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入院时血钠水平与住院心力衰竭(心衰)患者院内病死率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2014年8月至2019年8月期间在阜外医院心衰重症监护病区住院的心衰患者,根据患者首次入院时的血清钠浓度分为3组:低钠血症组(血钠<135 mmol/L)、正常血钠组(血钠135~145 mmol/L)及高钠血症组(血钠>145 mmol/L )。比较三组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评价入院时血钠水平与患者院内病死率的关系。院内病死危险因素判定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结果共有1 591例住院心衰患者纳入分析,年龄(57.7±15.7)岁,男性占70.2%(1117/1591),入院血钠水平为(139.4±3.5)mmol/L,范围为124.0~160.6 mmol/L,其中,低钠血症占11.1%(176/1591)、正常血钠占86.3%(1 373/1 591)、高钠血症占2.6%(42/1591)。全体患者中位(四分位数)住院天数为13(8,20)天,住院期间有74例患者死亡,院内病死率为4.6%(74/1591)。其中,低钠血症、正常血钠及高钠血症患者院内病死率分别为13.6%(24/176)、3.2%(44/1373)和14.3%(6/42),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位(四分位数)住院天数分别为15(9,23) d、13(8,19)d及14(9,22) d,差别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将血钠水平作为连续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血钠水平是患者院内病死的独立预测因素[血钠每升高5 mmol/L,比值比(odds ratio,OR)0.828 ,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697~ 0.983,P=0.031]。将血钠水平分组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正常血钠组比较,高钠血症组患者院内病死风险增加近3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 3.720,95%CI 1.252~11.048,P=0.018],低钠血症患者院内病死风险增加近1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 1.818,95%CI 0.973~3.394,P= 0.061)。将低钠血症和高钠血症合并为血钠异常组,与正常血钠组比较,血钠异常组患者院内病死风险是正常血钠组患者的近2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 1.913,95%CI 1.083~3.379,P=0.025)。结论血钠异常(包括低钠血症和高钠血症)是住院心衰患者常见的电解质异常类型之一,入院时存在血钠异常的患者住院时间更长,院内病死风险更高。入院时血钠异常是住院心衰患者院内病死的独立预测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初步评价经皮房间隔造瘘术治疗顽固性左心衰竭患者的短期血流动力学效果。方法入选2019年10月至2020年7月期间在阜外医院心力衰竭重症监护病区(HFCU)住院的成年顽固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包括射血分数保降低的心衰(HFrEF)和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FpEF)。入选标准包括目前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或Ⅲ级,入院时收缩压>100 mmHg(1 mmHg=0.133 kPa),经优化药物治疗和强化容量管理1周后行Swan-Ganz漂浮导管测量静息状态下肺小动脉楔压(PAWP)>15 mmHg,运动后PAWP>25 mmHg。收集患者术前基线资料,包括6分钟步行距离(6MWT)、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超声心动图指标及Swan-Ganz漂浮导管数据。经右股静脉行房间隔穿刺,在压力监测下行球囊扩张,完成房间隔造瘘术。术后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及并发症,术后24 h内经Swan-Ganz漂浮导管测量右心房压(RAP)、肺动脉压(PAP)、PAWP及心输出量(CO),并计算心脏指数(CI)。术后48~72 h复查6MWT、NT-proBNP及超声心动图。结果共入选3例左心衰患者,1例女性,为HFpEF患者,2例男性,为HFrEF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均为Ⅲ级。3例患者均成功行房间隔造瘘术,术后生命体征平稳,无并发症发生。3例患者术后NYHA心功能分级均将为Ⅰ级,第2例和第3例患者的6MWT分别增加了90 m和80 m,但两例患者术后NT-proBNP水平均出现短暂升高。3例患者房间隔造瘘术前后超声心动图指标未见明显变化。Swan-Ganz漂浮导管测量数据显示,3例患者术后PAP(分别为28 mmHg、23 mmHg和12 mmHg)及PAWP(分别为17 mmHg、13 mmHg和11 mmHg)均较术前(PAP:29 mmHg、26 mmHg和34 mmHg,PAWP:23 mmHg、20 mmHg和27 mmHg)下降。除第2例患者(HFpEF)术后CO(3.0 L/min)和CI(1.72 L·min-1·m-2)较术前(CO:3.5 L/min,CI:2.01 L·min-1·m-2)下降外,其余2例(HFrEF)患者术后CO(分别为5.5 L/min和3.4 L/min)及CI(分别为2.61 L·min-1·m-2和2.02 L·min-1·m-2)均较术前(CO:4.4 L/min和1.7 L/min,CI:2.00 L·min-1·m-2和1.01 L·min-1·m-2)提高。结论经皮房间隔造瘘术治疗顽固性左心衰竭患者短期血流动力学效果显著,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简介:摘要野生型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ATTRwt)是野生型转甲状腺素蛋白错误折叠后沉积于组织器官从而影响其结构和功能导致的疾病。近期研究发现ATTRwt在老年人、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患病率被低估。ATTRwt在老年男性人群中较为常见,多表现为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近年来骨闪烁显像在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的诊断中表现出良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有望抑制ATTRwt进程的治疗方法包括氯苯唑酸、AG10和表没食子儿茶素-3-没食子酸酯等药物治疗以及心脏移植。本文对ATTRwt的临床特征、诊断思路、影像学检查及治疗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