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HO-1/CO/PPAR-γ信号通路在小鼠动静脉内瘘内膜增生病理损害中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雄性野生型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及对照组,每组18只。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建立小鼠颈动静脉内瘘模型(模型组),对照组仅做手术切口缝合。术后21天使用过量戊巴比妥钠处死小鼠,获取血液及病理标本。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脂蛋白α、总胆红素水平;HE染色检测血管壁变化;应用分子染色方法对标记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进行检测;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测定目标基因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HO-1)、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s-γ,PPAR-γ)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9,MMP-9)的mRNA水平;应用Western blot法测定目标基因HO-1、PPAR-γ及MMP-9的蛋白表达;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测定HO-1/CO/PPAR-γ信号通路下游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8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小鼠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总胆红素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mol/L:(3.45±0.32)比(4.03±0.16),(1.62±0.42)比(2.06±0.35),(3.87±0.30)比(5.11±0.26),(0.45±0.04)比(0.65±0.09),(11.28±1.73)比(13.47±0.87),t值分别为-6.88、-3.41、-13.25、-8.62和-4.80,P值均<0.05]。HE染色提示,模型组小鼠静脉壁内膜厚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厚,血管壁中活性氧ROS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EU/mg:(99.11±6.34)比(89.71±8.41),t=3.79,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HO-1/CO/PPAR-γ信号通路目标基因及蛋白HO-1、PPAR-γ 、MMP-9 mRNA表达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目标基因:(1.02±0.69)比(7.17±2.16) ,(0.96±0.04)比(6.75±0.24) ,(0.61±0.35)比(1.02±0.03) ,t值分别为11.51、100.96和4.95,P值均<0.05;目标蛋白:(0.07±0.02)比(0.41±0.01) ,(0.27±0.04)比(0.35±0.05) ,(0.12±0.02)比(0.45±0.08) ,t值分别为81.43、5.19和17.39,P值均<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HO-1/CO/PPAR-γ信号通路下游炎性因子TGF-β、IL-1β、IL-8分泌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g/mL:(3.52±2.92)比(27.46±2.70) ,(16.78±0.60)比(38.54±2.53) ,(35.20±1.95)比(101.71±7.75) ,t值分别为25.53、35.55和35.31,P值均<0.05]。结论HO-1/CO/PPAR信号通路参与了小鼠动静脉内瘘血管内膜增生发生发展过程,并通过提高目标基因、目标蛋白的表达水平,增强相关炎性因子的释放等途径保护内膜功能,减轻血管的损伤。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肺血管造影在肺动脉栓塞的多层螺旋CT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进行肺动脉栓塞诊治的病患5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并且所有病患均在入院时已确诊病情,满足肺动脉栓塞的患病标准,将病患等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病患均有29例,其中参照组进行一般检查,实验组进行多螺旋CT检查。通过比较两组检查时间、图像清晰度等情况,进而总结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病患在进行诊断之后,实验组所用时间短,图像清晰度较高,诊断效果较好,数据具有显著差异性,满足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一般检查,多层螺旋CT扫描肺动脉栓塞中血管造影效果更好,对肺动脉栓塞诊断工作起了重要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查究与剖析不典型肺结核CT影像学临床特点,以提高不典型肺结核的临床诊断准确率。方法抽样调查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30例不典型肺结核患者,统计分析不典型肺结核患者的CT影像学临床特点。结果30例不典型肺结核患者经CT影像诊断确诊为肺叶、节段实变型5例、肿块、结节型12例、纵膈淋巴结肿大型2例、空洞型3例、肺间质改变1例、支气管内膜结核3例,另有4例患者误诊,误诊率是13.33%。结论不典型肺结核的影像学特征不典型,诊断医师需仔细寻找CT影像中的特征,可利用CT影像与其它诊断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诊断,以保证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支气管炎呼吸内科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择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7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并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采取内科治疗。其中,对照组有39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进行医治;观察组有39例患者,其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热毒宁治疗。均以静脉滴注的方式给药,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记录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上看,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上看,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运用呼吸内科治疗时,选择常规方案加用热毒宁行静脉滴注,能够快速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使之相关指标恢复正常,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 ]目的:查究与剖析不典型肺结核 CT影像学临床特点,以提高不典型肺结核的临床诊断准确率。方法:抽样调查 2018年 1月— 2018年 12月在我院诊治的 30例不典型肺结核患者,统计分析不典型肺结核患者的 CT影像学临床特点。结果: 30例不典型肺结核患者经 CT影像诊断确诊为肺叶、节段实变型: 5例、肿块、结节型: 12例、纵膈淋巴结肿大型: 2例、空洞型: 3例、肺间质改变: 1例、支气管内膜结核: 3例,另有 4例患者误诊,误诊率是 13.33%。结论:不典型肺结核的影像学特征不典型,诊断医师需仔细寻找 CT影像中的特征,可利用 CT影像与其它诊断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诊断,以保证临床诊断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