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老年住院患者肌肉减少症的相关因素,建立个体化预测肌肉减少症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全科医学科住院患者,年龄≥60岁,采用亚洲肌肉减少症工作组诊断标准进行患者的纳入,通过Logistic回归筛选出老年患者肌肉减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肌肉减少症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使用Bootstrap法进行模型验证,使用C-index和校准曲线对预测模型的区分度及校准度进行评估。结果268例老年患者发生肌肉减少症83例,发生率为30.9%。年龄(OR=1.726,95% CI 1.244~2.432)、体质量指数(OR=0.753,95% CI 0.621~0.969)、吸烟(持续/长期)(OR=1.081,95% CI 1.048~3.297)、骨质疏松症(OR=2.031,95% CI 1.201~4.193)均是发生老年患者肌肉减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列线图模型预测肌肉减少症发生风险的一致性指数为0.775(95% CI 0.722~0.827)。结论年龄、体质量指数、骨质疏松症和吸烟(持续/长期)这4项可能是老年患者肌肉减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列线图模型可更直观地评价老年患者肌肉减少症发生的风险,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肝囊型包虫病手术患者胆漏风险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建立个体化预测囊型包虫胆漏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于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手术治疗的203例囊型包虫患者临床资料,通过logistic回归筛选出囊型包虫手术患者胆漏发生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独立危险因素,采用R软件建立囊型包虫胆漏发生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使用Bootstrap法进行模型验证,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探索列线图模型对囊型包虫胆漏发生风险的预测效率。结果203例肝囊型包虫病手术患者发生胆漏54例,发生率为26.6%。碱性磷酸酶(ALP,OR=11.193,95% CI 5.066~24.731)、谷氨酰转移酶(GGT,OR=2.728,95% CI 1.246~5.975)、囊肿直径(OR=3.491,95% CI 1.550~7.861)、肝门部囊肿(OR=2.503,95% CI 1.176~5.329)是肝囊型包虫病患者术后发生胆漏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列线图模型预测该病手术患者胆漏发生风险的一致性指数为0.835,曲线下面积(ROC)为0.823(95% CI 0.754~0.892)。结论ALP、GGT、囊肿直径、肝门部囊肿是囊型包虫胆漏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列线图模型可更直观地评价该病手术患者胆漏发生的风险,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罕见,由于没有特殊的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表现,该病易被误诊。本文报告2例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术前均被误诊,术后病理证实为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行肝切除术,术后随访1年均存活。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对肝泡型包虫病患者手术切除术后的影响以及不同HBV-DNA载量患者术后肝功能差异。方法选择青海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1月至2018年7月连续收治的肝泡型包虫病合并慢性乙肝患者28例纳入试验组,男性15列,女性13例,平均年龄35岁,无乙肝肝泡型包虫病患者20例纳入对照组,男性7列,女性13例,平均年龄34岁。试验组根据HBV-DNA载量分为低水平组(HBV-DNA载量<200 IU/ml,n=6)、中水平组(HBV-DNA载量200~20 000 IU/ml,n=15)、高水平组(HBV-DNA载量>20 000 IU/ml,n=7)。比较两组肝切除术后并发症、肝功能等。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比较不同HBV-DNA载量患者术后肝功能指标。结果对照组术后总胆红素10.6(8.3,16.9)μmol/L、直接胆红素5.3(3.4,10.0)μmol/L、凝血酶原时间13.6(13.0,15.8)s、并发症发生率25.0%(5/20),优于试验组12.6(8.4,46.9)μmol/L、6.7(3.1,26.4)μmol/L、15.4(13.5,18.1)s、78.6%(22/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感染HBV(OR=4.593,95%CI:1.128~18.708)及术中出血量≥1 000 ml(OR=2.200,95%CI:1.106~4.378)是肝泡型包虫病患者肝切除术后发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三组不同HBV-DNA载量患者术后总胆红素、白蛋白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感染HBV的肝泡型包虫患者手术切除术后肝功能更差,更易发生并发症,但不同HBV-DNA载量患者术后肝功能无明显差异。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囊型包虫病手术患者胆漏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建立相应的回归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8年12月于青海省福利慈善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83例肝囊型包虫病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其中男67例,女116例;年龄12~78岁,中位年龄41岁。采用Logistic回归筛选出胆漏危险因素,森林图显示多因素Logistic回归的各个指标效应大小,建立肝囊型包虫病手术患者胆漏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通过Hosmer-Lemeshow检验评价预测模型的拟合度,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本组患者胆漏发生率为22.4% (41/183)。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ALP>135 U/L(OR=10.797,95%CI:4.860~23.927,P<0.05)、囊肿直径>10 cm(OR=3.576,95%CI:1.911~6.268,P<0.05)是肝囊型包虫病手术患者胆漏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将这两个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方程:Logit(P)=-2.580+2.412XALP+1.215X囊肿直径。概率模型为:P=1/[1+Exp(-2.580+2.412XALP+1.215X囊肿直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2(95%CI:0.719~0.864,P<0.05),敏感度为0.74,特异度为0.70。结论ALP、囊肿直径是肝囊型包虫病手术患者胆漏发生的危险因素,根据回归分析建立的预测模型能比较有效地预测肝囊型包虫病手术患者胆漏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