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5 个结果
  • 简介:1前言为了波长乐多普勒雷达大量实时资料能及时传输到福建省气象台,省局于1996年5月,决定利用Cylink无线扩频通雇设备,使福州长乐雷达站微机与省气象台实时业务网芭两地视距为30公里情况下实现联网,信道速率为256KBps。联网成功后,大量多普勒雷达图象资料能实时传输到福建省气象台实时业务网,其中传送一张水平扫描的原始数据724KB只需40多秒时间。传输速率较以往甚高频通信高出近100倍。以往甚高频通信所不能传输的立体扫描资料(一次约6~14MB),利用无线扩频通信得以传输。其联网的成功为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提供了大量的多普勒雷达实时图象资料。

  • 标签: 无线扩频通信 数据传输 雷达站 扩频通信技术 多普勒雷达 甚高频通信
  • 简介:根据国家发改委项目“我国温室气体监测分析系统建设(一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温室气体及相关微量成分时空变化与影响评估GYHY200806026”的计划和进度安排,以及中美大气科学技术合作联合工作组第16次会议会谈纪要2.3“温室气体背景”议定合作内容,中国气象局一行16人于2010年9月12~30日应邀赴美,在位于科罗拉多州博尔德的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地球系统研究实验室(NO—AA/ESRL)以及BAO高塔站等地进行了温室气体本底观测、分析、研究、应用方面互动学习强化培训。

  • 标签: 温室气体 强化培训 学习 美国 监测分析系统 技术合作
  • 简介:超短波组网通信工程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在图上作业和频率覆盖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对网络系统增益和系统损耗的计算,检验系统的通信能力是否满足系统衰落储备的要求,以此来确定通信设备的功率、天线型式、天线高度、馈电方式及网络组织形式.设计步骤结合气象部门的情况可按五个步骤进行:①在1∶5万地图上绘制通信路径地形剖面

  • 标签: 通信路径 天线高度 馈电方式 通信工程设计 系统损耗 工程设计方法
  • 简介:福建省气象影视中心自1994年开始为福州电视台制作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以来,所制作的节目都以人工送带的方式进行交播。随着节目制作数量的增加,以及电视台播出地点的变化,我们每天都需要人工将节目带送交5个播出点。这种交播方式存在许多潜在的问题:气象台发布天气预报时间与电视天气预报播出时间间隔短,造成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制作时间比较紧迫;城市交通拥挤或遇到灾害性天气,送带员在路途中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不利于突发性灾害性天气预报的适时播报;现各个电视频道进行电视设备数字化改造,但各频道使用的数字设备格式不一,这增添我中心演播厅电视设备数字化改造难度或成本。

  • 标签: 气象节目 福建省 传输方案 灾害性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 电视天气预报
  • 简介:应用包括湍流粘性和散的新的Reynolds平均动量方程,分析了边界层的垂直风速廓线,发现包含湍流散的地面层的风速廓线对经典的风廓线指数规律有一个对数规律的修改;而且在不稳定层结下比在稳定层结下,湍流的散效应更为显著;在中性条件下,指数规律退化为对数规律并且Karman常数被另外一个常数所代替,而这个新常数也可以通过相似理论来获得.

  • 标签: 边界层 频散 湍流 风廓线 不稳定层结
  • 简介:近年来随着气象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陕西气象通信网络系统和全国省以上气象通信网络系统分别建成地面宽带通信网,省级气象信息传输流程和路由随之进行调整。随着气象业务的不断发展和拓展,气象信息种类、数量急剧增加,不同的气象信息其传输流程和传输路由不同。网络业务人员如果能够熟练掌握各类气象信息传输的流程和路由,将有利于及时排除故障,保证各类气象信息的正常传输,提高各类气象信息的传输时效和通信质量。

  • 标签: 气象信息传输 传输流 调整 省级 通信网络系统 现代化建设
  • 简介:为提高雷达定量降水反演精度,结合多普勒天气雷达组网拼图资料与地面加密自动站降水观测资料,在利用最优化法建立辽宁本地化动态Z-I关系基础上,进一步优化雷达定量降水反演方案,分别开展了分雷达回波强度等级与分地理区域优化降水Z-I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两种优化方案的定量降水反演评估指标均有所改善,整体而言,优化方案有效降低了雷达定量降水反演误差,降水反演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2013年辽宁抚顺“8.16”典型强降水个例定量降水反演结果显示,两种优化方案反演降水的空间分布形势与地面降水实况场更加接近,尤其弥补了单一动态Z-I关系法对20.0mm·h^-1以上量级强降水落区范围以及40.0mm·h^-1以上量级超强降水中心反演不足的问题,采用优化方案后的各项评估指标均大幅提升,明显改善了雷达定量降水反演的不确定性,降水反演效果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灾害性短时强降水天气事件短临预报预警提供了定量参考。

