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河南农村地区40岁及以上人群中代谢健康肥胖与脑卒中发病关系。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20 194名河南省新安县≥18岁农村常住居民于2007至2008年进行基线调查;随访调查于2013至2014年开展,共随访到17 265人。本研究为事后分析,根据研究目的最终共纳入11 864名研究对象进行统计。根据基线体质指数和代谢状况将研究对象分为代谢健康体重正常、代谢健康肥胖、代谢异常体重正常和代谢异常肥胖四。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肥胖和代谢状态与脑卒中发病风险关系。结果研究对象年龄中位数(四分位距)为54(46,61)岁,其中男性4 529人。经过平均6年随访,脑卒中累积发病率为7.16%。代谢健康体重正常、代谢健康肥胖、代谢异常体重正常和代谢异常肥胖脑卒中发病率分别为3.73%、4.61%、8.99%和9.38%,差异统计意义(χ²=117.458,P<0.001)。控制可能存在混杂因素后,以代谢健康体重正常为参照,代谢健康肥胖、代谢异常体重正常和代谢异常肥胖脑卒中发病风险比值比(odds ratio,OR)与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分别为1.52(1.10~2.12)、2.11(1.61~2.77)和2.78(2.18~3.55)。亚组分析表明,40~59岁人群中代谢健康肥胖表型显著增加脑卒中发病风险(OR=2.12,95%CI:1.36~3.30)。结论代谢健康肥胖、代谢异常体重正常和代谢异常肥胖均是影响脑卒中发病危险因素。

  • 标签: 肥胖症 代谢 卒中 队列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国农村地区成年人群静息心率与高血压发病风险关系及性别、年龄对其修饰效应。方法该研究为队列研究。于2007年7月至2008年8月在河南省新安县选取2个镇为研究现场,以自然村为单位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调查村庄,进行基线调查。根据标准入选常住居民20 194人。于2013年7月至2014年10月对入选者进行随访,最终完成随访者17 265人。排除基线高血压患者、基线静息心率资料缺失者、随访期间死亡者、随访时高血压诊断资料缺失者以及诊断为妊娠高血压者,最终共10 212人纳入该研究。基线和随访调查均包含问卷调查(人口统计资料、行为危险因素、疾病史及用药史等)、人体测量(身高、体重、静息心率及血压测量)、空腹血糖以及脂质谱检测。按照静息心率四分位数值将研究对象分为4,即Q1、Q2、Q3和Q4。既往无高血压病史,随访期间收缩压≥140 mmHg(1 mm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90 mmHg,或正在服用降压药物定义为新发高血压。以基线静息心率为自变量,以随访与基线血压差值为因变量,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静息心率与血压差值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静息心率与高血压发病风险关联强度[即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CI)]。然后采用公式计算高血压发病风险,即计算其相对危险度(RR)。该研究还针对性别(男性和女性)和年龄(<60岁和≥60岁)进行了亚组分析。结果研究平均随访6.0年,新发高血压病例累计2 059例,其中男性839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总人群中校正了潜在混杂因素后,静息心率每增加5次/min,高血压发病风险RR值为1.04(95%CI 1.01~1.08,P<0.05)。校正潜在混杂因素后,在女性人群中静息心率每增加5次/min,收缩压差值增加0.18 mmHg(95%CI 0.01~0.36 mmHg,P=0.046),同时高血压发病风险增加(RR=1.07,95%CI 1.03~1.11,P<0.05)。在女性人群中,Q3(静息心率76~82次/min)和Q4(静息心率>82次/min)高血压发病风险均高于Q1(静息心率<70次/min),RR值分别为1.39(95%CI 1.18~1.63,P<0.05)和1.22(95%CI 1.02~1.45,P<0.05)。在男性人群中,无论<60岁还是≥60岁,静息心率加快均不增加高血压发病风险(P均>0.05)。而<60岁女性静息心率加快则高血压发病风险增加(RR=1.05,95%CI 1.01~1.10,P<0.05),≥60岁女性静息心率加快高血压发病风险则更高(RR=1.14,95%CI 1.04~1.25,P<0.05)。结论对于我国农村地区成年人群而言,静息心率与高血压发病风险具有一定关联,且具有性别差异。静息心率较快女性人群高血压发病风险更高,且以老年女性为甚。

  • 标签: 高血压 性别因素 年龄因素 静息心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我国40岁及以上糖尿病患者及其处于不同心血管疾病(CVD)发病风险时远期CVD发病率和缺血性、出血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研究对象来自中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研究(China-PAR),纳入全国15个省市40岁及以上人群,依据基线资料将调查对象分为糖尿病和非糖尿病;利用China-PAR模型计算研究对象10年CVD发病风险,以5%、10%为切点将研究对象分为低、中、高危。2007至2015年对研究队列进行了2次随访,随访终点为CVD,包括非致死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死亡和卒中;按发病性质又进一步将终点事件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心血管事件,其中缺血性事件包括非致死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死亡、非致死性和致死性缺血性卒中,出血性事件包括非致死性和致死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出血。比较糖尿病和非糖尿病人群及其在不同风险水平CVD发病率及缺血性、出血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0岁及以上人群89 209人,年龄(54.8±9.4)岁,其中男性36 794例(41.2%),平均随访时间8.5年。糖尿病5 730例(6.4%)。≥40岁糖尿病患者中,10年CVD风险高危者占53.7%(3 075/5 730)。调整年龄、性别后,糖尿病患者CVD、缺血性和出血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1 066.93/10万人年、824.23/10万人年和211.56/10万人年)低于CVD发病风险高危非糖尿病者(1 773.73/10万人年、1 228.18/10万人年和446.49/10万人年)(P均<0.001)。在CVD高危人群中,与非糖尿病者相比,糖尿病患者缺血性心血管事件发病率更高(1 638.47/10万人年比1 228.18/10万人年,P<0.001),而出血性心血管事件发病率偏低,但差异统计意义(415.70/10万人年比446.49/10万人年,P=0.635);在CVD低、中危人群中,两缺血性和出血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均>0.05)。结论我国40岁及以上糖尿病患者中,半数以上处于CVD发病风险高危水平;不同CVD发病风险水平糖尿病患者,CVD、缺血性和出血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别明显。

  • 标签: 糖尿病 心血管病风险 发病率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潜伏期计算基本条件、方法以及流行病学意义,并通过数据实例,分别采用对数正态、伽马、威布尔和埃尔朗分布方法,展示了完全观察和不完全观察数据计算潜伏期过程。

  • 标签: 传染病潜伏期 流行病学 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