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国南北两城市深圳和太原市大气细颗粒物(PM2.5)主要成分及其污染来源。方法采集2017至2018年深圳和太原市空气中PM2.5样品,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铅(Pb)、铝(Al)、砷(As)等10种金属元素浓度,用离子色谱法测定氟化物(F-)、氯化物(Cl-)、硫酸盐(SO42-)等10种水溶性离子浓度,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萘、苊烯、苊等16种多环芳烃(PAHs)浓度,用碳质分析仪测定有机碳(OC)与元素碳(EC)含量;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PM2.5的污染来源。结果太原市PM2.5样品中Pb、锰(Mn)、As、镍(Ni)、F-、OC、EC浓度明显高于深圳市,钠盐(Na+)、Cl-、磷酸盐(PO43-)浓度低于深圳市(P<0.05);除萘外,太原市PM2.5样品中其余PAHs浓度均高于深圳市(P<0.05)。深圳市PM2.5样品中金属元素与水溶性离子污染来源由工业排放/机动车尾气因子(42.64%)、建筑/土壤因子(34.22%)和海洋因子(17.93%)构成,PAHs主要来源于燃油与机动车尾气因子(38.58%)、燃煤因子(30.78%)、生物质燃烧因子(24.38%)。太原市PM2.5样品中金属元素与水溶性离子来自建筑因子(30.26%)、燃油燃煤因子(24.58%)、二次粒子/土壤因子(22.03%)及工业因子(18.89%),PAHs主要来自燃油与机动车尾气因子(54.71%)、燃煤因子(43.54%)。结论深圳和太原市PM2.5成分存在较大差异,需要进一步加强企业的环境健康管理,根据各地污染来源有针对性进行治理。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臭氧自体血回输疗法对急性期带状疱疹临床疗效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3月至2018年12月泰安市中心医院疼痛科住院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n=20):椎旁神经射频治疗组(A组)、联合臭氧自血治疗3 d组(B组)、联合臭氧自血治疗5 d组(C组)。A组采用加巴喷丁、氨酚双氢可待因口服,并行椎旁脉冲射频治疗1次;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25 μg/ml臭氧自体血回输3 d,1次/d;C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25 μg/ml臭氧自体血回输5 d,1次/d。分别记录治疗前、治疗后第4、6日时患者VAS评分,采用简明疼痛量表(brief pain inventory, BPI)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相关指标,监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中CD3+、CD4+、CD8+的百分比及CD4+/CD8+比值。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第4、6日的VAS评分及BPI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CD3+、CD4+淋巴细胞百分比及CD4+/CD8+比值均较治疗前升高,CD8+百分比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C组治疗后第6日VAS评分(0.48±0.16)分,较B组(1.41±0.42)分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C组治疗后第6日CD3+、CD4+淋巴细胞百分比及CD4+/CD8+比值均较B组升高,CD8+的百分比均较B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结论臭氧自体血回输疗法可以显著减轻带状疱疹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明显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离手术治疗老年脊柱骨转移瘤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九六〇医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所有接受分离手术的老年脊柱骨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性别、年龄、肿瘤类型、累及部位、脊柱稳定性评分(SINS)、硬膜外脊髓压迫分级(ESCC分级)、神经功能评价(Frankel分级)、肿瘤处理方式、内固定方式、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前合并内科疾病、围手术期并发症分别进行统计,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33例老年脊柱骨转移瘤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14例(42.4%),女19例(57.6%),男女比例为0.74∶1。发病年龄为60~75岁,平均年龄65.2岁,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包括:A级2例,B级1例,C级2例,D级19例,E级9例。SINS平均得分为11.6分,最低分8分,最高分16分。ESCC分级,1b2例,1c2例,2级13例,3级16例。术前合并内科疾病患者17例,无内科疾病患者16例,7例患者在椎体肿瘤刮除后行直视下骨水泥填塞,另外26例患者均单纯行肿瘤刮除。所有患者均行椎弓根螺钉固定,平均使用螺钉数为7.2(4~9)个。中位出血量600(150~2500)ml。中位手术时间168(94~277)min。3例患者出现了围手术期并发症。29例(87.9%)患者获得术后症状改善。结论存在硬膜外压迫的老年脊柱骨转移瘤患者,在做好围手术期准备后,采用分离手术能够在控制创伤的同时获得良好的症状改善。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小肠克罗恩病肠道及肠周病变的超声图像特征。方法回顾性选取2009年6月至2019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收治的临床已确诊小肠克罗恩病的患者25例,共计进行42人次经腹肠道超声检查。对其病变肠壁、肠壁外腹部并发症的超声图像及小肠克罗恩病的活动度评估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病变肠壁表现:主要表现为肠壁增厚(41/42),多为全周性及全层性增厚,最厚段36人次位于下腹部,其中以右下腹最多(30/36,83.3%);活动期及严重者肠壁层次消失(16/42),僵硬,蠕动消失;26人次病变肠壁发现深达肠壁各层的溃疡。