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斜坡形垫架在预防剖宫产仰卧低血压综合征(SHS))中应用效果。方法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产妇4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斜坡形垫架组(A组)、砂袋组(B组)和手术床左倾斜组(C组),每组150例。腰硬联合麻醉成功后3组进行体位干预。记录3组麻醉后发生SHS例数,麻醉前及麻醉后2 min、5 min、10 min、胎儿取出前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呼吸频率(R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采用手术体位舒适性量表评估体位摆放舒适度。结果A、B、C组SHS发生率分别为8.0%(12/150)、20.0%(30/150)、21.3%(32/150),其中A组SHS发生率低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8.970、10.653,均P<0.01)。A、B、C组舒适性量表评分分别为(47.03 ± 3.01)、(38.13 ± 4.70)、(36.10 ± 4.04)分,A组舒适性量表评分高于B、C组,B组舒适性量表评分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7.413、30.227、2.542,P<0.01或0.05)。A、B组在麻醉后2、5、10 min和胎儿取出前SBP和DBP均高于C组,A组在麻醉后2、5、10 min和胎儿取出前SBP和DBP均高于B组,A、B组在麻醉后2、5、10 min和胎儿取出前HR和RR均低于C组,A组在麻醉后2、5、10 min和胎儿取出前HR和RR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15.842~21.117,P<0.05或0.01)。结论在腰硬联合麻醉后应用斜坡形垫架进行体位调整可有效降低剖宫产术中SHS发生,不仅操作简便,还可减少产妇体位改变和提高体位摆放后舒适度。

  • 标签: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剖宫产术 腰硬联合麻醉 舒适度 斜坡形垫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术式喉部分切除术患者吞咽功能影响,分析吞咽功能发展趋势。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9月某三甲医院行喉部分切除术首诊喉癌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喉垂直部分切除术患者25例(垂直组),喉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术患者12例(水平组)和喉环状软骨上部分切除术17例(SCPL组)。观察患者术后胃管拔除时间,术后15 d行X线吞咽造影检查(VFSS)和改良误侵误吸计分量表(MPAS)评估,术后15、20、30 d采用吞咽评估量表(GUSS)评估3组患者吞咽功能情况。结果3组患者胃管拔除时间、术后15 d GUSS、VFSS+MP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时间为主效应Roy最大根检验F=460.693,P<0.001,时间GUSS评分有影响;以手术为主效应Roy最大根检验F=218.387,P<0.001,手术方式GUSS评分有影响;时间与手术方式交互时F=164.033,P<0.001,3组术式不同时间点吞咽功能发展趋势不一样。结论喉垂直部分切除术吞咽影响较小,且恢复较快,喉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术和SCPL术吞咽功能影响较大,短时间内不能依赖残喉自身括约肌功能获得较好代偿,且喉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术患者需要更长时间康复周期。

  • 标签: 喉肿瘤 喉部分切除术 吞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室重塑射血分数降低型心衰(HFrEF)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围手术期风险及近期生存率影响。方法连续收集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11病房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入院,左室射血分数(LVEF)<40%,合并心衰症状和体征冠心病患者78例,其中男54例,女24例,年龄(59±8)岁。住院期间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LVEF及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患者LVESVI(92±18)ml/m2。以全组患者LVESVI平均值92 ml/m2为界值分为两组:轻度左室重塑组(46例)定义为LVESVI<92 ml/m2,重度左室重塑组(32例)定义为LVESVI≥92 ml/m2。术后随访(30±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死亡率、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无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生存率。结果围手术期死亡率5.1%(4/78)。重度左室重塑组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率高于轻度左室重塑组(9.4%比2.2%,P=0.03),同时重度左室重塑组患者术后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比例较高(62.5%比36.9%,P<0.01),术后房颤发生率较高(25.0%比6.5%,P=0.02)。术后随访结果显示,轻度左室重塑组患者与重度左室重塑组患者相比,12、24及36个月无MACE事件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比100%,87.9%比92.1%,80.3%比78.3%,P=0.68)。结论左室重塑增加HFrEF患者CABG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死亡率,但对患者近期无MACE事件生存率无明显影响。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心室功能障碍,左 冠状动脉分流术 心室重构 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是实践性很强专业,核医学是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一门普通专业课,实习安排周期较短,会出现一些问题,就这些问题做出整合和总结,并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和办法以供参考。

