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7 个结果
  • 简介:一、引言云中总有一定程度的湍流存在,然而究竟多大强度的湍流扰动对降水形成的微物理过程有影响,目前尚不清楚.研究湍流对处在发展初期的积云中碰并过程的作用是特别有趣的,有研究证实,湍流增强,则微增长.又有人认为,在海洋上弱的湍流可以引起云谱的明显展宽.其结果是,对于起伏的湍流速度场,不同尺度的云对应不同的

  • 标签: 云滴谱 碰并 微物理过程 微滴 随机微分方程 云中
  • 简介:利用850hPa逐日温度进行旬平均后,其旬际差值△t与地面旬平均温度的变化趋势非常接近,因此提出一个利用ECMWF850hPa逐日温度预报值来制作中期旬平均温度的客观预报方法。经业务使用,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预报能力。

  • 标签: 中期客观预报方法 旬平均温度
  • 简介:目前,气候和大气边界层物理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方向就是面积平均通量的参数化问题。本文对这一研究方向中存在的问题、可能的解决方法和目前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阐述,简要介绍了非均匀陆面影响的高度及其尺度划分,阐述了混合高度、参考层高度(观测高度和模式第一层高度)、近地层高度、内边界层高度、平衡层高度、粗糙副层和边界层高度等之间的关系及其在非均匀尺度划分中的作用,并且阐述了整体输送公式在不同尺度的非均匀陆面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可能解决办法。同时还对中尺度的非均匀陆面驱动的一类非经典中尺度环流的参数化,即中尺度通量的参数化问题进行了评述。最后针对内蒙古草原实验和青藏高原实验等具体问题,提出了边界层观测和非均匀陆面参数化方法的几点问题。

  • 标签: 陆面面积平均通量 陆面非均匀尺度 整体输送方法 中尺度通量
  • 简介:依据正态分布函数对陕西平均气温进行概率分布统计检验,利用统计结果季、年平均气温进行分析,得出合理评价陕西平均气温的简便指标。

  • 标签: 平均气温 概率分布 应用
  • 简介:雷击大地年平均密度Ng是雷击风险评估中的重要参数.首先,通过对目前普遍使用的多年平均雷暴日Td计算Ng、应用网格法或圆面积法计算Ng以及应用Topsis法计算Ng等3种方法的分析,发现这些方法的计算出的Ng值存在精细化程度较低及不符合地闪实际分布情况等不足.其次,以宁波地区为例,从雷击风险概率角度,在计算得出本地区雷电流幅值累积分布概率表达式的基础上,提出基于雷击风险概率的圆面积法来计算Ng值.最后,通过应用上述4种方法计算宁波地区3个国家基本气象站的Ng值并进行比较分析,对4种方法的适用性进行了进一步验证和说明.

  • 标签: 雷击大地年平均密度 雷击风险概率 圆面积法 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
  • 简介:引言本方法制作于1982年,样本个例为1955~82年共28年,历史概括率为100%。从1983年使用到95年,预报准确率为11/13=85%。1预报对象分级1.1预报对象分级预报对象_ye(e为预报对象的级数,e=0,1)为嵊县倒春寒天气。4月3日~30日,受冷空气影响,连续≥3天日平均气温<11.0℃为倒春寒天气,即y_e=1;反之。为无倒春寒天气,即y_e=0。1.2预报因子分级

  • 标签: 倒春寒天气 概率法 预报对象 候平均气温 确定预报 预报准确率
  • 简介:全球变暖已经得到了公众、政府机构和科学家的广泛认知[1-3].但是,对于全球是否变暖以及这个变暖是否由人类活动造成,却依然不断受到质疑.这种质疑在2009年达到巅峰,同年出版的非政府间国际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NIPCC)报告[4],对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观点[5]提出全面的质疑.最新的一轮质疑是2012年1月27日《华尔街日报》刊登了Allegre等16位科学家的署名文章[6],认为近10年地球气候没有变暖,呼吁不要压制气候变暖怀疑论者的声音.这说明尽管全球变暖的证据日益增加、全球变暖的观点得到越来越多的承认,但是对全球变暖这个事实的论证却绝不是多余的.

