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新的科学课,翻开教材来看,感觉也不错:图文并茂,很“养眼”,只有很少的知识点,却有大量的学生活动,形式活泼,学生喜闻乐见。但作为科学老师,有时却感觉迷茫,面对花花绿绿的课本,绞尽脑汁地思考备课,竭尽全力地准备材料。课堂上虽然“热热闹闹”,可学生到底掌握了多少科学知识,学会了多少科学技能,养成了多少科学素养,心里常常没底。而一堂超出我预设的“观察蚂蚁”的课,却让我对小学科学课有了全新的认识。

  • 标签: 小学科学课 人文关怀 蚂蚁 学生活动 图文并茂 科学知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医辩证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自2015年6月-2017年7月收治的74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37例行中医辨证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并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7.30%VS81.08%;P<0.05)。结论针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给予中医辨证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有效率可获得显著提升,生活质量可获得明显改善,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中医辩证 胃食管反流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中医骨伤手法结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7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患者。观察组采用中医骨伤手法联合独活寄生汤加减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独活寄生汤加减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后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91.7%,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77.8%,并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僵硬程度以及腰部功能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7.8%,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医骨伤手法联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确切,显著改善患者预后,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骨伤手法 独活寄生汤加减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观察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6分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20年1月北京医院神经外科采用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的30例ASPECTS<6分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30例患者的术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中位数(范围)为17(7~37)分,ASPECTS为(3.8±1.0)分。头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显示,大脑中动脉闭塞13例(其中M1段闭塞11例,M2段闭塞2例),颈内动脉闭塞13例,颈内动脉与大脑中动脉串联闭塞病变4例。采用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分级对术后即刻血管再通情况进行评估,以mTICI分级2b或3级作为血管成功再通标准。根据欧洲急性卒中协作研究Ⅱ中的标准对出血转化进行分类,观察Ⅱ型脑实质血肿的发生率,用以评价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术后90 d通过门诊或电话进行随访,定义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2分为神经功能预后良好,3~6分为预后不良。结果30例患者中,24例(80.0%)血管成功再通,术后2例(6.7%)发生Ⅱ型脑实质血肿。术后90 d行临床随访,33.3%(10/30)的患者获得良好临床预后,其中成功再通组9例(9/24,37.5%),未成功再通组1例(1/6);10例患者(10/30,33.3%)死亡,其中成功再通组7例(7/24,29.2%),未成功再通组3例(3/6)。基线ASPECTS 3~5分的患者中,获得良好神经功能预后者占37.0%(10/27),病死率为25.9% (7/27);基线ASPECTS 0~2分的患者中,获得良好神经功能预后者占比为0/3,病死比例为3/3。结论初步观察发现,对于基线ASPECTS 3~5分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行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仍可能是安全有效的;但基线ASPECTS 0~2分的患者行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预后仍差。

  • 标签: 脑梗塞 动脉闭塞性疾病 血管内手术 治疗结果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观察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6分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20年1月北京医院神经外科采用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的30例ASPECTS<6分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30例患者的术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中位数(范围)为17(7~37)分,ASPECTS为(3.8±1.0)分。头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显示,大脑中动脉闭塞13例(其中M1段闭塞11例,M2段闭塞2例),颈内动脉闭塞13例,颈内动脉与大脑中动脉串联闭塞病变4例。采用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分级对术后即刻血管再通情况进行评估,以mTICI分级2b或3级作为血管成功再通标准。根据欧洲急性卒中协作研究Ⅱ中的标准对出血转化进行分类,观察Ⅱ型脑实质血肿的发生率,用以评价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术后90 d通过门诊或电话进行随访,定义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2分为神经功能预后良好,3~6分为预后不良。结果30例患者中,24例(80.0%)血管成功再通,术后2例(6.7%)发生Ⅱ型脑实质血肿。术后90 d行临床随访,33.3%(10/30)的患者获得良好临床预后,其中成功再通组9例(9/24,37.5%),未成功再通组1例(1/6);10例患者(10/30,33.3%)死亡,其中成功再通组7例(7/24,29.2%),未成功再通组3例(3/6)。基线ASPECTS 3~5分的患者中,获得良好神经功能预后者占37.0%(10/27),病死率为25.9% (7/27);基线ASPECTS 0~2分的患者中,获得良好神经功能预后者占比为0/3,病死比例为3/3。结论初步观察发现,对于基线ASPECTS 3~5分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行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仍可能是安全有效的;但基线ASPECTS 0~2分的患者行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预后仍差。

  • 标签: 脑梗塞 动脉闭塞性疾病 血管内手术 治疗结果 手术后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