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产后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9年4月—2021年4月收治的68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34例,常规组应用基础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组基于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应用针对性护理,对两组患者产后出血量、血压指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产后舒张压(76.75±2.36)、收缩压(116.36±6.43)、出血量(182.33±11.45)均优于常规组患者的舒张压(70.24±8.67)、收缩压(110.48±7.86)、出血量(191.84±12.62),且研究组患者心理功能(92.36±7.31)、躯体功能(93.64±7.49)、社会功能(91.37±6.78)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组的,P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开腹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平面的子宫广泛性切除术(NPSRH)治疗局部晚期(Ⅰb2和Ⅱa2期)子宫颈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行开腹子宫颈癌根治性手术的局部晚期患者共389例,其中接受NPSRH 69例(NPSRH组),接受常规子宫广泛性切除术(CRH)320例(CRH组)。两组患者的基线临床病理指标分别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中位随访时间为82个月(2~12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膀胱功能及预后,并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1)手术相关指标:NPSRH组与CRH组比较,手术时间显著延长[分别为(262±51)、(245±52) min;t=2.621,P=0.009],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分别为(366±302)、(457±301) ml;t=2.305,P=0.022];而两组患者的输血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膀胱功能:NPSRH组与CRH组比较,术后导尿时间显著缩短[分别为(11±9)、(16±7) d;t=3.906,P<0.01],远期膀胱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分别为6.1%、16.0%;χ²=4.418,P=0.036)。(3)预后及其影响因素:389例局部晚期子宫颈癌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DFS)率为89.6%,5年总生存(OS)率为89.9%;是否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局部晚期子宫颈癌患者的5年DFS率(分别为90.9%和89.4%,P=0.714)和5年OS率(分别为90.0%和89.9%,P=0.910)分别比较均无显著差异。单因素分析显示,淋巴脉管间隙浸润(LVSI)、盆腔淋巴结转移与局部晚期子宫颈癌患者的5年DFS率显著相关(P<0.05);子宫颈间质浸润深度、LVSI、盆腔淋巴结转移与局部晚期子宫颈癌患者的5年OS率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盆腔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局部晚期子宫颈癌患者5年DFS率(HR=1.31,95%CI为1.01~1.68,P=0.040)和5年OS率(HR=1.30,95%CI为1.01~1.67,P=0.046)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开腹NPSRH治疗局部晚期子宫颈癌具有可行性,能改善患者近期及远期膀胱功能,且NPSRH并非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ICU患者身体约束循证实践方案的持续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制订并实施项目持续性应用行动计划,进而提升护士知识水平和循证护理能力,推动患者结局的改善,增强组织循证文化氛围。方法选取中日友好医院外科ICU方案应用科室为研究对象,包括全体护士、患者、护理流程、科室规范制度等。通过观察法、访谈法了解项目持续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制订实施优化版ICU身体约束循证实践方案,并采用前后对照研究的方法,从患者、护士和组织层面对实施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方案应用科室7条审查标准执行率呈下降趋势;患者约束率、约束时长较前期有上升趋势;优化版方案实施后,各条目执行情况均有所提高;身体约束率由优化前的34.91%(37/106)下降到28.57%(8/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为0.40,P>0.05),身体约束时长由优化前60.93 h降低到优化后48.09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值为-0.19,P>0.05)。结论ICU患者身体约束循证实践项目的持续性应用不甚乐观,实施的持续性受多方因素影响,本循证实践项目的持续质量改进能够促进患者身体约束规范程度改善,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促进护士知识水平的提升和循证护理能力的改善;同时更好地营造组织的循证文化氛围。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ICU患者身体约束循证实践方案的持续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制订并实施项目持续性应用行动计划,进而提升护士知识水平和循证护理能力,推动患者结局的改善,增强组织循证文化氛围。方法选取中日友好医院外科ICU方案应用科室为研究对象,包括全体护士、患者、护理流程、科室规范制度等。