  • 标签: 全球平均温度 工业化全球 平均温度上升
  • 简介:研究了Lorenz非线性系统中使用的集合平均方法来减小计算误差的效果,通过检查5组数值试验(每组20个样本)的结果发现:集合平均对计算误差的减小和消除不如高精度算法有效,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普通的算法和双精度的计算环境中,若截断误差是主导误差(当初值误差很小时),各集合的平均结果并不收敛于真值,而是收敛于含截断误差的数值解;2)若初值误差为主导时,系统受到初值误差增长规律的影响,数值解收敛于由初值误差主导的误差解;3)这两种误差量级接近的时候,两种误差都无法消除掉。对解的统计特征进行研究表明,可信的数值解与含计算误差的数值解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但是与集合平均的数值解有很大不同,同样说明了集合平均不适用于减小计算误差这样的问题。此外,试验结果表明即使数值解的概率分布形式基本正确,也不能保证数值解是正确的。

  • 标签: 集合平均 计算误差 统计特征 LYAPUNOV指数
  • 简介:1引言寒潮是影响我国的重要灾害性天气,据寒潮年鉴统计:寒潮爆发日期可从上年的10月到次年的5月,我国平均每年遭受5~6次寒潮侵袭。本文所述春季寒潮系指2~4月出现的寒潮。关于寒潮的分析,国内已做了许多工

  • 标签: 寒潮 环流分型 候平均 500hPa 东亚大槽 环流型
  • 简介:利用C++Builder对激光降水粒子谱仪的原始雨滴谱数据进行解码,应用M-P分布对2008年6月8—9日庐山的一次降雨过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M-P分布的拟合曲线与雨强有关,但不利于对比分析雨滴谱。以无量纲粒子直径和无量纲粒子密度分布的自然对数为自变量和因变量,建立M-P分布、线性最小二乘拟合、Γ分布的雨滴谱拟合关系式,通过误差分析得到Γ分布相对最优。比较雨滴谱反演的回波强度和南昌雷达观测取样点上的回波强度,发现它们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大体一致,但反演的回波强度略大于雷达观测。按平均直径、中数体积直径对降雨进行分类,分别建立层状云和对流云降雨的反射率因子和雨强之间的关系式(Z-I关系式),2种降雨类型关系式的系数存在明显的不同。

  • 标签: 雨滴谱 无量纲化 Γ分布 Z-I关系式
  • 简介:1引言在现有测风资料中,大多数测站都只能得到逐时10分钟和2分钟的平均风速及日最大10分钟平均风速值。但不少部门(如建筑设计等单位)又极需了解瞬时极大风速,尤其是台风影响时的瞬时极大风速。因此我们设想通过个别能同时测得平均风速和瞬时极大风速的测站(如福州、厦门),读取台风期间同步的瞬时极大风速及其间的2分钟和10分钟的平均风速的数据,

  • 标签: 平均风速 台风影响 大风速 统计关系 福建沿海 建筑设计
  • 简介:介绍了Delaunay三角阀的性质及其算法类型;根据1980~2009年全国2200个观测站的降水量资料,将观测点和采集的边界点共同进行普通的Delaunay三角剖分,通过删除边界点及其区域外的三角形以实现区域Delaunay三角剖分,得到了较理想全国陆地的Delaunayj角例;随后对球面上的三角片进行面积计算,在已知站点的经纬度情况下,将大地世标系转换到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应用平面三角余弦定理获得球面三角内角,从而求得三角片面积,并以面积大小确定各个站点降水量的权重系数,得到全国平均降水鼙值。对比分析了30年的伞吲不同时间尺度(日、月、年)平均降水量,Delaunay三角法对应全国平均降水量均值和标准差都明显低于算术平均法,但是两种方法计算的降水量值的相关系数较高;通过Shapiro—Wilk方法进行正态性检验分析,两种计算方法求得的年平均降水量总体服从正态分布;在方差奇性的F检验中,两者的方差具有非奇性特点;使用t检验,在显著性a=0.05时,Delaunay三角剖分法计算的企困平均降水量总体均值偏小。最后,根据欧洲和日本数值模式2009年的降水预报,对于两方法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表明在较大区域的平均降水量计算中,较之于传统的算术平均法,基于区域的Delaunay三角剖分法史为合理;区域平均降水量不仅和计算方法有关,还和区域气候特点有密切关系。

  • 标签: 区域Delaunay三角剖分法 算术平均法 全国平均降水量 统计检验
  • 简介:利用CMIP5耦合模式RCP2.6、RCP4.5和RCP8.5情景预估结果,以1890一1900年为基准气候,确定了2℃全球变暖时间、对应时期青藏高原平均气候和极端气候事件变化幅度,多模式集合平均结果表明:RCP2.6、RCP4.5和RCP8.5情景下2℃全球变暖分别发生在2063年、2040年和2036年;对应着2℃全球变暖,三种情景下青藏高原平均气温分别升高2.99℃、3.22℃和3.28℃,均超过全球2℃的升温水平;年降水量亦增加,分别增加8.35%、7.16%和7.63%。受气温升高和降水量增多影响,RCP4.5情景下霜冻日数、冰封日数减少,暖夜日数、暖昼日数增多;RCP4.5情景下中雨日数、强降水量、降水强度均增加,持续干期天数减少。从各地平均气候和极端气候事件变化结果来看,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的敏感区。