  • 标签: 雷达定量降水反演 分级最优化法 综合评估
  • 简介:自动气象站监控系统升级以来,通过监控系统监测到个别自动气象站温度要素数值出现不同程度变的故障现象.如某自动站某天13个时次的320cm深层地温正点观测数据中,01时到02时,地温的正点数据从9.2oC下降到9.0oC,变0.2oC;06时到07时,正点数据从9.1oC上升到9.3oC,变0.2oC;07时到08时,正点数据从9.3oC下降到9.0oC,变0.3oC,最大变化差值为0.3oC.320cm地温正点数据如果日变化超过0.2oC,则自动站的地温出现故障.

  • 标签: 自动气象站 深层地温 故障分析 跳变 数值 点数据
  • 简介:本文介绍了已投入业务运行的南昌713—C雷达传输、处理、全省共享的应用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实现的技术方法和运行的软硬件环境。为解决雷达远距离传输及全省范围内的共享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实用的、科学的解决方案。

  • 标签: 雷达 传输 预处理 调用 流程图
  • 简介:综合利用辽宁省及周边区域9部多普勒天气雷达组网拼图资料与地面加密自动气象站降水观测资料,通过最优化法,建立适合辽宁本地区的动态Z-I关系,实时得到高时空分辨率雷达定量降水反演资料。结果表明:对2011年台风"米雷"和2012年台风"达维"降水反演表明,动态Z-I关系法可以反演地面降水的主要空间分布特征,但反演的强降水中心存在较大偏差;动态Z-I关系法定量降水反演能力整体优于固定Z-I关系法,但存在高估小雨强度和抑制大雨强度的系统性偏差,特别是对于20.0mm·h^-1以上量级的强降水,平均误差达-10.0mm以上,平均相对误差超过70.0%;各量级降水样本所占比例的差异与地理区域气候条件的差异,是动态Z-I关系法反演降水产生误差的两个主要原因。

  • 标签: 雷达 动态Z-I关系法 最优化法 台风 误差
  • 简介:无线电掩星探测技术可以生成有关电离层电子密度、平流层温度、对流层温度和水气垂直结构的独立资料。借助电离层的电子廓线对全球电子密度的分析,有助于改进对空间天气的分析与预报,同时对减少影响社会的大量问题也非常重要,这些问题包括卫星故障和难点、对宇航员和飞机乘客的辐射威胁、通讯中断和无线干扰、管线腐蚀和电力问题等。

  • 标签: 掩星探测技术 无线电掩星 GPS 电子密度 无线电干扰 垂直结构
  • 简介:基于SA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使用滤波法、插值法和功率法对径向干扰回波进行剔除,并对3种方法的去除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滤波法适用于晴空径向干扰回波的去除,在有降水特别是降水回波与干扰回波混合的区域滤波法效果较差;(2)若只有单一方位存在径向干扰回波时使用插值法去除回波效果较好,而多个方位存在干扰回波时插值法效果较差;(3)功率法通过处理雷达接收功率,对连续多方位存在的干扰回波,以及径向干扰回波与降水回波重叠的情况,都有较好的识别及去除干扰回波的效果。在有降水时,降水回波越弱,对干扰的订正越强;降水回波越强,对干扰的订正越弱;晴空时,径向干扰回波基本被全部去除。

  • 标签: 多普勒天气雷达 径向干扰回波 去除 对比
  • 简介:本文对在无专业仪器条件下如何判明干扰性质,查清干扰来源作了介绍;干扰强度估算和载波频带分析是正确决策的基础,本文介绍了计算分析方法。

  • 标签: HRPT系统 电磁 干扰 判断
  • 简介:一、引言病菌传播距离的预测是病害中、短期预测的要求内容之一,它有助于田间防治策略的拟定,是防封消灭发病中心,进行隔离保护措施的客观依据,传播距离和病害空间分布动态又是进行病害流行电算模拟所必需的知识。从农业气象角度出发,近年来,我国研究了害虫的发生期,发生量,分布区及危害程度的预报,其中对稻飞虱,粘虫等迁移和

