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足底内侧动脉深支远端穿支皮瓣的血管解剖及逆行修复趾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对1例男性成人足部标本的动脉灌注红色乳胶后进行血管解剖,观察足底内侧动脉及分支、足背动脉及其分支的分布吻合情况。选取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于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趾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12例,采用逆行足底内侧动脉深支远端穿支皮瓣进行修复,供区游离皮片移植修复。观察皮瓣成活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解剖研究可见足底内侧动脉深支是足底内侧动脉的直接延续,走行于趾短屈肌与展肌之间,沿途发出多条穿支,近端穿支穿过展肌,与足内侧动脉浅支和内踝前动脉、跗内侧动脉吻合,在第1跖趾关节近端发出3条穿支,即关节支、皮穿支和交通支,皮穿支为足底内侧动脉深支远端穿支皮瓣的主要血供来源。临床12例患者共切取皮瓣12块,面积为4.5 cm×3.0 cm ~9.0 cm×6.0 cm,3例术后皮瓣出现颜色暗紫、少许水泡,立即给予拆除蒂部缝线,外涂抗生素软膏保持湿润等处理,术后5 d皮瓣颜色逐渐好转。12块皮瓣最终均完全成活。所有患者均获2~12个月电话随访,皮瓣色泽、质地、外形良好,患足可正常行走。结论足底内侧动脉深支远端穿支皮瓣血供可靠,将其逆行修复第1跖趾关节以远趾中小面积的皮肤缺损,操作简单、创伤小、术后效果较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纵三横法在胸背动脉穿支皮瓣穿支定位及深度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8年12月—2020年6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17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深度创面患者,其中男7例、女10例,年龄12~72岁。清创后创面面积为7 cm×3 cm~11 cm×7 cm。通过腋窝中点、髂后上棘和骶髂关节突出点定位2条纵线,在2条纵线间通过腋窝中点下5、10、15 cm定位3条横线(即二纵三横法),从而形成2个梯形区域,再使用便携式多普勒血流探测仪在2个梯形区域内探寻胸背动脉穿支,以此设计并切取单个、分叶或携带部分背阔肌的面积为7 cm×4 cm~12 cm×8 cm的游离胸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创面。供区均直接缝合。记录术前定位与术中探查胸背动脉穿支数量、位置及第1穿支(距离腋窝顶点最近的穿支)穿出肌肉的位置距离背阔肌外侧缘的长度,术中测量的胸背动脉穿支管径,采用的组织瓣类型;术后随访组织瓣成活情况与供区外观。结果每例患者术前定位胸背动脉穿支数量、位置与术中探查情况一致,穿支数量为2条或3条(共42条);穿支均位于2个梯形区域内,在第1个梯形区域中均定位和探查到1条稳定的穿支(第1穿支),第2个梯形区域的平均穿支数量为1.47条;第1穿支穿出肌肉的位置距离背阔肌外侧缘2.1~3.1 cm。术中测量的胸背动脉穿支管径为0.4~0.6 mm。本组患者中12例采用单个胸背动脉穿支皮瓣、3例采用胸背动脉穿支分叶皮瓣、2例采用携带部分背阔肌的胸背动脉穿支皮瓣。术后随访6~16个月,17例患者组织瓣均成活,质地柔软、弹性好、血运良好;供区仅遗留线性瘢痕。结论二纵三横法有助于胸背动脉穿支皮瓣的穿支定位,方法简单可靠,基于该方法设计切取的胸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深度创面的临床效果良好,供区损伤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离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背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8年5月至2020年3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2例手背软组织缺损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24~56岁[(38±9)岁]。创面位于掌背侧9例,面积3 cm×4 cm~4.5 cm×13 cm。创面位于指背侧3例,累及单个手指1例,累及2个手指2例。于小腿内后侧设计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其中皮瓣采用单穿支5例,2个穿支5例,3个穿支2例。皮瓣切取后修复手背创面,其中采用分叶皮瓣2例,皮瓣供区直接缝合。观察皮瓣是否成活、外观、质地、Weber两点辨别觉试验。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掌指和指间关节伸屈功能。观察小腿供区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6~20个月[(10±1)个月]。皮瓣全部成活,皮瓣外形、质地良好,皮瓣形成保护性感觉,两点辨别距离5.0~6.5 cm。掌指及指间关节伸屈功能评分:掌指关节4.1~5.0分,近指关节3.1~4.0分,远指关节2.1~3分。皮瓣供区仅残留线装瘢痕,对小腿功能无影响。结论腓肠内侧动脉穿支恒定,对供区损伤小,术后皮瓣成活率高、手功能恢复满意,是修复手背软组织缺损的较好选择。
