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8年 3月 -2019年 5月收治的 92例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中医骨科康复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 VAS与 JOA评分差异显著(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对照组的显效率为 55.0%,总有效率为 75.2%;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显效率为 78.5%,总有效率为 98.5%,两组患者治疗之后的有效率之间差异显著, P< 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上的进一步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绝经后妇女,对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120名患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绝经后妇女,对她们的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和骨密度(BMD)进行检测,并对双膝关节做负重正位X线检测,观察当伴有骨质疏松症发生时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随着绝经后妇女年龄的增长,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伴发骨质疏松症的可能性极显著升高(P<0.01);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BMI指数极显著高于伴发骨质疏松症的患者(P<0.01),说明随着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BMI指数的降低,伴发骨质疏松症的可能性升高;BMD值与BMI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患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绝经妇女,伴发骨质疏松症的可能性与其年龄的增长密切相关,特别是BMI指数较低时应注意骨质疏松症的预防。
简介:【 摘要】 目的:研究长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患者应用带血管腓骨复合异体骨进行修复的效果。 方法:以 201 6 年 1 月 -201 9 年 6 月在在我院接受长骨恶性骨肿瘤治疗保肢手术的患者 18 例作为研究对象,包括肱骨 6 例 、 股骨 4 例 、 胫骨 8 例,对肿瘤切除后出现的节段性骨缺损采用带血管腓骨复合 异体骨 修复。通过骨扫描评估腓骨移植后的成活情况,采用 X 片观察和评估移植后骨结合部的愈合情况,针对肿瘤结果和影像学结果进行随访评估,应用 保肢 骨与软组织肿瘤协会使用的 93 评分标准对于保肢后的功能进行评估。 结果:随访中位时间为 28 个月,最少 22 个月,最长为 34 个月,扫描结果显示移植 患者 异体骨 与宿主骨的愈合时间 为胫骨 部位为 ( 14.2 ± 3.2 ) 个月,股骨部位为 ( 11.5 ± 2.7 ) 个月,肱骨部位为 ( 6.7 ± 1.3 ) 个月。针对患者的肢体功能进行评分且结果显示,上肢功能评分结果为 9 4.9% ,下肢功能评分结果为 9 1 . 7 % 。 13 例患者随访 2 年以上, 11 例患者无复发转移, 2 例患者带瘤生存。 结果:长骨出现恶性肿瘤切除后出现的骨缺损在重建的过程中采用带血管自体腓骨 复合 异体骨进行修复,具有良好的修复效果,通过带血管腓骨有效地促进了异体骨与 宿主骨 的愈合,表现了良好的重建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卡尼汀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 64例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给予血液透析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神经传导速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05)。结论:左卡尼汀联合血液透析可作为治疗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优选方案。
简介:摘要:目的: 文章主要针对 铍针松解术联合手法与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疼痛的临床疗效 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将 156 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78 例。观察组采用铍针松解(每周治疗 1 次)联合手法治疗(每周治疗 2 次);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每周治疗 1 次),治疗及观察周期共为 5 周。分别记录治疗前和治疗 3 、 5 周后视觉模拟量表( VAS )评分、局部压痛值、膝关节活动度、 Lysholm 膝关节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 5 周后 VAS 评分、局部压痛值、膝关节活动度、 Lysholm 膝关节评分均得到改善( P < 0.05 );治疗 5 周后观察组局部压痛值、 Lysholm 膝关节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 P < 0.05 ),观察组的膝关节活动度小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铍针联合手法治疗早、中期膝骨性关节炎在缓解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方面优于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但增加关节活动度方面不及玻璃酸钠。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疾病中使用针刀配合中药内服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 12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照其入院时间顺序分组研究,每组患者均 60例。常规组患者行中药内服治疗,联合组患者行针刀 +中药内服治疗,探究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患者膝关节疼痛评分和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与常规组治疗后有效率 95%相比,联合组治疗后有效率 81.67%更高, P< 0.05显示有统计学意义;与常规组相比,联合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疼痛评分和功能评分更好, P< 0.05显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疾病中使用针刀配合中药内服法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治疗后疼痛得到极大缓解,且患者膝关节功能提升,值得借鉴。
简介:【摘要】膝骨性关节炎 (knee osteoarthritis, KOA)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常见病,我国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为 6.9%,老年人群患病率达 60%,我国正步入世界老龄化国家的行列,因而老年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生率在继续上升 [1],特别是中老年女性尤为突出。其临床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晨僵,上下楼梯困难,骨摩擦音;膝关节骨质增生、关节间隙变窄,关节软骨变性及软骨下骨质硬化等;是引起中老年人生活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我科自 2010年 1月 -2015年 1月,采用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膝骨性关节炎 18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简介:摘要: 目的: 对护理干预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脱位预防中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 选择我院收治的 60例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针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的方式针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结果 : 采用 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针对患者进行评分,观察组患者达到了 100%的优良率,对照组患者达到了 76.7%的优良率,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 采用护理干预的方式针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护理,能够使患者的患肢尽快的恢复,同时还能够对关节脱位现象进行有效的预防,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深低温保存技术在断指再植中对周围神经的影响。 方法 选取本院 112 例断指患者实施此次研究,纳入标本的时间介于 2017 年 12 月 -2019 年 08 月,以数字表法为分组原则对其进行分组,分别是对照组 56 例和观察组 56 例。其中进行非深低温保存的为对照组,深低温保存的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周围神经愈合优良率。 结果 观察组周围神经愈合优良率较之对照组明显更高( P < 0.05 )。 结论 在断指再植患者的手术中,使用深低温保存技术能够提升其成活数量,使断指周围神经切合位置的愈合效果得到明显提升,使手部能够重新使用。
简介:【 摘要 】: 目的 观察分析 射频消融( RFA) 联合顺铂瘤体内注射( ITC ) 治疗周围型肺癌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 2017 年 1 月 -2019 年 6 月收治的 治疗前临床检查或活检证实为不符合手术指征及不愿意手术的周围型肺癌患者 6 0例 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例数相同的两组:实验 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有 30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 RFA 治疗, 实验组采用 RFA+顺铂 ITC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以及治疗后的生活质量 。 结果 实验组患者 DCR 及 ORR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 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和认知功能评分 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RFA+顺铂 ITC治疗 周围型肺癌患者取得的临床确切, 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 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2019年2月~2020年3月期间从我院选取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共计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0,实施常规治疗)与观察组(n=50,于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甲钴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神经电生理变化。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0.0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观察组显著较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专导速度(SNCV)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MNCV、SNCV均升高,组间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甲钴胺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了神经电生理变化,促进了患者病情的恢复,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2019年2月~2020年3月期间从我院选取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共计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0,实施常规治疗)与观察组(n=50,于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甲钴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神经电生理变化。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0.0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观察组显著较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专导速度(SNCV)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MNCV、SNCV均升高,组间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甲钴胺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了神经电生理变化,促进了患者病情的恢复,建议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