通过观察法、访谈法了解项目持续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制订实施优化版ICU身体约束循证实践方案,并采用前后对照研究的方法,从患者、护士和组织层面对实施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方案应用科室7条审查标准执行率呈下降趋势;患者约束率、约束时长较前期有上升趋势;优化版方案实施后,各条目执行情况均有所提高;身体约束率由优化前的34.91%(37/106)下降到28.57%(8/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为0.40,P>0.05),身体约束时长由优化前60.93 h降低到优化后48.09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值为-0.19,P>0.05)。结论ICU患者身体约束循证实践项目的持续性应用不甚乐观,实施的持续性受多方因素影响,本循证实践项目的持续质量改进能够促进患者身体约束规范程度改善,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促进护士知识水平的提升和循证护理能力的改善;同时更好地营造组织的循证文化氛围。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职业女性母乳喂养真实体验。方法计算机检索英文数据库PubMed、Medline、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Ovid、CINAHL、Joanna Briggs Institute Library,中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灰色文献数据库ProQuest中收录的职业女性母乳喂养体验与需求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0年8月20日。经过文献筛选、评价后,采用汇集性整合方法对结果进行整合。结果共纳入12项研究,提炼出57个完整的研究结果,将其归纳形成8个新的类别,并整合成3个新的结果,分别为职业母亲从母乳喂养中获益的同时也因重返工作经历消极体验,返岗后母乳喂养受多重促进、阻碍因素的影响,职业母亲通过自我管理应对返岗后的母乳喂养挑战。结论应积极关注职业女性的母乳喂养体验,提高职业母亲的母乳喂养支持水平,并帮助其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以此促进返岗后的母乳喂养行为。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路径护理对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手术准备影响。方法:随机抽选于本院接受内镜下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82例,经分层随机化分组法于术前划分对照组(n=42,常规护理)、观察组(n=40,临床路径护理),于2019年3月~2021年3月内实施手术,开展护理研究。统计不同护理模式下手术准备质量及护理效果。 结果:(1)手术准备质量:观察组手术室准备时间、手术时间均缩短,手术室器械、环境准备评分升高,且术中护理差错发生率降低,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护理效果:观察组手术配合度、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手术并发症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路径护理在子宫肌瘤患者手术护理中的实施,可在积极提升手术准备质量及手术护理操作安全性基础上,提升患者手术治疗安全性及配合度,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孕酮联合沙利度胺、黄芪注射液治疗肿瘤恶病质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肿瘤恶病质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支持治疗并口服孕酮,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沙利度胺及黄芪注射液。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酮联合沙利度胺、黄芪注射液治疗肿瘤恶病质,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临床疗效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血液透析患儿父母创伤后成长与家庭环境的现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便利选取2017年4月—2019年5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血液透析患儿父母200名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Post-Traumatic Growth Inventory,PTGI)、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amily Environment Scale-Chinese Version,FES-CV)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分层回归分析探讨患儿父母创伤后成长与家庭环境之间的关系。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3份,有效回收率为91.5%。结果183名血液透析患儿父母PTGI总分为(61.95±15.54)分,FES-CV总分为(49.27±7.38)分;血液透析患儿父母创伤后成长总分与家庭环境亲密度、情感表达、独立性、成功性、文化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分量表得分呈正相关(P<0.05),与家庭环境矛盾性、控制性分量表得分呈负相关(P<0.05);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控制一般资料后,家庭环境量表中亲密度、情感表达是创伤后成长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血液透析患儿父母创伤后成长与家庭环境密切相关,临床护理人员应采取针对性措施帮助患儿父母获得来自家庭成员的情感支持,帮助其积极应对疾病,提高创伤后成长水平。
简介:摘要延续性护理在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带管出院患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了国内PICC带管出院患者延续性护理的现状、模式和效果评价指标,探讨了PICC延续性护理的现存问题和研究展望,以期为医疗机构有效实施本土化的延续性护理模式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