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病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全科医生在慢性病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旨在综述全科医生慢性病管理的现状和挑战,并评价全科医生慢性病管理质量的研究进展。目前,全科医生慢性病管理中存在着缺乏标准化管理、缺乏有效的团队合作和信息共享等问题。本文也对现有的全科医生慢性病管理质量评价工具进行了总结和比较,并指出其存在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探讨哮喘患儿的肠道菌群特征,为"肺-肠轴"研究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基于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2018年1月-2018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的30例哮喘患儿及28例健康儿童的粪便样本进行测序,运用主成分分析(PCA)、LEfSe分析、线性判别(LDA)分析、非度量多维尺度(NMDS)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分析哮喘患儿差异肠道菌群特征。结果哮喘组肠道菌群操作分类单元(OTU)数目[(141.96±27.42)比(164.54±50.58),P=0.048]、Shannon指数[(2.49±0.51)比(2.80±0.56),P=0.044]低于健康儿童组,Simpson指数[(0.18±0.06)比(0.13±0.07),P=0.010]高于健康儿童组。哮喘组肠道菌群丰度较健康儿童组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与健康儿童组细菌丰度存在差异,可能与哮喘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哮喘儿童存在肠道菌群失调,使从肠道菌群方向治疗哮喘成为可能,也为从肠道菌群层面研究肺-肠关系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病毒感染所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治疗中,联合宣肺化饮方+中药药袋的疗效。方法:本研究针对于72例长春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呼吸科住院及门诊患者开展,按照就诊顺序编号将其等分(36/组)至对照组、实验组,并分别落实常规西药治疗、宣肺化饮方联+中药药袋治疗。期间,评价各组患者治疗的安全性、统计治疗有效性并记录血清指标变化。结果:(1)不良反应发生率,试验组体现更低,P<0.05;(2)治疗有效率,试验组体现更高,P<0.05;(3)血清指标,试验组体现更优,P<0.05。结论:在病毒感染所致COPD急性加重期治疗中,联合宣肺化饮方+中药药袋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清指标,同时提高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血缘脐血干细胞移植(CSCT)治疗超早产儿(EPI)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不良反应,并进行文献复习。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4日,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附属八一儿童医院住院,并且采用非血缘CSCT治疗的2例BPD双胎EPI(患儿1:双胎中先娩出者;患儿2:双胎中后娩出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例资料,重点分析其生后31 d,接受非血缘CSCT治疗的相关临床资料,如临床表现、不良反应、随访结果及预后等。同时,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新生儿或儿童接受CSCT治疗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研究文献进行复习。本研究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批文号:2015111),监护人对患儿的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结果① 2例BPD双胎EPI进行非血缘CSCT治疗的过程均顺利,但是均于治疗后第2天发生血尿、贫血、血胆红素值升高及网织红细胞(Ret)升高,考虑2例患儿发生溶血性贫血。对2例患儿均仅进行碱化尿液治疗1次,以及输同型悬浮红细胞纠正贫血常规处理,5 d后复查血常规均正常,7 d后复查尿常规亦均正常。2例患儿肝、肾功能检查结果均无明显异常,CSCT前、后血气分析无明显改变。患儿1、2分别于入院后52 d、55 d改为混合氧吸入,于72 d、78 d脱离氧气治疗,住院86 d、122 d痊愈出院。对其出院后随访6个月时,发育均达到校正胎龄儿水平;随访至1岁1个月时,生长、运动及语言发育,均无明显落后,目前继续随访中。②文献复习:对早产儿采用气管内间充质干细胞移植(MSCT)治疗BPD,耐受性均良好,近期无严重不良反应、无MSCT后6 h内死亡或与MSCT相关变态反应性休克,以及MSCT剂量限制性毒性发生,88.9%(8/9)患儿远期预后良好。儿童CSCT不良反应包括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TTP)、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及肾病综合征等,经相应治疗后,均预后良好。结论对BPD双胎EPI进行非血缘CSCT治疗所致不良反应轻微,经积极处理后患儿预后均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