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肩胛下肌入路治疗Ideberg Ⅰa肩胛盂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9年8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采用前方经肩胛下肌入路治疗的16例Ideberg Ⅰa型肩胛盂骨折患者资料。术后2周、6~8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随访并拍摄X线片,术后6~8周行CT检查,末次随访时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和疼痛情况。结果16例患者术后获9~101个月(平均41.2个月)随访;所有骨折均顺利愈合,骨折愈合时间6~8周,平均6.8周。末次随访时Constant-Murley评分为85~100分,体侧内旋评分平均8.3分(6~10分),即手背可触及T12棘突水平。VAS评分均为0分。无一例患者发生内固定失效、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结论采用前方经肩胛下肌入路治疗Ideberg Ⅰa型肩胛盂骨折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改良Judet入路手术治疗肩胛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采用改良Judet入路治疗并完整随访的25例肩胛盂骨折患者资料。男19例,女6例;平均年龄46岁(29~66岁);肩胛盂骨折根据Goss-Ideberg分型:Ⅱ型8例,Ⅳ型2例,Ⅴ型10例,Ⅵ型5例。应用Mimics 16.0软件进行CT三维重建,确定骨折诊断及分型,测量并记录肩胛骨关节面塌陷程度和移位程度。术后6个月采用Constant-Murley绝对值评分评估功能。结果术前肩胛骨关节面塌陷的平均高度为5.8 mm(1.2~6.3 mm),关节内骨折折端移位的平均距离为7.7 mm(2.1~12.9 mm)。骨折均在术后6个月内获骨性愈合。术后随访时间平均58.8个月(7~92个月)。术后6个月前屈上举角度平均158.6°(125°~180°),体侧外旋角度平均为39.0°(30°~45°)。术后6个月Constant-Murley绝对值评分平均为92.6分(75~100分),其中优19例,良5例,一般1例,优良率96%(24/25)。结论对于Goss-Ideberg Ⅱ、Ⅳ、Ⅴ、Ⅵ型肩胛盂骨折,通过改良的Judet入路进行手术治疗,骨折可获确切的复位固定,临床疗效满意。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术前Mimics软件重建距骨后突骨折三维模型,结合踝后内侧入路治疗距骨后突骨折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2015年5月至2019年2月采用术前Mimics软件重建距骨后突骨折三维模型结合踝后内侧入路治疗的7例距骨后突骨折患者资料。男5例,女2例;年龄20~70岁,平均39岁。术前常规行CT检查,应用Mimics软件基于CT扫描数据三维重建距骨后突以明确骨折块大小、数量和移位程度,踝后内侧入路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治疗距骨后突骨折。术后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系统评估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70~105 min,平均87.1 min。术后早期伤口均愈合良好,无神经、肌腱损伤。所有患者术后随访4~24个月,平均12个月。10~16周复查X线片骨折愈合,未发现断钉、骨不连和畸形愈合及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AOFAS的踝-后足评分为80~98分,平均87分。结论术前CT影像基于Mimics软件重建距骨后突骨折三维模型可精确定位进钉点和进钉方向,用于踝后内侧入路术中有清楚显露、骨折易复位、置钉方便的优势。
简介:摘要全肘关节置换术(TEA)最常见的适应证是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和创伤性关节炎。随着假体的改进和手术技术的发展,TEA的适应证已经扩大到了创伤后不稳定、内固定失败及老年新鲜肱骨远端骨折。经典的Bryan-Morrey入路最常见并发症为尺神经症状及术后肱三头肌肌力减弱。而保留肱三头肌的入路,经肱三头肌两侧进入,增加了手术操作难度,虽避免了术后肱三头肌无力的并发症,但仍存在术后尺神经症状、皮下剥离范围大、引流量多等问题。2018年9月O'Driscoll教授介绍了一种他改良的小舌形瓣入路,命名为Diamond-Pop入路,但目前尚未见文献对其进行报道。笔者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8年9月— 2019年9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20例肘部创伤和关节炎患者临床资料,探讨Diamond-Pop入路行TEA临床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伴有腓骨肌挛缩的跗骨窦综合征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共32例经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的跗骨窦综合征合并腓骨肌挛缩患者资料,其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29.3±10.9)岁(范围13~56岁),病程(2.1±1.7)年(范围1~10年)。所有患者均表现为跗骨窦疼痛和腓骨肌腱痉挛;25例病因为踝关节扭伤,4例下肢神经损伤,3例原因不明。