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儿童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病理学特征及其与临床指标间的相关性,进一步探索可用于儿童肝脏纤维化评估的非侵入性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至2020年住院的80例行肝活检的未经抗病毒治疗的乙型肝炎患儿资料。分析不同年龄段及不同性别患儿的炎症和纤维化特征,选取与肝纤维化分期相关性较好的变量建立儿童肝纤维化非侵入性诊断评分。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比较计量资料,双向有序分组资料采用Mantel-Haenszel χ2检验,等级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性检验,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评估新建立诊断评分对儿童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结果患儿中位年龄为6.4岁;HBV DNA水平较高(P50 = 7.6 log10 IU/ml);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P50 = 171 U/L [<正常值上限(ULN):5例;1~2 ULN:10例;> 2 ULN:65例]。病理学分析显示肝组织炎症的发生率为97.5%,G≥2者占比为42.5%;S≥2者占比为36.3%,肝纤维化的发生率为81.3%,肝硬化发生率为1.3%。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改变随着患儿年龄增加逐渐加重,且男性患儿高等级炎症及纤维化改变的比例高于女性患儿。慢性乙型肝炎儿童的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GGT)水平、γ-谷氨酰转移酶/血小板比值(GPR)及HBeAg水平与纤维化分期具有较好相关性(rs分别为0.397、0.389、-0.311),将GGT、GPR及HBeAg联合,可建立评估儿童患者肝纤维化的非侵入性诊断评分,当评分< 1.5时,可诊断纤维化S0,1.5≤评分< 3.5时,可诊断纤维化S1;3.5≤评分< 5.5时,诊断纤维化S2;评分≥5.5时,诊断纤维化S≥3。其敏感度分别为80%、83%、86%,特异度分别为53%、55%、67%。结论转氨酶升高波动的慢性乙型肝炎患儿肝组织炎症发生率高,且肝组织病理改变随着患儿年龄增长而加重。GGT、GPR及HBeAg与乙型肝炎患儿肝脏纤维化相关性好,联合上述指标建立新的非侵入性诊断评分对慢性乙型肝炎儿童S0~S3期纤维化有一定诊断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行抗病毒治疗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儿无应答组和应答组间基线乙型肝炎核心抗体定量(qAnti-HBc)水平的差异,以探讨不同qAnti-HBc水平患儿外周血CD8+记忆T细胞亚群比例及其功能活性。方法回顾性检测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感染科就诊的85例HBeAg阳性CHB患儿基线qAnti-HBc水平。分析其中37例抗病毒治疗患儿基线qAnti-HBc水平与HBeAg血清学应答的关系。流式细胞检测59例患儿基线外周血CD8+记忆T细胞亚群比例及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分泌水平,分析qAnti-HBc水平与CD8+记忆T细胞亚群比例及其功能活性间的关系。计数资料比较采用Pearson’s Chi-square检验,两组或多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或Kruskal-Wallis检验,连续性变量间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在37例接受恩替卡韦(ETV,21/37)或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16/37)治疗的患儿中,有18例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ETV组10/21,Peg-IFN组8/16),应答组患儿基线qAnti-HBc水平[4.71(4.64~4.81)log10IU/ml]显著高于无应答组[4.54(4.45~4.64)log10IU/ml,Z = -3.316,P = 0.001]。高qAnti-HBc组CD8+Tem、CD38+CD8+Tem、CD38+CD8+Temra细胞比例及CD8+T细胞分泌的IFN-γ、TNF-α水平显著高于低qAnti-HBc组(P < 0.05);ALT>1×正常值上限(ULN)组CD8+Tem、CD38+CD8+Tem、CD38+CD8+Temra细胞比例显著高于ALT≤1×ULN组(P<0.05),但两组CD8+T细胞分泌的IFN-γ、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qAnti-HBc与CD8+Tem、CD38+CD8+Tem、CD38+CD8+Temra细胞比例及CD8+T细胞分泌的IFN-γ水平呈正相关(P<0.05);ALT仅与CD38+CD8+Tem、CD38+CD8+Temra细胞比例呈正相关(P<0.05)。结论较高的基线qAnti-HBc水平与CHB儿童患者抗病毒治疗HBeAg血清学应答相关;qAnti-HBc较高的CHB患儿外周血效应CD8+T细胞表现出更强的表型及功能活化特点,此研究可能对CHB儿童抗病毒治疗疗效相关的潜在免疫机制作出一定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