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未经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大动脉炎患者的临床特征与自身免疫状态及淋巴细胞亚群的状况,旨在为免疫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在风湿免疫科和血管科就诊的大动脉炎患者29例,女性28例、男性1例,中位数年龄为39岁,患者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大动脉炎诊断标准,且未经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收集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进行免疫学指标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同期选择21名健康正常人作为对照组,进行免疫学指标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采用卡方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和非参数检验等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未治疗的29例大动脉炎患者中,28例为女性,26例患者处于疾病活动期;全身症状中以乏力(62.07%)和头痛(41.38%)为主要表现,血管症状中以杂音和脉搏减弱(68.97%)为主要表现,Numano分型中以Ⅴ型(79.31%)最多。与健康对照者组相比,初诊大动脉炎患者的总T(CD3)淋巴细胞的绝对值[(1 337.14±312.46)μl vs(1 139.95±340.96)μl,t=2.120,P=0.039]、辅助T(CD4)淋巴细胞的百分比[46.29%±6.55% vs 36.55%±7.42%,t=4.903,P<0.000 1]和绝对值[(815.52±194.11)μl vs(571.44±187.55)μl,t=4.450,P<0.000 1]、CD4/CD8的比值[1.83(1.41~2.30)vs 1.32(1.03~1.39),Z=3.401,P=0.001]都升高,而自然杀伤(NK)细胞(CD56)的百分比[10.71%(6.45%~14.30%)vs 14.57 %(10.87%~18.47%),Z=2.408,P=0.016]降低。与健康对照者组相比,大动脉炎患者的补体C3[1.16(1.02~1.31)g/L vs 1.05(0.93~1.15)g/L,Z=2.383,P=0.021]升高,免疫球蛋白(Ig)G[11.97(8.74~14.43)g/L vs 14.37(13.11~15.47)g/L,Z=3.017,P=0.003]降低。与健康对照者组相比,初诊大动脉炎患者的炎症指标红细胞沉降率(ESR)[19.31(9.50~28.50)mm/h vs 3.71(2.00~5.00)mm/h,Z=5.338,P<0.000 1]、高敏C反应蛋白(hs-CRP)[6.52(0.32~8.62)mg/L vs 0.73(0.35~1.07)mg/L,Z=2.983,P=0.003]和快速C反应蛋白(Q-CRP)[8.73(1.03~7.72)mg/L vs 0.57(0.08~0.98)mg/L,Z=4.263,P<0.000 1]都升高。结论未经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大动脉炎患者的自身免疫处于激活状态,外周血中的总T淋巴细胞和辅助性T淋巴细胞明显升高,以应对全身大动脉血管的炎症反应。
简介:摘要目的从文献计量视角研究肿瘤患者营养支持的发展现状及研究热点。方法对在1975—2018年间从PubMed数据库中获取的肿瘤患者营养支持相关文献的医学主题词(MeSH)进行文献计量分析。通过对高频MeSH词分类分析得出肿瘤营养支持方式、肿瘤营养支持效果评价以及卫生经济学评价三方面的研究热点主题。结果1975—2018年肿瘤患者营养支持研究呈现增长趋势,美国和欧洲在全球居于研究前列且具有较强的合作基础。在营养支持方式方面,肠内营养的关注度上升,营养素及膳食模式较受关注;在营养支持效果评价方面,除并发症及疗效指标外,生活质量受关注程度呈上升趋势;从卫生经济学评价方面,近年更关注成本-效用及成本-效益分析。结论肿瘤患者的营养不良情况已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未来研究热点主题集中于在提高肿瘤患者生命质量的前提下提供精准营养支持方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膝关节置换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沈阳市骨科医院收治的需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72例患者随机数表分为ERAS组和对照组,纳入符合膝关节关节炎诊断标准,初次行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排除不符合诊断及纳入标准者。ERAS组采用快速康复理念对患者进行治疗,术前护理及宣教,术中实施微创手术操作,优化的围手术期血液管理、疼痛管理及体温管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术后对实验室指标、膝关节功能评分及康复效果进行评估统计,采用t检验评价其疗效。结果术后第2天及术后1周ERAS组血红蛋白值高于对照组(术后2 d:t=6.40;术后1周:t=2.85),C反应蛋白值低于对照组(术后2 d:t =-5.27;术后1周:t =-2.01;均为P<0.05)。术后第2周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值和C反应蛋白值未见明显差异,术后两组患者的血沉指标未见明显差异。术后15 d ERAS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膝关节功能评分(HSS)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VAS:t=-3.08,HSS:t=2.7,P<0.05)。术后1个月ERAS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股四头肌肌力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58,P<0.05)。结论ERAS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具有较好的康复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研讨在临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中施以临床护理干预路径的护理成效。方法随机筛选于2016年1月-2018年2月期间入院接受诊治的88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各为44例。对照组(n=44)施以普通护理,护理组(n=44)施以临床护理干预路径。将2组的肺功能指标情况、住院时间、医疗费用、护理满意情况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护理组的肺功能指标、护理满意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相比于对照组,护理组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得到明显减少(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中施以临床护理干预路径,护理成效可观,可改善患者肺功能,缩短住院时长,可为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奠定坚实基础,医疗价值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癌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患者的抗凝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其潜在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二科2012年9月至2019年8月期间收治的肺癌合并VTE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信息、肺癌的诊断情况、VTE的诊断和治疗情况、VTE的抗凝治疗效果和出血不良反应。通过多变量logistics回归分析,筛选影响VTE抗凝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有115例肺癌患者发生VTE,年龄为(58.5±11.0)岁(范围27岁~79岁),男性78例(67.8%)。肺腺癌76例(66.1%),肺鳞癌19例(16.5%),小细胞肺癌13例(11.3%),其他类型肺癌7例(6.1%)。VTE的抗凝治疗效果:52例(45.2%)血栓消失或者好转,32例(27.8%)未好转或复发,31例(27.0%)未复查或者情况不详。VTE抗凝治疗过程中发生出血不良反应9例(7.8%)。多变量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肺癌肿瘤分期越低(Ⅰ~Ⅲ期比Ⅳ期,比值比OR=4.839, P=0.010)和不伴有上腔静脉综合征(OR=0.124, P=0.025)是VTE抗凝治疗效果较好的独立影响因素,而基线或血栓发生时血小板计数升高(OR=4.511, P=0.034)是VTE抗凝治疗中出血不良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肺癌合并VTE患者的抗凝治疗效果不理想。肺癌分期较早及不伴有上腔静脉综合征的患者抗凝治疗效果较好。基线期或血栓发生时血小板升高患者抗凝治疗出血风险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