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飞秒激光板层切削联合全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周边角膜病变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在青岛眼科医院因周边角膜病变行飞秒激光板层切削联合带角膜缘的全板层角膜移植术的6例(6只眼)患者作为飞秒组,其中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46.7±17.9)岁;另收集同时期行传统全板层角膜移植术的周边角膜病变患者8例(8只眼)作为对照组。分析患者的视力和屈光参数;观察角膜上皮愈合时间和角膜植片透明情况;前节相干光层析成像术观察角膜植片和植床的厚度、角膜内皮细胞损失率;记录术中术后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5.2±8.4)个月。对术前、术后的最佳矫正视力、等效球镜度数和散光度数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对两组间最佳矫正视力和角膜植片上皮愈合时间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飞秒组6例患者包括2例蚕食性角膜溃疡,3例Terrien边缘变性,1例Pellucid边缘变性;对照组8例患者包括4只眼蚕食性角膜溃疡,4只眼Terrien边缘变性。飞秒组术后6个月时最佳矫正视力(最小分辨角的对数)为0.35±0.09,显著高于术前的1.17±0.15(t=9.01,P<0.001)和对照组术后6个月的0.78±0.29(t=-3.96,P=0.003);等效球镜度数较术前降低(4.8±2.7)D(t=-3.71,P=0.014);散光度数较术前降低(10.1±4.1)D(t=6.04,P=0.002)。飞秒组和对照组角膜植片上皮愈合时间分别为(8.5±3.3)和(12.8±6.1)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4,P=0.149)。飞秒组术后6个月时角膜植片中央厚度为(525±47)μm,角膜植床中央厚度为(189±119)μm;术后角膜内皮损失率为7.5%±2.1%。对照组1例发生术中穿孔,2例术后出现角膜层间积血,1例出现角膜层间上皮植入性囊肿和角膜植片溃疡,飞秒组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飞秒激光辅助板层切削联合全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周边角膜病变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飞秒激光在角膜中央光学区制作平滑的光学切面可使患者获得良好的视力预后,并减少了机械剥除时导致角膜穿孔的风险,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内路房水通路重建术(ABiC)联合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合并白内障的短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确诊为POAG(早、中、晚期)合并白内障,拟行ABiC联合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按术前眼压控制情况、视野平均缺损、小梁网色素分级评分进行分组,记录术前和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各组术眼的眼压、视野、视神经情况及抗青光眼药物使用数量,统计手术成功率、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情况。采用χ2检验、t检验、方差分析、最小显著性差异法、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2例患者(68只眼)完成为期12个月的术后随访。与术前使用抗青光眼药物控制的眼压[(18.25±2.65)mmHg(1 mmHg=0.133 kPa)]相比,术后1个月[(14.31±3.25)mmHg]、3个月[(14.00±3.09)mmHg]、6个月[(14.58±2.93)mmHg]、12个月[(14.84±2.73)mmHg]眼压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青光眼药物使用数量中位数术前为2.5(2,3)种,术后1个月为0(0,1)种,术后3、6、12个月均为0(0,0)种,术后较术前显著减少(P<0.05)。术后12个月手术完全成功率和条件成功率分别为80.88%(55/68)和89.71%(61/68)。术后12个月术眼视野缺损及视神经损伤情况总体无明显进展。主要手术并发症包括术后早期前房出血(26只眼,38.24%)及一过性眼压升高(23只眼,33.82%),均对预后无不良影响。结论ABiC联合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POAG合并白内障短期疗效和安全性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