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两例凝血因子Ⅺ(coagulation factor Ⅺ,FⅪ)缺乏患者进行基因检测及突变分析,探讨其分子发病机制。方法检测两例患者凝血功能及凝血因子水平明确临床表型,用PCR法扩增其F11片段并送检测序,筛选突变位点。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研究突变对FⅪ蛋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结果例1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 88.1 s、FⅪ活性(FⅪ activity,FⅪ:C)1.1%,例2 APTT 107.1s、FⅪ:C 3.8%,两例患者均确诊为FⅪ缺乏。例1经TA质粒克隆测序发现F11基因存在复合杂合变异g.1305-1G>A和g.1325delT,且位于不同的DNA单链上。例2 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发现存在复合杂合错义突变g.1124A>G和g.1550C>G。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发现突变基因对FⅪ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异常产生较大影响。结论本研究中发现的F11基因g.1305-1G>A与g.1325delT复合杂合变异和g.1124A>G与g.1550C>G复合杂合错义突变,可能分别是两例FⅪ缺乏患者的分子发病机制。

  • 标签: 凝血因子Ⅺ缺乏症 基因突变 分子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辅助T细胞1(Th1)与辅助T细胞2(Th2)比值(Th1/Th2)与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168例初诊MM患者临床资料,疾病分期参照中国MM诊治指南(2020年修订),危险分层参照Mayo骨髓瘤分层和适应风险治疗(mSMART)3.0标准。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Th1、Th2水平。比较不同疾病分期及危险分层患者间Th1/Th2。以mSMART 3.0标准危险分层为金标准,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Th1/Th2判断高危MM的最佳临界值。按最佳临界值将患者分为高Th1/Th2组(≥最佳临界值)和低Th1/Th2组(<最佳临界值)。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两组患者无进展生存(PFS)情况。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PFS影响因素。结果国际分期系统(ISS)分期Ⅰ、Ⅱ、Ⅲ期患者分别有40、62、66例,其Th1/Th2[M(IQR)]分别为19.20(18.98)、15.93(14.40)、14.47(12.01)(H=6.68,P=0.036);修订的国际分期系统(R-ISS)分期Ⅰ、Ⅱ、Ⅲ期患者分别有31、102、35例,其Th1/Th2分别为19.67(21.92)、14.87(11.36)、13.50(12.80)(H=7.26,P=0.027);mSMART 3.0标准高危、标危患者分别有99、69例,高危患者Th1/Th2低于标危患者[14.70(11.93)比17.72(16.80),U=2 612.00,P=0.009]。ROC曲线分析显示,按Th1/Th2判断高危MM的曲线下面积为0.618(95% CI 0.531~0.705,P=0.010),最佳临界值为16.55,高Th1/Th2组和低Th1/Th2组分别有81例和87例。中位随访28个月(1~70个月),所有患者的中位PFS时间为36个月(95% CI 29~43个月),高Th1/Th2组PFS优于低Th1/Th2组[中位PFS时间:39个月(95% CI 26~51个月)比28个月(95% CI 21~34个月),P=0.040]。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肾功能损害(有比无:HR=2.340,95% CI 1.350~4.053,P=0.002)、Th1/Th2低(高比低:HR=0.551,95% CI 0.344~0.882,P=0.013)是MM患者PF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Th1与Th2失衡与MM患者的预后相关,Th1/Th2低的患者疾病进展风险高。Th1/Th2可作为判断MM预后的指标。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Th1细胞 Th2细胞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