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放射性125I粒子对Sprague Dawley(SD)大鼠肝泡型包虫以及裸鼠皮下泡型包虫的影响。方法20只裸鼠,体质量20~24 g,10周龄,皮下种植多房棘球蚴原头节后分组干预。将接种成功的16只裸鼠分为实验组(n=8)、穿刺组(n=4)和模型组(n=4)。模型组无任何干预,穿刺组仅粒子穿刺针穿刺。实验组瘤体植入125I粒子。14只无特定病原体雄性SD大鼠,体质量280~ 320 g,12周龄,建立肝泡球蚴病模型。随后分为干预组(n=10)和对照组(n=4)。干预组病灶植入125I粒子。对照组仅开腹和关腹。两种模型动物均在干预45 d后处死。测定裸鼠瘤体大小变化。分别观察各组病灶泡型棘球蚴原头节活性和病理变化。结果干预第22、30、40天,实验组瘤体最大直径(10.7±5.2)mm、(10.9±5.0)mm、(8.5±4.3)mm,小于穿刺组(24.5±4.4)mm、(25.4±4.1)mm、(31.4±2.8)mm和模型组(22.5±7.3)mm、(25.0±5.4)mm、(26.7±6.3)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病灶中的原头节数量、活性低于穿刺组和模型组。光镜下,实验组泡型棘球蚴育囊及虫体结构明显被破坏,穿刺组和模型组泡型棘球蚴育囊的角质层和生发层结构清晰,含多个结构完整原头节。干预组与对照组SD大鼠的病理改变与裸鼠结果基本一致。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对泡球蚴原头节具有杀伤作用进而抑制泡型包虫病的进展。

  • 标签: 棘球蚴病,肝 125I粒子 放射治疗 动物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对肝泡型包虫病患者手术切除术后的影响以及不同HBV-DNA载量患者术后肝功能差异。方法选择青海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1月至2018年7月连续收治的肝泡型包虫病合并慢性乙肝患者28例纳入试验组,男性15列,女性13例,平均年龄35岁,无乙肝肝泡型包虫病患者20例纳入对照组,男性7列,女性13例,平均年龄34岁。试验组根据HBV-DNA载量分为低水平组(HBV-DNA载量<200 IU/ml,n=6)、中水平组(HBV-DNA载量200~20 000 IU/ml,n=15)、高水平组(HBV-DNA载量>20 000 IU/ml,n=7)。比较两组肝切除术后并发症、肝功能等。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比较不同HBV-DNA载量患者术后肝功能指标。结果对照组术后总胆红素10.6(8.3,16.9)μmol/L、直接胆红素5.3(3.4,10.0)μmol/L、凝血酶原时间13.6(13.0,15.8)s、并发症发生率25.0%(5/20),优于试验组12.6(8.4,46.9)μmol/L、6.7(3.1,26.4)μmol/L、15.4(13.5,18.1)s、78.6%(22/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感染HBV(OR=4.593,95%CI:1.128~18.708)及术中出血量≥1 000 ml(OR=2.200,95%CI:1.106~4.378)是肝泡型包虫病患者肝切除术后发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三组不同HBV-DNA载量患者术后总胆红素、白蛋白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感染HBV的肝泡型包虫患者手术切除术后肝功能更差,更易发生并发症,但不同HBV-DNA载量患者术后肝功能无明显差异。

  • 标签: 棘球蚴病,肝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HBV-DNA载量 肝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