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 ncRNA)拥有强大的调控功能,在各种细胞过程(包括细胞生长、分化、存活和凋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 FluA)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畜牧业的重要病原,其与宿主互作机制及过程非常复杂。FluA感染可导致数百个不同宿主ncRNA差异表达,近年来已成为生命科学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宿主编码ncRNA参与调控FluA感染的研究进展,有助于研究病毒与宿主间的相互作用及发现新的抗病毒策略。

  • 标签: 非编码RNA 甲型流感病毒 天然免疫应答
  • 简介:病毒-未来感染的主角,是一类最原始的能自我复制和在严格的宿主细胞内寄生的非细胞生物。病毒(Virus)一词早在公元前1世纪即已出现,其所致传染性疾病如天花、狂犬病、流感、黄热病、麻疹、乙型脑炎、小儿麻痹以及腮腺炎等,曾席卷全球、肆虐人类,死亡者数以万计。人类为战胜这些疾病曾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全球每年约死亡7000万人,其中1/3是死于感染症,而在感染症中又有3/4是由病毒所致。究其原因,主要是病毒复制快、毒力强、传播广、死亡率高。

  • 标签: 新病毒系 酶抑制剂 传染性疾病 作用机理 抗病毒药物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以下简称新冠肺炎)具有全球性流行、传染性极强、死亡基数极大的特点。在我国,由于采取了积极主动的全民防控策略,有效遏制了病毒传播的途径,使新冠肺炎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同时,这也对现有条件下的医疗结构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对于恶性肿瘤等慢性疾病患者的治疗产生了客观影响。本文基于国内外文献进展及笔者团队实际处理经验,就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在疫情期间的治疗策略进行思考,重点对原发性GIST进行风险分层,并根据不同分层制定相应的治疗策略,包括延迟手术的影响、医疗资源的利用负担、手术时间等待的紧迫感和急诊手术处理原则等几方面。此外,我们着重探讨了非手术方法的证据级别,以期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针对不同GIST的优先级,建立"优先级处理原则"的整体治疗策略来指导临床治疗。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胃肠间质瘤 治疗策略 分层治疗
  • 简介:摘要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开始暴发流行,其病原体为2019-nCoV,具有感染力强,人群普遍易感的特点。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形势严峻。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和压力,但是通过我们严格的管理策略,可以尽可能地减少感染暴露的风险。笔者通过对近几年的研究进展和指南的归纳总结,从结直肠癌的疾病筛查、治疗策略(包括早期结直肠癌、局部晚期结直肠癌、梗阻性结直肠癌、转移性结直肠癌以及新辅助治疗后患者的治疗)、辅助治疗的药物选择和时限选择、急诊手术患者的防护措施、术后患者复查以及医务人员的防护等方面,进行了治疗策略的改进,以期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严峻的形势下,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多的选择,以获得最佳的治疗,也为各位同道提供更合时宜的治疗模式。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2019-nCoV 结直肠肿瘤 治疗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防控期间应用"起搏患者在线"微信公众号对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CIED)术后患者进行随访管理的可行性。方法2020年1月30日至2020年3月29日应用"起搏患者在线"微信公众号对在北部战区总医院心内科行CIED治疗的部分患者进行线上随访管理,完善"起搏患者在线"应用体会的问卷调查,分析公众号应用情况、患者对公众号的具体使用需求及应用满意度。结果共入选1 623例患者,通过"起搏患者在线"接收图文咨询160个,96.9%(155/160)的问题可以线上处理。接收非预期远程传输数据71次,公众号解决有效率100%(71/71)。723例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9.8%(649/723)患者愿意选择"起搏患者在线"进行随访及疾病咨询,94.7%(685/723)患者认为该公众号操作便利,77.5%(560/723)患者认可"起搏患者在线"解决问题的效力,患者利用公众号进行图文咨询(82.7%,598/723)是主要目的。相比于诊室随访,患者认为应用"起搏患者在线"具有节约就医时间(587/723,81.2%)、专业性较强(444/723,61.4%)等优势。结论COVID-19疫情防控期间应用"起搏患者在线"微信公众号对CIED患者进行术后管理有效可行。

  • 标签: 随访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微信公众号 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致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IL)-18、IL-33和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的变化,探讨RSV致毛细支气管炎向反复喘息转化的潜在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治疗的RSV致毛细支气管炎患儿53例(RSV致毛细支气管炎组)、反复喘息患儿32例(反复喘息组)和定期体检婴儿30例(健康对照组)。RSV致毛细支气管炎组和反复喘息组患儿分别于入院48 h内、对照组于首次体检时(入选时)、入选后2个月、入选后3个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18、IL-33,采用多重呼吸技术检测FeNO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采用Spearman法分析FeNO水平与IL-33、IL-18水平的相关性。结果RSV致毛细支气管炎组和反复喘息组入选时、入选后2个月和入选后3个月IL-18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0.89 ± 1.54)和(14.86 ± 5.54)ng/L比(7.26 ± 3.25)ng/L、(13.74 ± 4.16)和(15.45 ± 5.75)ng/L比(7.28 ± 3.56)ng/L、(11.38 ± 6.21)和(14.86 ± 5.28)ng/L比(7.18 ± 3.41)ng/L],而且反复喘息组明显高于RSV致毛细支气管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SV致毛细支气管炎组和反复喘息组入选时、入选后2个月和入选后3个月IL-33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7.68 ± 5.25)和(13.14 ± 5.01)ng/L比(3.69 ± 1.61)ng/L、(15.68 ± 4.16)和(15.11 ± 5.24)ng/L比(3.28 ± 1.56)ng/L、(13.87 ± 6.21)和(14.11 ± 5.14)ng/L比(3.18 ± 1.41)ng/L],RSV致毛细支气管炎组入选时IL-33水平明显高于反复喘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复喘息组入选时、入选后2个月和入选后3个月FeNO水平明显高于RSV致毛细支气管炎组和 健康对照组[(13.14 ± 4.47)ppb比(1.89 ± 1.54)和(7.26 ± 4.25)ppb、(14.75 ± 5.15)ppb比(7.74 ± 4.16)和(7.28 ± 4.12)ppb、(13.68 ± 5.62)ppb比(11.38 ± 6.21)和(7.18 ± 3.41)ppb],RSV致毛细支气管炎组入选时FeNO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入选后3个月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RSV致毛细支气管炎组入选时、入选后2个月和入选后3个月FeNO水平与入选后2、3个月IL-18水平呈正相关性(P<0.05),与IL-33水平呈负相关性(P<0.05);反复喘息组入选时、入选后2个月和入选后3个月FeNO水平与入选时、入选后2个月和入选后3个月IL-18水平呈正相关性(P<0.05),与IL-33水平呈负相关性(P<0.05);健康对照组FeNO水平与IL-18和IL-33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IL-18和IL-33可能参与了RSV致毛细支气管炎和反复喘息的发病机制,并且IL-18和IL-33水平与FeNO水平有相关性,其潜在的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呼吸道合胞病毒 细支气管炎 白细胞介素18 白细胞介素33 呼出气一氧化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