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1株从1名被海虾刺伤的患者脓液分离的致病菌株JM-1进行准确鉴定、药敏试验和毒力基因分析,为海岸嗜半胱氨酸菌(Cysteiniphilum litorale)作为罕见病原体引起临床相关感染的筛检及改善预后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分离株进行生化表型鉴定、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鉴定、16S rRNA基因测序和系统发育分析,以及基于全基因组序列的平均核苷酸一致性(average nucleotide identity,ANI)、平均氨基酸一致性(average amino acid identity,AAI)分析和系统发育分析,以准确确定其分类学地位;以E-test法进行药敏试验,并依据CLSI M45-A3土拉弗朗西斯菌解释标准进行结果判读;以VFDB毒力因子数据库对全基因组进行毒力基因注释和分析。结果分离株JM-1在哥伦比亚血平板上培养3 d可见灰白色、中等大小、光滑、圆形、凸起的溶血菌落。革兰染色为着色较淡的阴性球杆菌。API NH鉴定结果提示为卡他莫拉菌(生化编码:3010);Vitek2系统NH卡鉴定无鉴定结果(生物编码:0211002121)。EXS3000质谱仪自建库数据库鉴定为海岸嗜半胱氨酸菌。基于16S rRNA基因和全基因组的系统发育分析均表明该菌株与海岸嗜半胱氨酸菌DSM 101832T聚类为同一个小的分支,且两者之间的全基因组ANI和AAI值分别为95.07%和95.65%。药敏试验显示分离株JM-1产β-内酰胺酶和青霉素酶,对青霉素耐药,对庆大霉素、链霉素、强力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氯霉素敏感。从分离株JM-1基因组注释到了与弗朗西斯菌相似的毒力基因:弗朗西斯菌致病岛(FPI)、Ⅳ型菌毛、荚膜和脂多糖等。结论海岸嗜半胱氨酸菌是一种具有弗朗西斯菌毒力相关基因罕见病原体,且其药敏特性亦与弗朗西斯菌相类似。本案例确认了一例由海岸嗜半胱氨酸菌引起的临床感染,自建库的MALDI-TOF质谱系统可用于其快速鉴定。
简介:摘要目的对广东地区近海浅海海水弗朗西斯菌进行分离培养,以了解弗朗西斯菌在近海浅海海水中的分布情况。方法在广东近海浅海地区水域内,选取茂名市电白区水东湾(2019年10月4日)以及惠州市两大湾(巽寮湾、双月湾,2019年8月12日)进行多点采集水样,分别19份和29份。利用前期探索出针对分离弗朗西斯菌的有效海水前处理手段(浓缩、酸处理)以及分离培养基(BHI-2216E-GVPC和BCYEα-2216E-GVPC)进行分离培养,依据弗朗西斯菌的菌落特征,初步将可疑菌株进行分纯培养,并对纯培养后的可疑菌株进行传统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16S rRNA分子特征等鉴定。结果19份水东湾水样中有14份(阳性率为73.7%)成功分离到共60株目标菌(含邻近兼性胞内寄生菌);29份惠州地区水样中有17份(阳性率为58.6%)成功分离到共79株目标菌(含邻近兼性胞内寄生菌)。经菌落特征、细菌形态学检查、生化反应以及测序结果比对后,水东地区60株目标菌分离出弗朗西斯菌属(含潜在新种)12株(20.0%),潜在新科2株(2.9%),惠州地区79株目标菌分离出弗朗西斯菌属(含潜在新种)22株(27.8%),潜在新科18株(22.8%)。结论广东地区近海浅海海水中弗朗西斯菌菌种资源丰富,且存在不同的该菌属内新种以及可能存在邻近新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