简介:摘要头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是烧伤整形外科、头颈外科等最常面临的棘手问题之一,头皮缺损常导致颅骨外露、坏死、感染等,严重者累及脑组织。目前常见的修复方式包括皮片、局部皮瓣、扩张皮瓣等移植修复。后期往往面临植皮术后贴骨瘢痕溃疡、局部皮瓣修复面积有限、扩张皮瓣需有充足的扩张时间等问题。游离组织瓣移植修复已成为主要的修复方法之一,针对头部大面积软组缺损,全身可利用组织瓣及可供吻合受区血管选择有限。笔者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5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1例头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采用自体血管移植桥接重建血供的巨大旋股外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的临床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前外侧嵌合穿支皮瓣对糖尿病足溃疡(DFU)创面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共收治14例II型糖尿病足部溃疡,男10例,女4例,年龄49~58岁。其中单纯周围神经病变10例,周围神经病变合并血管病变4例,无单独血管病变患者。在严格控制患者血糖的基础上,对Wagner 2级以上DFU进行清创后抗生素骨水泥覆盖或填充,2~3周后采用股前外侧嵌合穿支皮瓣移植修复,皮瓣大小8 cm×3 cm~27 cm×7 cm。术后定期随访。结果术后13块皮瓣一期成活,1块发生静脉危象,积极探查后皮瓣完全成活。随访6~12个月,供区和受区愈合良好,皮瓣外形好,质地佳,功能恢复满意。结论股前外侧嵌合穿支皮瓣可修复DFU创面,临床效果良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股前外侧肌瓣与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眼眶肿瘤扩大眶内容物摘除术后巨大创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纳入2017年2月至2021年4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收治的眼眶肿瘤12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例、女性8例,年龄48~87岁;皮肤鳞状细胞癌9例,基底细胞癌3例;患者均行肿瘤扩大切除、眶内容物摘除术及创面修复。所有患者均手术彻底切除眼眶病灶,一期切取股前外侧肌瓣与穿支皮瓣组成的股前外侧嵌合皮瓣修复创面,皮瓣供区采用减张缝合关闭,总结术中切除病灶遗留皮肤缺损面积、创腔深度、术中切取皮瓣面积、肌瓣面积,观察术后皮瓣成活情况、伤口愈合情况、术区外观,皮瓣颜色、厚度、质地,术区瘢痕、感觉及肿瘤是否复发。结果12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切除病灶遗留皮肤缺损面积为7.0 cm×5.0 cm~15.0 cm×8.0 cm,创腔深度为4.0~5.0 cm,术中切取皮瓣面积为7.0 cm×5.0 cm~19.0 cm×8.0 cm,肌瓣面积为4.0 cm×3.0 cm~5.0 cm×4.0 cm。12例患者术后皮瓣均完全成活,伤口均一期愈合,受区术后5~7 d拆线,供区术后12~14 d拆线。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30个月,眶周术区外观满意,瘢痕隐蔽,皮瓣颜色、厚度、质地与周围健康皮肤接近;皮瓣供区外观功能满意,无明显增生瘢痕,仅瘢痕周围局部皮肤存在小面积皮肤感觉减退,随访期间患者均无肿瘤复发。结论股前外侧肌瓣与穿支皮瓣修复眼眶肿瘤扩大眶内容物摘除术后巨大创面的疗效较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掌背动脉皮支筋膜蒂皮瓣修复手指近、中节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18年9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12例手指近、中节创面患者,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35~70岁,创面面积为3.4 cm×2.4 cm~6.5 cm×4.0 cm。采用改良掌背动脉皮支筋膜蒂皮瓣修复创面,皮瓣切取面积为3.5 cm×2.5 cm~6.7 cm×4.1 cm。5例患者皮瓣供区直接间断缝合,4例患者皮瓣供区取同侧前臂内侧全厚皮片修复,3例患者皮瓣供区采用腕部带蒂皮瓣修复。记录皮瓣存活情况,随访观察供受区恢复情况,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手功能。结果12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随访3~12个月,皮瓣质地、外形恢复较佳,11例患者供区愈合;1例患者供区植皮边缘区域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本组患者皮瓣两点辨别觉距离为5.6~9.0 mm,手功能评定为优5例、良4例、中3例。结论改良掌背动脉皮支筋膜蒂皮瓣修复手指近、中节创面血运可靠,手术操作简便、安全,疗程短,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指端动脉弓的同指单侧指固有血管神经束V-Y推进皮瓣治疗儿童指端小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我科共收治10例12指指端软组织缺损患儿。缺损面积1.0 cm×0.8 cm~2.0 cm×1.8 cm。切取同指单侧指固有血管神经束联合指端动脉弓穿支皮瓣,皮瓣设计成"V"形,切口线设计为锯齿状,保留指端动脉弓交通支血管,向远端推进修复指端或指背甲床缺损伴指骨外露创面。皮瓣近端最远至掌指关节。结果术后10例12指皮瓣全部存活,创面均Ⅰ期愈合,皮瓣存活良好。随访3~24个月,平均10个月。患指无明显屈曲挛缩畸形,各关节活动正常,皮瓣区无感觉障碍。末次随访时患指关节屈曲功能按总主动活动度系统评分:优10指,良2指。结论携带指端动脉弓的指固有血管神经束V-Y推进皮瓣修复儿童远端小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安全可靠,可操作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