根据患者的初始症状分为三组:单纯腓骨肌挛缩患者,先行跗骨窦清理,症状复发后行距下关节融合(清理+融合组);腓骨肌挛缩合并其他症状者,先行跗骨窦清理和其它对症手术,症状复发后行距下关节融合(清理+对症+融合组);腓骨肌痉挛性平足患者,直接行距下关节融合(直接融合组)。分别评估术前和术后美国骨科足踝外科学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 Ankle Society, AOFAS)的踝与后足评分,日常活动中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以及36个项目的简短健康状况调查(short-form 36 item health survey,SF-36)评分。结果3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中位随访时间87(40,133)个月。清理+融合组14例,先予以跗骨窦清理,术后平均7.7个月复发,行距下关节融合;清理+对症+融合组15例,除跗骨窦清理外,3例行跗骨联合切除,3例行跗骨窦失神经支配,6例行距下关节稳定,3例行腓骨肌腱松解,术后平均6.4个月症状复发,最终行距下关节融合术;直接融合组3例,初始症状严重,表现为腓骨肌痉挛引起的僵硬性平足,直接行距下关节融合。32例的AOFAS踝与后足平均评分从术前(27.86±10.79)分增至末次随访(86.34±7.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05,P<0.05);VAS评分从术前(8.00±1.57)分降至末次随访(1.91±1.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407,P<0.05);SF-36评分从术前(35.84±12.12)分升至末次随访(86.20±10.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203,P<0.05)。结论伴有腓骨肌挛缩的跗骨窦综合征由于复杂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可优先选择跗骨窦清理或联合对症手术方法;如果症状复发,选择距下关节融合术,可以最终获得长期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肩胛骨关节外骨折的影像学评估方法及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收治并完整随访的19例(男17例,女2例;平均年龄41岁)肩胛骨关节外骨折患者资料(试验组)。应用Mimics16.0软件对肩胛骨关节外骨折进行三维重建,测量并记录肩胛骨骨折内外方向移位距离、前后方向成角及盂极角。将同期同龄的19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男17例,女2例;平均年龄41岁)无骨折的肩胛骨三维重建作为对照组进行影像学比较。试验组患者采用改良Judet入路进行手术。记录试验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Constant-Murley绝对值评分以评估功能。结果试验组所有患者术后获平均48个月(11~73个月)随访,骨折均在术中获解剖复位固定,并在术后6个月内获骨性愈合。试验组患者术前内外方向移位距离平均17.9 mm,前后方向成角平均26.9°;术后6个月前屈上举角度平均162.2°,体侧外旋角度平均41.6°,Constant-Murley绝对值评分平均为93.2分。术前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盂极角分别为34.4°±6.3°、40.6°±6.6°,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试验组患者盂极角为38.4°±5.0°,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合Mimics软件进行三维重建测量有助于准确判断肩胛骨关节外骨折的特征并评估手术指征。通过改良Judet入路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患者可以获得满意的骨折愈合率和功能结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及下鼻甲成形术干预治疗慢性鼻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1月作为研究时间结点,选取在此期间至我院接受干预治疗的58例慢性鼻炎患者作为研究主体,按照干预方法的差异性将患者分成参照组(29例)及试验组(29例),两组患者的手术干预方法分别为下鼻甲成形术及低温等离子消融术,观察对比两种术式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参照组(3.4%10.3%),数据差异明显(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试验组89.6%参照组86.2%,数据无明显的差异(p>0.05);但在手术用时及术中出血量方面,试验组均明显优于参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是临床干预治疗慢性鼻炎患者的理想术式,具有手术用时短,手术出血量少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明显优点,同时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也得到明显提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简介:摘要66岁女性患者,经皮脊柱后凸成形术后3天,发现心房异物2天入院。心脏超声心动图提示右心及下腔静脉内可见条索状强回声,随心脏搏动而浮动,胸腹联合切口,体外循环下行心脏异物取出术+下腔静脉异物取出术+右肺动脉异物取出术+三尖瓣成形术。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