  • 标签: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 核医学科 实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独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或CABG+二尖瓣成形术(MVP)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中度缺血性二尖瓣反流(IMR)围手术期疗效。方法收集北京安贞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210例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冠心病合并中度IMR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55例,女55例;年龄(62.3±8.5)岁。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分为CABG组(138例)和CABG+MVP组(72例),对比分析两组基线特征及围手术期相关指标。结果两组在年龄、性别、合并症(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外周血管疾病、脑血管事件、既往心肌梗死史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史)、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旁路移植血管吻合均以序贯吻合方式为主,多数患者使用乳内动脉,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BG组全因性死亡、心衰、脑血管事件、二次开胸和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治疗发生比例均高于CABG+MVP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复查超声心动图提示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均比术前有改善,CABG+MVP组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均高于CABG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CABG+MVP组术后二尖瓣反流面积平均值为1.3 cm2,明显低于CABG组(2.5 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BG+MVP治疗冠心病合并中度IMR围手术期风险低,纠正二尖瓣反流效果满意。

  • 标签: 中度缺血性反流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二尖瓣成形术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对于城镇建设力度加大,使得我国建筑行业有了新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工民建项目施工中存在各种缺陷,受到技术和思想观念限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能源消耗较大,而且也周边环境造成了一定破坏。目前我国提倡可持续发展,鼓励各行业在生产建设中积极应用节能技术,在创造经济效益时兼顾自然环境保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 标签: 工民建施工 节能技术
  • 简介:摘要:在我国教育事业不断深化改革背景下,新教育工作目标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新标准,实现优质高效数学教学,强化素质教育质量,让学生学习数学能力得到逐步提升。合作学习模式作为初中数学一种新教学模式,在初中教学中也逐渐到广泛运用。本文将就合作拟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作出自己分析阐述。

  • 标签: 新课改 教学方法 初中数学 策略 创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组织分离技术(CST)治疗腹壁肿瘤切除后腹壁缺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同济医院和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普外科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因腹壁肿瘤行CST手术治疗12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2例腹壁肿瘤患者均采用CST技术治疗。肿瘤病理类型以隆突性皮纤维肉瘤最多(4例),其次为硬纤维瘤(2例)和结肠癌腹壁转移(2例)。术前CT测量平均肿瘤最大横径(5.3±1.5)cm,肿瘤切除后平均腹壁缺损最大横径(9.4±1.4)cm。7例患者采用前入路CST(2例保留脐周腹壁穿支血管神经束,5例采用腹横肌松解技术)。10例患者使用合成补2例因为感染切口或联合肠管切除未使用补。术后发生切口相关并发症3例,腹腔高压及肺不张1例,急性心肌梗死1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1例患者于术后17个月死于结肠癌肝转移,其余11例无肿瘤复发,无腹壁切口疝发生。结论在保证充分切缘前提下,在腹壁肿瘤患者中使用CST技术可以有效关闭缺损,重建腹壁功能,防止切口疝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 标签: 腹壁 疝,腹部 组织分离技术
  • 简介:摘要笔者通过回顾分析国内外发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相关文献,探讨COVID-19感染与糖尿病进展可能生理机制,旨在对疫情期间COVID-19感染合并糖尿病监测和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 标签: 糖尿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简介:摘要:动点问题形式多样、灵活多变,可以用大量知识点综合命题,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灵活程度。作为九年级核心内容,二次函数一直是各类考试所必需知识点。如果教师能将移动点问题与二次函数知识结合起来,在平时教学中运用以下方法,无疑会使学生这部分知识有更深理解,有利于学生更自由地应对高中考试。

  • 标签: 二次函数 动点问题 应用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症状复发患者临床特点,探讨并分析旁路移植血管造影检查结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1 136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症状复发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868例,女268例;年龄(62.5±8.7)岁,≥65岁485例(42.7%)。合并高血压852例(75.0%),高脂血症548例(48.2%),糖尿病524例(46.1%),有吸烟史713例(62.8%)。结果患者旁路移植术后至症状复发(4.65±3.39)年。1 073例(94.5%)表现为胸痛,146例(12.9%)旁路移植血管完全失功能,326例(28.7%)旁路移植血管完全通畅。共移植旁路血管3 341根,其中失功能(狭窄、闭塞)1 435(43.0%)根,263(25.5%)根为动脉旁路移植血管,1 172(50.8%)根为静脉旁路移植血管。左乳内动脉旁路移植血管失功能率为22.8%(209/916),低于右乳内动脉、胃网膜右动脉、桡动脉和游离乳内动脉。前降区失功能率(30.6%)远低于回旋区(52.7%)和右冠状动脉区(56.9%)。596例(52.0%)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再血管化治疗再发症状,其中526例(88.3%)在原位血管进行。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症状复发最常见为胸痛,症状复发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比较严重。再血管化治疗方式主要为PCI,原位血管是其主要手术部位。

  • 标签: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症状复发 胸痛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