  • 标签: 理论分析 短期预测 有效传输 病害流行 病菌传播 发病中心
  • 简介:在气象辅助通信网中,SRL—1645无线对讲机已有相当数量.此机采用了可擦除编程只读存贮器和频率合成新技术,具有频道多,输出功率大等优点,但由于气象专用频率多、异工作又要占用两个频率,致使有的同频频率和警报频率未能写入机中,给实际使用带来一定影响.如我局现用的此种机型,由于在141MH_z频率上是异,无法与现用的301机型同单工机联网、只有143MH_z频率土有三个同频频率与301机相同,此频率上已经十分拥挤,经常造成与邻省,邻

  • 标签: 无线对讲机 SRL 异频 频率合成 辅助通信网 只读存贮器
  • 简介:准确、及时和完整地收发气象综合观测资料和服务产品是开展天气预报预测和气象服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现代气象业务体系的重要支撑。通过对青海省气象通信系统、信息传输业务流程和传输业务规范的阐述和业务状况的分析,从对气象信息资料产生的源头、传输、收集、分发到最终逐级入库、逐项全面分析,找出影响青海气象信息传输时效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有针对性的解决气象信息传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最终达到有效提高气象信息传输时效的目的。

  • 标签: 气象信息 传输 时效 因素 对策
  • 简介:西安──兰州全话路综合气象信息传输系统吕东峰(陕西省气象台西安·710015)西安——兰州区域中心全话路数据通信开通后,极大地改善了西安至兰州的气象通信条件,增强了共享区域中心计算机网络的能力,同时也增加了传输内容,改进了传输方式,充分发挥了通信传输...

  • 标签: 综合气象信息 调制解调器 文件传输 逻辑盘 兰州 资料传输
  • 简介:制作中短期天气预报所应用的资料及Micaps资料,数目庞大所占硬盘空间较大,每日容量大约为3-4Gb。逐月备份这些资料,需将逐日检索后备份到指定的Pc机或大容量移动硬盘。本文介绍如何应用vb编程实现这一工作任务。

  • 标签: 资料检索 传输
  • 简介:文章对呼和浩特市每日24观测频次和每日4观测频次的平均风速、最大风速、风向频率及对应污染风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在平均风速、风向频率及主导风向污染风方面具有比较一致的变化特征;而在最大风速、最大污染风、静风污染风上相差较大,差值分别达2.1m.s-1、1.4%、3.0%.说明两者在定性判断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而在专项研究和定量分析上,每日24观测频次较每日4观测频次风资料更具客观性.

  • 标签: 平均风速 最大风速 风向频率 污染风频
  • 简介:利用1961-2002年ERA-40逐日再分析资料和江淮流域56个台站逐日观测降水量资料,引入基于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Self-OrganizingMaps,简称SOM)的统计降尺度方法,对江淮流域夏季(6-8月)逐日降水量进行统计建模与验证,以考察SOM对中国东部季风降水和极端降水的统计降尺度模拟能力。结果表明,SOM通过建立主要天气型与局地降水的条件转换关系,能够再现与观测一致的日降水量概率分布特征,所有台站基于概率分布函数的Brier评分(BrierScore)均近似为0,显著性评分(SignificanceScore)全部在0.8以上;模拟的多年平均降水日数、中雨日数、夏季总降水量、日降水强度、极端降水阈值和极端降水贡献率区域平均的偏差都低于11%;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模拟出江淮流域夏季降水的时间变率。进一步将SOM降尺度模型应用到BCCCSM1.1(m)模式当前气候情景下,评估其对耦合模式模拟结果的改善能力。发现降尺度显著改善了模式对极端降水模拟偏弱的缺陷,对不同降水指数的模拟较BCC-CSM1.1(m)模式显著提高,降尺度后所有台站6个降水指数的相对误差百分率基本在20%以内,偏差比降尺度前减小了40%-60%;降尺度后6个降水指数气候场的空间相关系数提高到0.9,相对标准差均接近1.0,并且均方根误差在0.5以下。表明SOM降尺度方法显著提高日降水概率分布,特别是概率分布曲线尾部特征的模拟能力,极大改善了模式对极端降水场的模拟能力,为提高未来预估能力提供了基础。

  • 标签: 统计降尺度 SOM(Self-Organizing Maps) 江淮流域 极端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