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可行保乳手术的乳腺癌患者选择放弃保乳转行单乳切除的心理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2月山西白求恩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18例有保乳指征最终选择单乳切除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其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并进行资料整理与分析。结果从患者因素、家庭因素、医护人员因素及社会因素4个层面归纳出8个影响决策的主题,即患者呈现经济压力、疲于应对、认知偏差、预期性悲伤;家属隐瞒病情与患者决策参与缺失;医护人员宣教不足;网络信息有待商榷,同伴体验错误导向。结论乳腺癌患者手术方式的决策受多方因素的影响。医护人员应以现有因素为切入点,构建干预措施,促进患者参与临床决策。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以探究行声带小结和声带息肉患者术后嗓音康复治疗的临床护理应用效果为此次研究首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具体方案的应用效果及影响价值。方法 以随机抽取法在2019.1月-2020.1月期间,在满足采纳标准及排除标准的条件下,择本院70例行声带小结和声带息肉手术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以单双数字法均分为实验组、参照组,对两组采取不同护理方案并予以详细记录,将其发声痛感、费力感以及咽部疲劳感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作为自主发声能力的有利参考依据并进行对比分析,再将自主发声能力评分作为护理效果的评定标准,将明确的记录数据以表格形式予以统计并做总结性报告。结果 实验组护理方案效果理想,一系列显示临床症状改善评分均显高,且护理有效率高达94.2%,引用统计学将其数据予以检验分析,较参照组各数据结果具有较大差异性(P<0.05)。结论 针对行声带小结和声带息肉患者术后嗓音康复治疗的临床护理应用效果较为理想且具有较高可行性、规范性,能够有效改善临床不适症状,以致大幅提升自主发声能力,进而促进了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可提倡推广,建议临床进一步实施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综合护理与效果。方法:选择80例接受胸腔镜手术治疗的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数字法分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时间、护理前后疼痛和不良情绪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胸管留置时间、气体停止逸出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无差异,护理后观察组患者VAS和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肺部感染、肺漏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过程中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可促进患者康复,缓解其生理疼痛和心理情绪,减少并发症发生,实际护理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配合术后子宫内置曼月乐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因子宫内膜异位症行卵巢囊肿剥除术或一侧附件切除术病例92例,根据术后口服米非司酮及子宫内置曼月乐环分为2组,米非司酮组术后口服米非司酮25mg隔天一次,持续3月停药,曼月乐组术后1月子宫内置曼月乐环持续5年,两组术后随访3年。结果在92例病例中,米非司酮组术后1年治疗效果与曼月乐组无显著差异。米非司酮组术后2年治疗效果与曼月乐组无显著差异(x2=41.302;P<0.01)。术后3年米非司酮组术后1年治疗效果与曼月乐组有显著差异。结论腹腔镜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配合术后子宫内置曼月乐环治疗效果优于腹腔镜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配合口服米非司酮,且有不可比拟的药物依从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手术(SPLS)与多孔腹腔镜手术(MPLS)在妇科良、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安全性、疗效及患者满意度等。方法选择2017年11月至2018年9月,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接受SPLS或MPLS治疗的171例妇科良、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根据患者接受的腹腔镜手术治疗方式,将其分别纳入SPLS组(n=85,接受SPLS治疗)与MPLS组(n=86,接受MPLS治疗)。收集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手术失败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与手术前、后血红蛋白(Hb)值等手术相关指标,以及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于术后1、4、24周,采用《身体意象问卷》,包含《身体意象量表》(BIS)和《美容量表》(CS) 2个部分,对患者对自身身体意象的满意度,以及对手术切口瘢痕的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并分别计算BIS评分与CS评分。采用成组t检验、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对上述资料进行统计学比较。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新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并与所有受试者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2组患者年龄、人体质量指数(BMI)、孕次、产次、腹部手术史、术前Hb值、手术方式构成比等一般临床资料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①SPLS组总体手术时间为170 min(120~230 min),显著长于MPLS组的134 min(105~210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04、P=0.028),进一步对良、恶性肿瘤患者手术时间的分层分析结果显示,SPLS组良性肿瘤患者手术时间为160 min(115~197 min),显著长于MPLS组的120 min(100~156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88、P=0.004);而2组恶性肿瘤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LS组术后12、24、36 h时VAS评分分别为3分(2~3分)、2分(2~3分)、1分(1~2分),均显著低于MPLS组的3分(2~4分)、2分(2~4分)、2分(1~2分),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507、2.398、3.110,P=0.012、0.016、0.002)。SPLS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4.7%(4/85),显著低于MPLS组的14.0%(12/86),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10、P=0.038)。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失败率及手术前、后Hb值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SPLS组患者术后1、4、24周BIS评分分别为(18.2±1.5)分、(18.9±0.9)分与(19.4±0.9)分,MPLS组分别为(16.8±2.3)分、(16.9±2.2)分与(17.5±2.1)分。SPLS组患者术后1、4、24周CS评分分别为(19.8±2.9)分、(20.6±1.2)分与(22.6±1.4),MPLS组分别为(18.2±2.1)分、(18.6±1.9)分与(19.2±1.9)分。2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BIS、CS评分,经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对于BIS评分,不同处理措施与时间因素无交互效应(F处理×时间=2.205、P=0.085);对CS评分,不同处理措施与时间因素有交互相应(F处理×时间=9.609、P<0.001)。进一步固定时间因素进行分析的结果显示,SPLS组术后1、4、24周BIS、CS评分,均分别显著高于MPLS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固定处理措施因素进行分析的结果显示,SPLS组术后24周BIS、CS评分,均显著高于组内术后1、4周,术后4周BIS、CS评分亦显著高于组内术后1周,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PLS组术后24周BIS、CS评分,均显著高于组内术后1、4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MPLS相比,SPLS对妇科良、恶性肿瘤的治疗具有安全性、可行性,不增加患者术中出血量及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可减轻其术后疼痛,增加其治疗满意度。由于本研究仅为单中心非随机对照试验,仍需要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及对患者进行更长时间随访,对SPLS治疗妇科良、恶性肿瘤的疗效及患者满意度进一步研究、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