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摘要 】目的:探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眼底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本文观察对象选自我院 2017 年 9 月 ~2018 年 12 月期间 治疗的 60 例眼底病 患者 。采用国际随机字母表法将 60 例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対照组,各 30 例,对照组采用沃丽汀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给予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比较临床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有效率分别为 93.33% 和 76.67% ,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实验组不良反应率为 3.33%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0.00% ,实验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眼底病临床效果显著,减少不良反应病例的出现,安全可靠,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HDCP)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全身小血管痉挛、血管内皮损伤及局部缺血是其基本病理生理变化,进而引起视网膜缺血、缺氧,血管通透性增高而发生HDCP眼底病变,出现视网膜水肿、出血及视网膜脱离等。HDCP眼底病变分为动脉痉挛期、动脉硬化期和视网膜病变期。除眼底像外,OCT可见视网膜厚度及其他结构变化,如多发性浅层视网膜脱离、视网膜外侧高反射亮点、Elschnig斑及脉络膜厚度的改变等。HDCP患者出现眼底病变及与眼底病变严重程度相关的影响因素有血压、血清白蛋白、蛋白尿及尿酸等。出现眼底病变的HDCP患者,低体重儿(<2.5 kg)出生的发生率增加,但其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影响尚无定论。(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351-355)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骨折端充填植骨、部分保留旋前方肌、掌侧钢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3.1、C3.2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我们采用Henry入路,部分保留旋前方肌,骨折断端复位后遗留的骨缺损采用同种异体骨充填植骨,辅助复位并起支撑作用,并采用掌侧柱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67例桡骨远端粉碎伴塌陷骨折患者。其中55例患者获得随访,均为新鲜闭合骨折。根据AO分型,C3.1型33例,C3.2型22例。其中31例合并尺骨远端骨折。受伤至手术时间为2~7 d,平均3.6 d。术后复查X线片明确骨折愈合情况,测量桡骨高度、掌倾角、尺偏角恢复及维持情况。采用Cooney评分进行腕关节功能评估。结果本组55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为12~36个月,平均16.5个月,术后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复查X线片提示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时间为2~4个月,平均2.9个月;无内固定失效、骨折移位及螺钉继发穿出关节面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桡骨高度、掌倾角和尺偏角均较术后无明显丢失,根据Cooney评分评价腕关节功能:优43例,良8,可4例,优良率为92.72%。结论对于桡骨远端C3.1、C3.2型骨折,充填植骨部分保留旋前方肌结合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有利于粉碎骨折及塌陷关节面的复位及复位后的维持,配合早期功能锻炼,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早期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了解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早期的右心室收缩功能。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手术的患儿,共20例,男、女各10例;年龄1~12个月,中位数4.5(2.0,6.8)个月;体质量3.0~9.0 kg,中位数6.0(3.7,7.7)kg。所有患儿于术后第1天晨安静状态下采集静脉血送检N末端B型脑钠肽原(NT-proBNP),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观察并记录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术前肺炎、术前心衰对术后TAPSE的影响,分析TAPSE与术后心率、收缩压、中心静脉压、血管活性药物评分、气管插管时间、住监护室时间、NT pro-BNP及LVEF的关系。结果全组患儿术中主动脉阻断15~87min,中位数31(28,50)min;体外循环35~117min,平均(68±22)min。术后气管插管4~117 h,平均(50±35)h;监护室停留1~14天,中位数5(2,7)天。术后LVEF 0.18~0.66,中位数0.53(0.42,0.57)。术后TAPSE 2.0~10.0mm,平均(5.2±2.0)mm。术后第1天NT-proBNP 1 548~35 000 pg/ml,平均(9 446±8 130)pg/ml。体外循环时间>60 min、术前伴有肺炎的患儿术后TAPSE更低(P<0.05)。TAPSE与术前是否伴有心衰及主动脉阻断时间(r=-0.362,P=0.119)无相关性,与心率(r=-0.303,P=0.193)、中心静脉压(r=-0.425,P=0.062)、血管活性药物评分(r=-0.418,P=0.067)及NT pro-BNP(r=-0.348,P=0.132)、术后气管插管时间(r=-0.576,P=0.007)及住监护室时间(r=-0.765,P=0.000)呈负相关趋势,与收缩压(r=0.146,P=0.54)、术后LVEF(r=0.461,P=0.041)呈正相关趋势(P<0.05)。TAPSE<5 mm患儿较TAPSE≥5 mm患儿住监护室时间更长、气管插管时间更长、中心静脉压更高、NT-pro BNP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TAPSE简单可行。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早期TAPSE减低,提示此类患儿术后早期右心室收缩功能下降,同时合并左心室收缩功能降低,最终导致NT pro-BNP升高、患儿需要更高剂量的血管活性药物支持、气管插管时间和住监护室时间延长。应关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的右心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初步探讨重度子痫前期(S-PE)患者合并渗出性视网膜脱离的影响因素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于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产科确诊为S-PE的89例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是否合并渗出性视网膜脱离,将其分为网脱组、非网脱组,分别为43、46例。患者均行直接检眼镜检查,疑似及明确视网膜脱离者行光相干断层扫描或眼B型超声检查。收集患者年龄、病程、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实验室血清白蛋白水平、24 h尿蛋白定量、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清尿酸检查结果。两组患者平均年龄(t=-1.01 )、体重指数(t=-1.799)、病程(t=-1.657 )以及初产妇和经产妇构成比(χ2=1.41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回顾分析患者结束妊娠时间、全身并发症、胎儿结局及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组间定量资料比较行独立样本t检验;定性资料比较行χ2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S-PE发生渗出性视网膜脱离的影响因素。结果网脱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高于非网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87、2.810,P=0.040、0.006 )。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t=-10.404)、24 h尿蛋白定量(t=6.401 )、血清尿酸(t=3.910)、PLT (t=-6.124)、PDW (t=2.99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网脱组、非网脱组合并全身严重并发症分别为30 (69.77%,30/43)、14 (30.43%,14/46)例;结束妊娠平均时间分别为(34.66±3.29)、(38.25±1.62)周;新生儿出生时平均Apgar评分分别为(7.28±3.40)、(9.46±1.59)分。两组患者全身严重并发症发生率(χ2=13.755)、结束妊娠时间(t=-6.448 )、新生儿出生时Apgar评分(t=-3.82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0、0.000)。网脱组、非网脱组胎儿窘迫、死亡分别为8 (18.60%,8/43)、7 (16.28%,7/43)例和7 (15.22%,7/46)、1 (2.17%,1/46)例。两组胎儿窘迫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2,P=0.670);胎儿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白蛋白、血清尿酸与S-PE患者发生渗出性视网膜脱离相关(P<0.05 )。结论血清白蛋白及血清尿酸是S-PE患者发生渗出性视网膜脱离的影响因素;合并渗出性视网膜脱离者容易出现不良妊娠结局。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模式镇痛策略在重症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其对患者护理满意度、疼痛评分(VAS)和舒适状况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4月-2024年4月我院收治的200例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镇痛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多模式镇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疼痛评分(VAS)和舒适状况评分。结果:镇痛前,两组VAS评分、舒适状况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舒适状况指标中,心理、生理、社会环境和文化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0%,高于对照组的8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多模式镇痛策略在重症患者疼痛管理中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疼痛评分,提高患者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