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不同护理模式对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围术期中的护理质量差异,以期为以后的护理工作提供改进指导意见。方法 从我院收治的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中随机选取80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模式进行有效分组。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面部形态、咀嚼功能、张口度、咬合符合度、护理效果等数据。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观察组为97.5%。结论 围手术期强化护理可促进口腔颌面部形态、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口腔颌面部骨折 围术期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预防使用帕洛诺司琼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术后恶心呕吐(PONV)效果的遗传相关因素。方法75例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患者,诱导前抽取外周全血,对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进行评分,54例患者术后完全未发生恶心呕吐即为CR组,21例患者出现恶心或呕吐即为NV组。外周全血DNA进行Sanger测序,对SLC6A4 rs1042173,ABCB1 rs1045642和CYP3A5 rs776746 3个位点的等位基因进行分型,使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两组患者3个等位基因携带频率,评估遗传位点多态对使用帕洛诺司琼预防PONV效果的影响。结果突变型rs1042173 C→A基因型显著富集于CR组,携带等位基因A的术后患者对帕罗诺司琼的完全有效有效率高于野生型,为野生型的11.36倍[比值比(OR)=11.36,P<0.01];突变型rs1045642 G→A基因型显著富集于NV组,野生型G/G的患者对帕罗诺司琼的完全有效有效率高于携带等位基因A的患者,为后者的20.16倍(OR=20.16,P<0.01);突变型rs776746 C→T基因型显著富集于NV组,野生型C/C的患者对帕罗诺司琼的完全有效有效率高于携带等位基因T的患者,为后者的7.91倍(OR=7.91,P<0.01)。结论腹腔镜子宫切除术预防使用帕洛诺司琼的效果受SLC6A4 rs1042173、ABCB1 rs1045642和CYP3A5 rs776746多态的影响。

  • 标签: 帕洛诺司琼 基因 携带 术后恶心呕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