并发症表现:15人次出现狭窄,图像特征为肠壁增厚、肠腔变窄及近端肠管扩张;8人次出现瘘,图像特征为肠壁与其他器官之间的条状或分支状低回声带,含有或不含有气体强回声;爬行脂肪征30人次,图像特征为高回声脂肪团块包绕肠壁;肠系膜淋巴结炎20人次,其中18人次病灶长径<20 mm,为多发;腹腔积液16人次;腹部包块9人次,其中脓肿5人次,图像特征为炎性肿块内或肠系膜区局限性液区,透声差,无血流信号;穿孔1人次,超声图像表现为肠壁增厚,连续性中断,局部肠壁外见低回声区,腹腔内见游离液区,液区透声差;炎性息肉8人次,单发或多发,超声图像特征为凸入肠腔内的低回声或等回声凸起;憩室形成3人次,图像表现为局部肠壁变薄膨出,多位于系膜缘。活动期(超声评估)狭窄、爬行脂肪征、肠系膜淋巴结炎、腹腔积液等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缓解期(超声评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2、0.000、0.024、0.025);活动期(超声评估)肠壁和爬行脂肪的最大厚度平均值明显大于缓解期(超声评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超声与Harvey-Bradshaw指数对小肠克罗恩病活动性评估的一致性较好(Kappa=0.897,P<0.05)。结论经腹肠道超声能够清晰显示小肠克罗恩病的肠道病变及肠外并发症的改变,可以较准确地评估病变的活动度,且操作灵活,患者依从性好,可以作为小肠克罗恩病的常规影像学评估工具。
简介:【摘要】:恶性胸腔积液是癌症晚期患者常出现的并发症,难治愈,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肺癌引发的最多见,本文主要研究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的中药治疗。中医上因其病位在胸胁,故称为“悬饮”,病因以内因为主,主要为饮与痰;病机以痰饮内停、水饮内停、痰湿内阻、阳虚为主。中医治疗上通常以中药汤剂口服、中药穴位贴敷、中药制剂注射以及针灸治疗为主。与西医相比,具有毒副作用低,可长期服用的优势。本研究主要通过总结文献中近年来应用较多的中药汤剂,旨在总结前人留下的成功经验,分析组方原则、功效及现代药理作用,为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诊治上提供思路。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阑尾周围脓肿经保守治疗治愈后腹腔镜阑尾切除的最佳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普外科收治的86例诊断为阑尾周围脓肿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阑尾周围脓肿治愈后延期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时间间隔将86例患儿分为3组,A组:阑尾周围脓肿治愈4周后接受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B组:8周后接受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C组:12周及超过12周后接受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延期手术期间阑尾炎复发患儿不计入手术组。比较A、B、C 3组患儿延期手术期间阑尾炎复发发生率、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中转开腹发生率、手术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等的差异。结果A组10例,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10例,阑尾炎复发0例;B组31例,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30例,阑尾炎复发1例;C组45例,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39例,阑尾炎复发6例。3组患儿在年龄、性别、阑尾周围脓肿直径、诊断阑尾周围脓肿时炎症指标、脓肿保守治疗治愈时间、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时炎症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阑尾炎复发发生率方面,C组(13.33%)高于A组(0)与B组(3.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中并发症发生率(A、B、C组分别为40.00%、10.00%、10.26%)、中转开腹发生率(A、B、C组分别为20.00%、0、0)、手术时间[A、B、C组分别为(106.70±7.42) d、41.40±10.44) d、(39.60±11.27) d]、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A、B、C组分别为(5.80±2.15) d、(0.93±0.17) d、(0.83±0.11) 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A、B、C组分别为40.00%、6.70%、5.10%)、术后住院时间[A、B、C组分别为(12.40±4.15) d、(1.67±0.31) d、(1.58±0.44) d]方面,A组均高于B组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小儿阑尾周围脓肿经保守治疗治愈后,8周是腹腔镜阑尾切除的最佳手术时机。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24周有氧运动对超重/肥胖儿童炎症因子、胰岛素抵抗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超重/肥胖儿童分为对照组及运动组,对照组仅参加学校组织的体育课(2次/周,45 min/次),运动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24周有氧运动干预(包括跑步、游泳、蹬车、游戏等)。于实验前、后分别测定2组受试者血压、心率、体重、体重指数(BMI)、身体成分、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反应(FMD)以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脂、血糖和胰岛素含量,利用稳态模型评估法(HOMA)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采用t检验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前受试者血清CRP与IRI(r=0.670,P=0.002)呈正相关,在校正基线变量后,该关联仍具有统计学意义(r=0.513,P=0.031)。