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6 个结果
  • 简介:着重分析甘肃省的暴雨特性与时空分布规律,列举了历年实测和调查最大点暴雨特征值,绘制了短历时暴雨~高程相关线、选配了甘肃最大点暴雨外包线公式,对历年各时段最大暴雨均值、极值、Cv、Cs值等暴雨参数及典型暴雨时程分配和面时关系线等方面作了初步探讨.

  • 标签: 暴雨 时空分布 特征值 甘肃
  • 简介:按照国家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方法,利用甘肃省酒泉区域6个测风塔不同高度层的资料,计算分析了该区域的各种风能参数,并给出了该区域风能的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按照我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划分,除2号地区属于风能较丰富区以外,其他测风塔对应的区域属于风能丰富区。文章给出了酒泉地区有效风功率密度空间分布图,对进一步了解、应用甘肃酒泉区域的风能有较好的参考作用。

  • 标签: 酒泉区域 测风塔 风能参数
  • 简介:甘肃河东地区降雨强度的分析研究表明,该地区6-9月雨量是年降水量的主要来源。降雨强度以≤2mm/h为主,>10mm/h雨强对雨季雨量有不可忽视的贡献。河东地区东南部6-9月各级雨强的雨量为正距平,河东地区北部6-9月各级雨强的雨量为负距平。各级雨强出现次数的空间分布与雨量的空间分布基本一致。

  • 标签: 甘肃河东地区 降雨强度
  • 简介:该文在总结我省黑风天气研究经验的基础上,从实际应用出发,分析了河西走廊黑风天气的形成原因,并研制了一套黑风短时预报、临近订正方法。用该套方法对70年代后的9次有影响的黑风个例进行了试报,结果短时预报空报1次,临近订正预报全部报对,无空、漏报现象。该套预报方法具有推理简单、实用性强、准确率高、便于推广使用等特点。

  • 标签: 河西 黑风 成因 预报
  • 简介:甘肃省大部分地方属于干旱、半干旱气候,旱涝变化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和发展。本文利用甘肃省近520年气候历史资料中的旱涝等级,统计了旱涝出现频率,划分了干湿期,分析了周期特征。为我省国民经济建设部门制定规划,特别是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整治、农林牧业生产和发展,提供较长期的气候变化背景服务。

  • 标签: 旱涝 气候变化背景 湿期 周期特征 半干旱气候 省国民经济
  • 简介:本文用甘肃岷县1959~1998年的年雹日和受灾面积历史资料,用统计学分析方法检验高炮防雹前后防雹效果。序列、wolch检验发现,高炮防雹后“年雹日”减少32.8%,“受灾面积”减少33.6%,检验结果都达到了0.05以上的显著性水平,可信度达95%以上。

  • 标签: 高炮 防雹 统计学 甘肃
  • 简介:利用甘肃省近40a地质灾害相关资料,介绍了甘肃省地质灾害的现状、地理分布特征和发生地质灾害的特点,阐明暴雨等气象因素是诱导甘肃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研究了甘肃省地质灾害气象预报的方法,建立了地质灾害气象预报的初步模式,并利用甘肃省2003年地质灾害实况进行效果检验,发现准确率达到73.3%以上,证明其预报模式具有一定的预报能力.

  • 标签: 地质灾害 气象等级预报 气象因素 甘肃
  • 简介:一、气候概况(一)气候特点1989年甘肃的气候特点是:气温绝大部分地区正常;降水大部地区偏少;日照河西三地区正常,省内其余地区偏少;灾害性天气虽多但危害较轻。按季节来说,前冬暖,后冬冷,冬季降水明显偏多;春寒、仲春多

  • 标签: 气候影响评价 气候概况 灾害性天气 冬暖 牧草产量 甘肃农业
  • 简介:一、引言国内大多从太阳总辐射量、日照时数的多少和时空分布来研究太阳能资料的分布状况。太阳总辐射(简称光能)是地面最主要的能源,是地球上一切生命过程所依赖的基本能量。据研究,农业生物层90—95%的干物质是叶绿体拦截太阳光能进行光合作用而形成的。在工、农业和民用中,人们建造太阳灶、热水器系统、干燥装置、采暖制冷空

