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行手术治疗后早期应用肠道微生态治疗的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在树兰(杭州)医院胃肠外科行手术治疗的早中期胃癌患者96例。其中观察组48例患者在术后早期使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肠道微生态制剂;对照组48例患者在术后早期单纯使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分别在术前以及术后第7天检测所有被选患者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等营养相关指标和CD4+、CD8+、CD4+/CD8+等免疫相关指标,记录患者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及感染性并发症发生情况等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等营养相关指标及CD4+、CD8+、CD4+/CD8+等免疫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更快(P<0.05),两组患者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肠道微生态制剂,可明显改善术后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促进肠道功能恢复,且不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行手术治疗后早期应用肠道微生态治疗的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在树兰(杭州)医院胃肠外科行手术治疗的早中期胃癌患者96例。其中观察组48例患者在术后早期使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肠道微生态制剂;对照组48例患者在术后早期单纯使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分别在术前以及术后第7天检测所有被选患者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等营养相关指标和CD4+、CD8+、CD4+/CD8+等免疫相关指标,记录患者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及感染性并发症发生情况等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等营养相关指标及CD4+、CD8+、CD4+/CD8+等免疫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更快(P<0.05),两组患者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肠道微生态制剂,可明显改善术后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促进肠道功能恢复,且不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T3期胆囊癌(GBC)行扩大根治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国内7家肝胆中心接受区域性根治术和扩大性根治术的323例pT3期GBC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选取区域性根治术组(A1组)和扩大性根治术组(B1组)各36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和总体生存情况,并进行预后因素分析。结果B1组阳性淋巴结个数[2(0,3)枚]和切除淋巴结总数[3(1,4)枚]均高于A1组[1(0,1)枚,4(2,7)枚)](均P<0.05),两组间其他临床及病理因素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1组1、3、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B1组,分别为75%、44%、29%和50%、15%、11%(χ2=11.311,均P<0.001)。扩大性根治术(HR=2.161,95%CI:1.222~3.821)、肝脏侵犯(HR=2.324,95%CI:1.305~4.139)、阳性淋巴结比率≥1/3(HR=2.927,95%CI:1.641~5.220)和ⅢB/ⅣB分期(HR=3.325,95%CI:1.750~6.320)是GB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均P<0.05),扩大性根治术(HR=1.969,95%CI:1.083~3.581)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阳性淋巴结比率<1/3和肿瘤侵及肝脏时B1组的总体生存率明显低于A1组(均P<0.05)。结论对阳性淋巴结比率<1/3和(或)肿瘤侵及肝脏的pT3期GBC施行扩大根治术并不能提高患者的总体生存率,扩大性根治术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