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眼轮匝肌-提上肌腱膜复合组织瓣(改良Park法)切开的治疗效果。方法2019年6月至2021年3月,对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整形外科行成形患者823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92例、女731例,年龄18~45岁(31.4±7.9)岁,伴轻度上下垂患者142例。手术均用改良Park法。第三方评估患者术后双侧重对称性,测量术前及术后6个月上缘角膜映光距离(MRD1),并计算术前与术后MRD1差值(ΔMRD1),统计术后变浅或消失概率。结果823例患者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时间4~22个月,平均10个月。术后双侧重对称及基本对称患者764例,占92.8%;不对称患者59例,占7.2%。术后6个月MRD1值较术前明显增加,术前MRD1值为(3.25±0.72) mm,术后6个月MRD1值为(3.64±0.61) mm,ΔMRD1为(0.38±0.76)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41,P<0.05)。术后8例出现线变浅,3例线完全消失。术后患者线弧度自然流畅,睁眼睫毛动感上翘,闭眼上皮肤平整,无明显凹陷性瘢痕及板前组织臃肿现象。结论改良Park法可重建外观,形成动态双眼皮。手术方式有较好的对称性、粘连牢固、不易消失,手术同时可矫正轻度上下垂。

  • 标签: 眼睑成形术 改良Park法 眶隔睑膜联合增厚区 提上睑肌腱膜复合组织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眼轮匝肌-眶隔腱膜联合增厚区(OOM-SAJT)固定技术在成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3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整形外科采用OOM-SAJT固定技术行成形的患者资料,均为有成形需求的初次手术患者或埋线法术后患者。中均打开眶隔,对眶隔残端进行修剪,暴露眶隔腱膜联合增厚区(SAJT)。将切口下唇真皮深层与眼轮匝肌层固定在SAJT上。术后观察的对称性、流畅度、是否脱落或变浅、伤口的愈合情况、瘢痕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者1 384例,其中男136例,女1 248例,年龄17~45岁。初次患者1 173例,二次修复患者211例。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术后切口均为一期愈合,无明显淤血肿胀。术后随访时间4~22个月,平均10个月。脱落或变浅12例,皱襞不对称8例,皱襞不流畅9例,其余患者线弧度自然流畅,睁眼睫毛自然上翘,闭眼上皮肤平整,无明显凹陷、瘢痕及肉条现象。结论OOM-SAJT固定技术可形成接近生理性的解剖结构,具有式易于操作、解剖结构辨识清晰、线成形稳定的优势。

  • 标签: 眼眶 腱膜 动眼肌 眼睑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过重切口或眉下切口,行眶隔前脂肪联合眼轮匝肌后脂肪(ROOF)部分切除或增强缝合,矫正上臃肿和上凹陷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江苏省中医院整形外科对166例美容就医者(男65例,女101例,年龄34~61岁)实施该式。其中切口矫正上臃肿81例;切口矫正上凹陷33例;眉下切口矫正上臃肿30例;眉下切口矫正上凹陷22例。结果166例美容就医者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区瘀血和切口红肿短期内可自行缓解。瘢痕增生、肉芽肿形成等问题均未出现,切口瘢痕不明显。随访3~14个月,平均7.6个月,166例美容就医者上臃肿或凹陷均得到改善,美容就医者均满意。其中2例美容就医者术后出现血肿,经清后一期愈合。结论眶隔前脂肪联合ROOF部分切除或增强缝合可有效改善上臃肿或上凹陷,安全、创伤小可作为上整形手术的方法之一。

  • 标签: 眼睑成形术 眶隔前脂肪 眼轮匝肌后脂肪 上睑臃肿 上睑凹陷
  • 简介:摘要近年来,颈部衰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出现了很多针对性的治疗。该文就颈部衰老的解剖、分级情况及现有的治疗方案3个方面进行综述。颈部的衰老主要体现在不同程度的皮肤松弛、下颌脂肪的突出程度、颈阔肌条索的严重程度、颈部水平横纹的程度。常见的4种分级方式可作为临床评判的参考指标。目前的治疗主要有:以补充容量为主的注射填充类;以改善皮肤质地为主的中胚层疗法;以放松肌肉为主的A型肉毒毒素;以促进皮肤新成代谢的光电类。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综合治疗及自体活细胞新型治疗。现有的单一治疗效果有限,综合方案才能达到更好的整体效果。相信随着对这一部位的持续关注,未来会出现更多更好的颈部抗衰治疗。

  • 标签: 颈部衰老 颈部解剖 分级 微创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创伤性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75例创伤性气胸患者,按随机数表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采用传统的胸腔闭式引流,研究组38例使用胸腔闭式引流,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97.37%比78.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29 9,P<0.05);治疗后研究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2.75±0.38)分比(3.39±0.2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90 1,P<0.05);研究组的复张性肺水肿、引流管堵塞、伤口感染、皮下气肿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0.53%比29.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 8,P<0.05)。结论创伤性气胸患者采用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可降低患者疼痛度,减少其术后并发症,治疗效果显著,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微创胸腔闭式引流 创伤性气胸 临床疗效 并发症
  • 简介:摘要拉提带中面部提升是一项安全有效的创面部提升手术方法。手术用双平面提升的方式。深平面:在骨膜层面进行隧道式分离,松解后软组织获得一定活动度,将拉提带置入分离后的软组织深面进行提升,提升后的组织易位愈合,加强了提升力量和持久性;浅平面:在SMAS层面和颧脂肪垫后用针芯作为锥状剥离器进行蜂窝状隧道式松解,将带线的拉提带片置入隧道内进行提升,提升后的组织同样获得易位愈合,拉提带对面部提升、尤其是中面部提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中面部 拉提带 提升术 微创 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