  • 标签: 太阳能资源 甘肃省太阳能 资源区划
  • 简介:用ECMF作为基本资料,对北半球超长波进行分型后,做寒潮中期预报。并对伴随寒潮天气出现的灾害性天气采取逐步逼近的预报方式,制作了冬半年天气服务预报系统,实现了预报客观自动化。

  • 标签: 冬半年 专业预报 系统
  • 简介:通过统计分析全省65个具有25年以上资料台站的月平均气温,讨论了温度异常时间和空间变化规律,指出了我省冬夏温度异常的差异和相似及各地区之间温度出现异常的相对独立性。

  • 标签: 气候异常 标准差 温度异常
  • 简介:利用甘肃省定西地区岷县、临洮和华家岭3个站点的气温数据,应用线性趋势拟合等方法,基于10个气温指数,研究了1955—2016年定西地区极端气温变化趋势和特征。结果表明,霜冻日数、结冰日数、冷日日数和冷夜日数4个指数呈下降趋势,而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夏日日数、热夜日数、冷日日数和冷夜日数6个指数均呈上升趋势。气温变化的第一主周期为30a,第二主周期为17a。夏日日数、热夜日数、暖日日数和暖夜日数的变化在气温总体变化中起主要作用。极端最低气温与霜冻日数、冷日日数、冷夜日数显著相关,极端最高气温与夏日日数、暖日日数、暖夜日数显著相关,暖夜日数与霜冻日数也具有较高的相关性。气温指数突变大多发生在1993—1999年。

  • 标签: 极端气温 变化趋势 变化周期 突变
  • 简介:在全球气候变暖趋势背景下,甘肃中部地区极端气象事件显著增多,尤其是冰雹灾害频繁发生,给农业生产造成了较严重损失。根据近30a冰雹落区、地形地貌对冰雹天气发生发展的影响、冰雹移动路径分析表明,中部地区雹云生成发展和移动路径除受天气系统影响外,复杂的地形地貌是影响降雹的最主要影响因子之一。结合冰雹预报预警,提出人工消雹作业流程,取得了良好的消雹试验效果,为防雹减灾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冰雹 地形地貌 移动路径 防御
  • 简介:利用我省建站较早、周围环境变化较小的20个气象站的温度资料与有百年观测记录的上海站的温度资料求取相关系数。当信度α=0.05时,我省与上海相关程度较好的有14个站,将这些站的温度序列从1990年延长到1891年,由此分析出我省近百年冷暖变化的趋势及与全国冷暖变化趋势的关系。

  • 标签: 冷暖等级趋势 城市热岛效应
  • 简介:利用3a空中观测资料和机载仪器采集资料分析了影响飞机积冰的气象条件,总结了飞机积冰的一般规律。分析结果表明:飞机积冰在水汽充沛地域发生较多;通常飞机积冰形成于温度低于0℃的云中,出现积冰的温度范围在0~-11℃,而出现较强积冰的温度范围在-1--18℃;云中过冷水含量越大,积冰强度也越大。

  • 标签: 飞机积冰 气象条件
  • 简介:利用甘肃省平凉市7县(区)气象观测站1961—2010年50a气象资料,采用温湿指数、风寒指数和着衣指数指标,对平凉7县(区)各月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平凉市7县(区)旅游气候最舒适期为每年的5~9月,较舒适期在4月和10月,不舒适期静宁、庄浪、华亭为4个月,主要分布在冬季及秋末(1~2月、11—12月),崆峒、灵台、泾川、崇信为3个月,分布在冬季的1、2、12月。由于地理位置和海拔高度的不同,平凉旅游气候在东西南北方向上有着一定差异,在东西方向上差异尤其明显,一年中舒适度年指数自西向东呈升高趋势。

  • 标签: 平凉 崆峒山 气候舒适指数 评价
  • 简介:甘肃省防雷综合业务管理平台"是具有较好的防雷技术背景、较高的自动化程度、较强的气象服务能力并具有甘肃省区域特色的防雷综合业务管理平台。这个平台以防雷技术规范和法律法规为依托,集防雷信息的采集、加工、信息存储为一体,以提高防雷管理水平、进一步规范防雷业务流程、建立统一的数据库结构、建立防雷信息的快速传递渠道、构建技术交流平台为项目开发目的。平台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了办公效率和节约了开支,在防雷日常业务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 标签: 防雷 综合业务 管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