  • 标签: 2℃全球变暖 青藏高原 平均气候状态 极端气候事件
  • 简介:哈萨克斯坦是世界最大的内陆国家,拥有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和多样的地理环境及生态系统,同时哈萨克斯坦的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对于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性问题是敏感的、脆弱的,需要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通常,区域或局地尺度的气候变化影响研究需要对气候模式输出或再分析资料进行降尺度以获得更细分辨率的气候资料。近年来,大量验证统计降尺度方法在各个地区能力的研究见诸文献,然而在哈萨克斯坦地区验证统计降尺度方法的研究非常少见。本文使用了岭回归的方法对哈萨克斯坦地区11个气象站点1960-2009年的月平均气温进行了统计降尺度研究。结果显示,使用前30年数据和岭回归模型建立大尺度预报因子和观测资料的统计关系可以较好地预测后20年的月平均气温,预测能力在各站各月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地形复杂的站点预测效果较差,夏季预测结果好于冬季;此外,将哈萨克斯坦地区平均来看则与观测数据相吻合。

  • 标签: 哈萨克斯坦 统计降尺度 岭回归 月平均气温
  • 简介:1引言海北地区地形复杂,气候条件特殊。这里是我省小油菜的主要产地之一,也是我省畜牧业生产的基地之一。受地形的影响,南部地区(海晏、刚察)农作物的生长期比北部(祁连、门源)较短,而且经常受到秋季连阴雨天气影响,不仅直接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及品质,对牧草枯黄、畜群转场也有直接影响。据了解,1985年秋季连阴雨影响了青海湖农场、三角城羊场收割进度,造成

  • 标签: 秋季连阴雨 滑动平均值 直接影响 气压变化 天气系统 南部地区
  • 简介:平衡气候敏感(equilibriumclimatesensitivity,ECS)指平衡全球平均温度对大气中CO2浓度相对于工业化前加倍的响应。一般公认工业化之前大气中CO2浓度为280×10-6,因此开始多取560×10-6为CO2加倍后的浓度,后来多采用600×10-6,

  • 标签: 敏感度 平衡 气候 CO2浓度 平均温度 工业化
  • 简介:近百年来,我国平均地表温度上升1.1℃,高出全球平均上涨幅度。气候变化对我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高温、干旱、强降水等极端气候事件频发,2007年是我国自1951年有系统气象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这是我国科学家已经完成的《第二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的结论。

  • 标签: 气候变化 地表温度 温度上升 平均 中国 极端气候事件
  • 简介:利用CRUT3v和CN05两套观测资料,评估25个CMIP5模式对1906—2005年中国年平均气温变化的模拟能力,并与CMIP3模式对比。结果表明:1906—2005年中国平均温升速率为0.84℃/100a,CMIP5多模式集合平均模拟的增温率为0.77℃/100a。模式对20世纪后期温升模拟好于前期,仅有两个模式能模拟中国20世纪40年代异常增暖。模式对气温气候态空间分布模拟较好,但在中国西部地区存在最大模拟冷偏差和不确定性。1961—1999年,中国北方增暖大于南方。多模式集合平均可以较好地模拟气温变化线性趋势的空间分布,但对南北气温变化趋势的差异模拟过小。总体说来,在中国平均气温变化趋势、气温气候态空间分布和气温变化趋势空间分布三方面,CMIP5模式都较CMIP3模式有所提高。

  • 标签: CMIP5 CMIP3 中国 年平均气温 历史模拟 评估
  • 简介:从陆面水文过程的物理机制出发,引进概率统计分布理论,推导出一种由非均匀土壤含水量及降水气候强迫所形成的次网格尺度非均匀径流率的解析表达式,从而将通常的次网格尺度地表径流的参数化方案(mosaic方法)改进为考虑网格区整体非均匀性的统计-动力参数化方案.文中用仿真模拟资料验证了该方案的可靠性与可行性,并作数值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切实可行.

  • 标签: 陆面过程 水文学 次网格尺度 非均匀性分布 概率分布密度 物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