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TheSimplifiedSimpleBiospheremodel(SSiB)isvalidatedinoff-linesimulationsagainstfieldmeasurementsinthesummerof2001fromtheChinaHeavyRainfallExperimentandStudy(CHeRES)overagrasslandsitelocatedinthelowerreachesoftheYangtzeRiver.Wheninitializedanddrivenbytheobservedatmosphericforcing,themodelreproducedtheobservedsurfaceheatfluxesandsurfaceskintemperaturerealistically.Themodelwasalsoabletowellsimulatethevariationofsoilwatercontent.Thesensitivityexperimentsfoundthattheleafreflectancewasthemostsignificantparameterinimprovingtheestimationofsurfacealbedoduringbothwetanddryperiods.Thisstudysuggeststhatthemodeliscapableofsimulatingthephysicalprocessesandofassessingtheimpactofbiophysicalparametersthatrelatetoland-atmosphereinteractionsovertheeasternAsianmonsoonregions,whichiscrucialformesoscaleatmosphericmodels.

  • 标签: 离线统计 亚洲季风型气候地区 中尺度大气模型 CHeRES 降雨量
  • 简介:1气候概况今年秋季全区气温偏高,降水中西部地区偏多,东部区偏少;初霜冻中西部地区偏晚,东部大部地区偏早,全区未出现严重霜冻灾害,日照充足,秋末局部地区出现降雪、降温天气,大风偏少.

  • 标签: 2001年 秋季 气候影响评价 气温 降水 农业
  • 简介:2001年6月11~13日,三明市出现了一场连续性暴雨到大暴雨天气过程,强降水集中在我市的西北部,建宁、将乐、宁化、清流、明溪等县出现了暴雨或大暴雨,大暴雨中心在清流,6月13日雨量达195.9毫米,宁化次之,该日雨量为154.9毫米(见表1)。这次连续性暴雨过程的特点是:持续时间长、强度大、灾情重。

  • 标签: 大暴雨 三明市 成因分析 连续性暴雨 暴雨天气过程 暴雨中心
  • 简介:利用MICAPS系统资料和台站网络系统资料对2001年6月23日宁波地区4个测站出现暴雨和大暴雨过程的环境形势、物理量场、单站要素、卫星云图及多普勒雷达回波图进行了天气学诊断分析,揭示其主要环境条件特征,研究其变化规律,结合多年业务实践,利用相似的气候背景条件和物理量、要素图象特征,试图为大暴雨前0~24小时的预报提供背景依据.

  • 标签: 大暴雨 特征分析 天气过程分析 2001年 6月 MICAPS
  • 简介:从天气形势、卫星云图、物理量等方面对2001年4月19~20日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总结出这次暴雨的地面和850hPa一些特性.

  • 标签: 大暴雨 形势 分析
  • 简介:2001年3~6月厦门市共出现大到暴雨(日降水量≥38.0mm)天气7次。在日常预报中预报正确的只有1次,其余6次漏报,另外空报了7次,这在多年来是极为少见的。本文想通过对出现大到暴雨的天气形势和造成空报的天气形势进行回顾分析,总结一些预报成败得失的原因,期望对今后的预报有所帮助。

  • 标签: 暴雨预报 天气形势 日降水量 厦门市
  • 简介:2001年12月13—14日,一个强劲的气旋风暴影响了西北太平洋地区,在俄勒冈州喀斯喀特山区产生了强地形降水。这个风暴是“改进微物理参数的观测验证试验(ImprovementofMicrophysicalParameterizationthroughObservationalVerificationExperiment,IMPROVE)”第二阶段外场研究的气旋风暴之一。在风暴移过俄勒冈州喀斯喀特山区期间,获得了大量的实测和遥感探测数据,形成了由气象状态参数(温、压、湿、风向风速和垂直气流速度)、极化多普勒雷达探测数据和云微物理参数(云液态水、粒子浓度、粒子谱及图像)组成的完整数据库。12月13—14日的过程具有对流层底层前倾锋演变的特点,锋面向前上方伸展到了强烈发展的高空冷锋雨带中,云发展到了8~9km的高度。与以前华盛顿喀斯喀特山区分析的风暴重要差别是,这个风暴在俄勒冈州喀斯喀特山上空的锋前低层气流是与弱东风气流相反的强西风爬山气流。结果当高空冷锋雨带过境时,在高空产生了大量冰晶的同时在低层地形抬升地区又产生了丰富的液态水。机载实测、地基微波辐射计观测以及雪晶观测证实,同时存在高冰晶浓度和高空相对大的云水含量,地面冰晶凇附也严重。分析表明,锋面和地形的相互促进作用使降水得到了增强。

  • 标签: 风暴分析 俄勒冈州 山区 气旋 VERIFICATION 地基微波辐射计
  • 简介:基于土壤-植被-大气系统过程模型(VIP模型)和NOAA-AVHRR遥感信息,模拟了1981~2001年黄土高原无定河区域(36-40°N,108-111°E)植被总第一性生产力(GPP)和水量平衡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该研究区域1981-2001年间气候有明显变暖趋势,斜率为0.08℃·a^-1降水量下降,斜率为-3.2mm·a^-1.GPP年总量1998年前呈上升趋势,之后呈下降趋势,平均值为289g·m^-2·a^-1(C),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377g·m^-2·a^-1。(C)(1994年)和143g·m^-2·a^-1。(C)(2001年)。年降水量、蒸散量和径流量随时间都呈下降趋势,且其空间分布有明显的由南向北梯度递减特征。

  • 标签: 总第一性生产力 水量平衡 气候变化 VIP模型
  • 简介:利用2001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北京市空气污染指数资料和地面气象观测数据,对北京市API的节气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在节气尺度上的相关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01—2012年北京市春季和冬季分别以清明和小雪节气API最高,空气质量最差;立秋节气API最低,空气质量最好。春分—霜降节气空气首要污染物为PM10,SO2作为首要污染物出现在立冬—大寒和立春—惊蛰节气,小寒达到最大。温度、风速和相对湿度是影响北京空气质量的主要气象因子,立春—谷雨节气空气质量主要受气压影响,立冬—大寒节气空气质量受相对湿度和日照时数影响较大,立夏—霜降节气API与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显著相关,风速主要影响春秋节气的空气质量。

  • 标签: 空气污染指数 二十四节气 气象要素
  • 简介:<正>2001年6~7月,项目野外科学试验在长江中下游6省1市全面展,由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研究员任领导小组组长,项目首席科学家倪允琪教授牵头组织实施。这次野外科学试验借助于中国气象局的业务系统和多普勒数字化雷达观测系统,涉及长江中下游6省1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气象局的14个高空加密观测站、100多个地面加密观测站,8部多普勒雷达、6部数字化天气雷达,2个风廓线仪,6个GPS站,2个边界

  • 标签: 气候 天气灾害 形成机理 预测理论 中国 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