河流、季节性河流和运河中出现了退化湿地生境类型,部分浅滩经过人为平整和混凝土加固;库塘湿地中沿岸浅滩类型受人为干扰较为严重,出水口区域常出现因缺水导致的退化现象;湿地公园中各类型由于范围较小、管理严格,受人为干扰较轻。

  • 标签: 北京市 湿地 分类 分布
  • 简介:松嫩平原湿地地处半湿润半干旱区,属中国典型的农牧交错区和生态脆弱带,以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湿地为主,是调蓄洪水、分配水资源、生态环境调节和小气候调节农业生产的关键区,也是诸多珍稀水禽的栖息繁衍基地,分布着诸多国家重要湿地,因此对其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是实现松嫩平原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着眼于湿地的功能,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入手,深入剖析了松嫩平原湿地因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所面临的严重生态环境问题,并由此提出了可持续性管理防治对策。

  • 标签: 松嫩平原 湿地 环境问题 对策
  • 简介:宁化县水土流失现状治理刘先敏,廖善刚(宁化县淮土中学)(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系)宁化县地处福建省西部、武夷山麓,北纬25°55′—26°40′,东经116°22′—117°02′之间。宁化县西部紫色岩地区水土流失很早就闻名全省。目前该片已被列入福建省五...

  • 标签: 重点水土流失区 宁化县 水土流失现状 水土流失治理 水土流失面积 社会因素
  • 简介:根据南四湖1987年、1991年、1999年和2007年的TM/ETM遥感影像解译分析结果,结合对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特征的分析,研究了南四湖湿地的景观格局变化过程与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87年以来南四湖自然湿地面积锐减,其中挺水植物区面积减小了近538km^2,而台田—坑塘、人工养殖区等人工湿地以及农业用地面积分别增加了171km^2、327km^2、86km^2。1991年之前,南四湖湿地类型变化主要受湖泊水位等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1988—1990年南四湖几近干涸,使得挺水植物区的分布向湖心区迁移,而近岸地区挺水植物区面积大大减小;这一时期南四湖水位的降低加剧了近岸湖区的围垦,农业用地面积增加。1991年以来,南四湖湿地类型变化主要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由于大规模的围垦圈圩,台田-坑塘、人工养殖区的面积大幅增加。

  • 标签: 景观格局变化 自然环境条件 人类活动 南四湖
  • 简介:崩岗是中国南方一种常见的土壤侵蚀类型,也是一种严重的水土流失方式,多分布于低山丘陵区的花岗岩风化壳之上.崩岗的形成和发展是2个不同的阶段,并始终受到水力和重力的作用.2种外力对比关系的不同使崩岗的演变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通过选取适当的指标体现这种规律性,可以对崩岗的发展阶段进一步划分,对崩岗的治理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崩岗侵蚀 演变过程 阶段划分
  • 简介:利用1990年、2000年和2007年的TM影像数据,研究了3个时期河南省不同类型湿地的分布和变化。结果表明,1990年、2000年和2007年河南省湿地的面积分别为98.69×104hm2、91.11×104hm2和105×104hm2;河南省湿地可以分为沼泽、河渠、湖塘、水田和滩地5种类型;水田面积在各类型湿地中最大,2007年达到64.26×104hm2;十几年间,沼泽面积明显萎缩,平均每年减少5.52%;湖塘的面积却明显增加,平均每年增加2.57%。人为因素是自然湿地萎缩和人工湿地增加的主要原因。

  • 标签: 湿地 变化 河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