实验后与组内实验前比较,发现运动组FMD[实验前为(5.96±1.02)%,实验后为(7.45±2.54)%,t=-3.743,P=0.001]明显升高,对照组FMD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实验前为(6.10±1.03)%,实验后为(5.92±0.94)%,t=0.809,P=0.424];两组受试者身体形态学(体重、BMI和身体成分)、血液动力学(血压和心率)及其他血清生化(血脂、血糖和胰岛素)参数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重/肥胖儿童的血清CRP与IRI具有独立正相关性,24周的有氧运动可改善超重/肥胖儿的血管内皮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周围骨肉瘤患者行保留关节的保肢术(JPLS)治疗后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纳入2000年11月—2019年12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骨科膝关节周围骨肉瘤患者34例,其中男19例、女15例,年龄16~49(28.47±9.57)岁。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两组,行JPLS的17例患者为保留关节组,行假体关节置换术(JPRS)的17例患者为假体置换组。另外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2月我科患者陪护人员中17名健康成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中男8名、女9名,年龄18~50(29.83±10.25)岁。于术后12个月,分别采用骨骼肌系统肿瘤协会(MSTS)评分系统、国际膝关节委员会(IKDC)膝关节主观评分量表、生活质量简明健康问卷(SF-36)评价并对比较正常对照组、保留关节组、假体置换组下肢功能、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情况,比较保留关节组、假体置换组患者在MSTS、IKDC评分标准中各条目的分布情况。结果(1)正常对照组、保留关节组、假体置换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保留关节组、假体置换组3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2)术后12个月,假体置换组MSTS评分为(22.82±5.47)分,低于保留关节组的(27.12±1.69)分和正常对照组的(28.18±1.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5.152, P<0.05);而保留关节组和正常对照组间MST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假体置换组、保留关节组、正常对照组IKDC评分分别为(59.71±11.73)、(76.18±9.73)、(90.41±7.61)分,评分依次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33.283, P<0.05)。(3)术后12个月SF-36评分结果显示,假体置换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评分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健康变化评分高于正常对照组;而保留关节组健康变化评分高于正常对照组,生理机能、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假体置换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SF-36量表中其他指标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4)保留关节组、假体置换组MSTS、IKDC评分标准中各条目分布情况比较:保留关节组患者与假体置换组肢体功能情况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留关节组的疼痛、满意度、支具辅助、行走、步态情况优于假体置换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保留关节组与假体置换组在直跪、下蹲、膝关节弯曲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在无疼痛、肿胀、绞锁、打软腿及一般情况下可进行的运动和上下楼、坐下从椅子上站起、向前直跑、用伤腿跳起并落地、迅速停止或开始等方面,保留关节组均优于假体置换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JPLS相比JPRS能给骨肉瘤患者带来更好的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对骨肉瘤患者术后肢体功能的评价,建议联合应用IKDC和SF-36等评价指标,以弥补MSTS功能评分的不足,从而更加准确科学地反映患者的肢体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基因沉默对大气细颗粒物(PM2.5)染毒肝细胞(L02细胞)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于2019年6至9月,根据GenBank提供的p38MAPK基因序列,设计合成3条干扰序列,退火后连接到PLVX-shRNA2-puro中,将重组慢病毒载体转染L02细胞。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对p38MAPK基因沉默效果进行鉴定。用浓度为50 μg/ml的PM2.5水溶物和10 μmol/L阳性对照Cr6+分别染毒L02细胞、p38MAPK基因沉默细胞24 h,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癌基因(c-fos、c-myc、k-ras)、抑癌基因(p53)和凋亡基因(Caspase-3、Caspase-8、Caspase-9)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p38MAPK基因沉默细胞中p38MAPK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L02细胞明显下降(P<0.05),p38MAPK基因沉默细胞株构建成功。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M2.5染毒L02细胞组癌基因c-fos、c-myc、k-ras和凋亡基因Caspase-3、Caspase-8、Caspase-9表达水平升高,抑癌基因p53表达水平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M2.5染毒L02细胞组比较,PM2.5染毒p38MAPK基因沉默细胞组癌基因c-fos、c-myc、k-ras和凋亡基因Caspase-3、Caspase-8、Caspase-9表达水平下降,抑癌基因p53表达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M2.5对L02细胞癌基因、抑癌基因和凋亡基因表达有明显影响,而p38MAPK基因沉默可抑制PM2.5对L02细胞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