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α-酮戊二酸/铁依赖性双加氧酶同源蛋白1(ALKBH1)基因低甲基化在肝细胞癌发病机制及病情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肝癌细胞(SMMC-7721、Bel-7402、MHCC97、HepG2及Hep3B)和正常肝细胞(HL-7702)购自美国典型培养物保存中心。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90例肝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重亚硫酸盐基因组测序聚合酶链反应(BSP)法检测ALKBH1基因甲基化并定量,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法检测ALKBH1基因甲基化。统计并比较肝细胞癌患者肿瘤组织中ALKBH1基因甲基化和未甲基化患者平均疾病进展时间及3年生存率差异。计量资料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本组肝细胞癌患者肿瘤组织ALKBH1基因甲基化定量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甲基化定量(15.6±1.7)%比(57.8±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45,P<0.05)。SMMC-7721、Bel-7402、MHCC97、HepG2及Hep3B肝癌细胞ALKBH1基因甲基化定量显著低于HL-7702正常肝细胞[甲基化定量(25.1±2.1)%、(19.5±1.8)%、(16.7±1.3)%、(23.6±1.9)%、(20.3±1.5)%比(62.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133,P<0.05)。本组肝细胞癌患者肿瘤组织ALKBH1基因甲基化率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25.6%比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897,P<0.05)。肝细胞癌患者肿瘤组织ALKBH1基因甲基化率在肿瘤最大径、病灶数量、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肿瘤最大径≥5 cm、病灶数量多发、低中分化和Ⅲ期期肝细胞癌患者肿瘤组织ALKBH1基因甲基化率显著低于肿瘤最大径<5 cm、病灶数量单发、高分化和Ⅰ期+Ⅱ期肝癌患者(甲基化率分别21.2%比38.6%、5.0%比31.4%、12.8%比35.3%、4.0%比3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8、4.406、4.745、4.881,均P<0.05)。肿瘤组织ALKBH1基因未甲基化患者平均疾病进展时间为(23.7±2.1)个月,3年生存率为52.4%,ALKBH1基因甲基化患者平均疾病进展时间为(29.5±2.7)个月,3年生存率为78.8%,ALKBH1基因未甲基化患者平均疾病进展时间和3年生存率显著低于ALKBH1基因甲基化患者(t或χ2=14.233、9.788,P<0.05)。结论ALKBH1基因低甲基化与肝细胞癌发病机制明显相关,可作为肝细胞癌病情及预后评估的基因水平标志物。

  • 标签: 肝细胞癌 甲基化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联合CTOP治疗胃肠道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68例胃肠道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组(RCTOP组,34例),其中男21例,女13例,年龄范围22~77岁,年龄(70.6±2.1)岁,单用化疗组(CTOP组,34例),其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范围22~78岁,年龄(70.8±2.2)岁。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1~2年死亡、复发率、不良反应。结果RCTOP组有效性为91.2%,CTOP组有效性为70.6%,RCTOP组临床有效性高于CTOP组(P<0.05);RCTOP组1~2年死亡率为23.5%,CTOP组1~2年死亡率为52.9%,RCTOP组复发率为5.9%,CTOP组复发率为32.4%,RCTOP组1~2年死亡、复发率均低于CTOP组(均P<0.05);RCTOP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6%,CTOP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2%,两组不良反应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道B细胞淋巴瘤治疗中,利妥昔单抗联合CTOP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胃肠道B细胞淋巴瘤 利妥昔单抗 环磷酰胺 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PDI)A3(protein disulfide isomerase A3,PDIA3)在肝细胞肝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和PDIA3对肝癌细胞中IL6、IL17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化检测88例肝癌患者组织及其癌旁组织标本中PDIA3的表达情况。将HepG2细胞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细胞转染PDIA3-siRNA质粒,对照组细胞转染MOCK-siRNA质粒,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PDIA3 mRNA含量,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的PDIA3、IL6、IL17表达情况,CCK8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肝癌患者组织PDIA3阳性率为85.22%(75/88),癌旁组织组织中表达率为6.81%(6/88),PDIA3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转染siRNA后,实验组和对照组HepG2细胞中PDIA3 mRNA表达量分别为1.23±0.20和0.43±0.12,PDIA3蛋白表达量分别为1.19±0.11和0.23±0.08,IL6表达量分别为1.11±0.15和0.57±0.09,IL17表达量分别为1.19±0.14和0.45±0.08,IL6、IL17的表达显著下降(均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HepG2细胞CCK8实验120 h的吸光度分别为2.28±0.10和1.11±0.09,实验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下降(P<0.05)。结论PDIA3在肝细胞肝癌中表达明显升高,可能与肝癌的恶性程度相关;且PDIA3通过调控IL6、IL17的表达影响肝细胞肝癌细胞的增殖能力。

  • 标签: 二硫键异构酶(PDI)A3 肝细胞肝癌 细胞增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