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行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于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早期乳腺癌患者64例,32例行保乳手术的患者为观察组,另外32例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为对照组,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的效果。结果通过对患者术后疗效跟踪统计,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美容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3年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乳腺癌患者符合保乳手术适应症,应积极行保乳手术治疗,术后效果明显优于改良根治术,创伤小、美容效果、术后并发症少,远期疗效与改良根治术无差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Meta(Meta-analysis)分析法探讨中医药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了我国各大图书馆中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的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万方数据中中医药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使用Revman4.2软件对各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在众多数据库中纳入的标准文献共有20篇,样本共1645例。西药降压疗效与中医药(或者医药+中西药)与对比[OR=2.04,95%CI(1.56,2.69),Z=5.14,P<0.00001];西药组与单纯中医药降压疗效对比[OR=1.16,95%CI(0.78,1.72),Z=0.77,P=0.43];西药证候疗效与中医药(或者医药+中西药)对比[OR=5.33,C95%CI(4.00,7.15),Z=11.29,P<0.00001];西药组与单纯中医药证候疗效对比[OR=5.75,95%CI(3.68,9.02),Z=7.64,P<0.00001]。结论中医在治疗高血压临床上具有一定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全科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实验样本均来自于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接受收治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涉及人数60例,依据治疗方案的差异将所有患者分成两组(根据患者意愿引导其自行选择),一组实施常规治疗(对照组n=30),另一组实施全科治疗(观察组n=30),整理记录不同干预后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数据,观察分析差异表现。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血压水平(收缩压、舒张压)、临床疗效、生活质量数据皆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P值可见﹤0.05标准。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全科治疗可有效提高血压水平控制效果,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疗效的改善具有良好作用,值得推广采纳。
简介:摘要目的进行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益生菌肠内肠外营养治疗效果的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收治15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肠内肠外营养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益生菌肠内肠外营养治疗,进行两组患者肠内肠外菌群变化、感染率、腹痛消失时间、住院之间的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感染率、平均住院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低,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肠道乳杆菌、双歧杆菌总数比治疗前高,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添加益生菌的肠内肠外营养治疗能够对肠道菌群微生态平衡进行有效调节,并促进重症急性胰腺炎肠黏膜损伤,为肠屏障功能提供保护。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小切口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提供合理依据。方法现随机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腰间盘突出患者60例,分成研究组30人,包括男性患者20人,女性患者10人;对照组30人,包括男性患者18人,女性患者12人。研究组采用小切口小开窗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对两组手术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手术出血量小于对照组,研究组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治疗时间小于对照组。结论小切口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优于传统治疗方法,操作简单,创面小,恢复快,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的效果。方法:本次实验跨越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这一时间段,研究人员对50例偏头痛患者进行研究。将双盲对照原则作为本次实验所选偏头痛患者的分组依据,在本次实验中,研究人员分别采用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手段来完成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治疗任务,并对两组患者实施相同水平的护理。记录对照组及实验组所选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出现情况,并实施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及实验组所选患者中治疗效果突出及治疗效果一般的人数分别为20人及24人,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及96.00%,组间对应数据之间的差异是不容忽视的,(p<0.05);对照组及实验组所选患者中均无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出现概率为0.00%,(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的效果显著,应用价值远远高于西医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CTTH)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神经内科自2019年2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38例CTTH患者进入研究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rTMS组(19例)和对照组(19例)。rTMS组患者使用表面标记法定位右拇短展肌的热点并计算静息态运动阈值(RMT),随后将刺激强度调整为RMT的70%,刺激点位于先前确定的右手拇指热点前5 cm处,即左背外侧前额叶皮质(LDLPFC);刺激频率为每周一、三、五各1次,共持续4周,刺激12轮。对照组不定位热点,不计算RMT,将线圈垂直于LDLPFC放置,使用最小刺激强度,刺激频率同rTMS组。2组患者在rTMS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通过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头痛影响测试问卷-6(HIT-6)、简易McGill疼痛问卷(MPQ)等量表进行主观疼痛评估,通过伤害性屈曲反射(NFR)和条件性疼痛调节(CPM)试验中相关电生理指标作为疼痛状态的客观评估指标。记录2组患者治疗期间及1个月随访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1)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rTMS组患者治疗后各量表评分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各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方面,与对照组患者比较,rTMS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HIT-6评分、现在疼痛状况(PPI)评分、特质-焦虑量表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054,P<0.001;t=-6.083,P<0.001;Z=-4.246,P<0.001;Z=-3.740,P<0.001)。(2)NFR RⅢ参数:与治疗前比较,rTMS组治疗后最低阈值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NFR RⅢ参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方面,与对照组患者比较,rTMS组患者治疗后最低阈值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冷压力测试结果显示,与基础NFR RⅢ反射面积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均有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不良反应:2组患者治疗及随访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本研究结果初步显示rTMS治疗CTTH短期效果较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我院的分娩产妇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组织功能的影响及康复训练后的疗效。方法选择特定研究时段内我院产科接收的120例初产妇,按随机分类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产妇,对照组采用阴道分娩,观察组则实施剖宫产;产后均对两组产妇实施康复训练;对比分析两种方法下对盆底组织功能的影响以及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在与对照组进行比较之后,观察组的产妇盆底组织功能的影响以及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的分娩方式对产妇盆底组织功能的影响都是不同的,因此需要根据产妇自身实际情况来采取分娩方式。
简介:摘要: 目的,针对我院的分娩产妇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组织功能的影响及康复训练后的疗效。方法:选择特定研究时段内我院产科接收的 120例初产妇,按随机分类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60例产妇,对照组采用阴道分娩,观察组则实施剖宫产;产后均对两组产妇实施康复训练;对比分析两种方法下对盆底组织功能的影响以及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在与对照组进行比较之后,观察组的产妇盆底组织功能的影响以及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不同的分娩方式对产妇盆底组织功能的影响都是不同的,因此需要根据产妇自身实际情况来采取分娩方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对高血压患者采用温胆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均为高血压患者,共计120例,收治时间范围为2018年9月到2020年3月之间。按照双盲法对患者随机分组,其中60例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西药治疗,其余6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实施温胆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进行治疗。观察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药物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观察组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对高血压患者采用温胆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进行治疗的效果更为理想,可以更好的控制患者血压,避免患者出现药物副反应,从而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分化型早期贲门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并评价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的短期及长期疗效。方法纳入2014年10月—2019年12月在南京鼓楼医院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且术后病理证实为分化型早期贲门癌的患者共329例(331个病灶),并进行随访。回顾患者的内镜及病理资料,分析分化型早期贲门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评价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的短期(主要指标:整块切除率、治愈性切除率以及短期并发症发生率)及长期疗效(主要指标:异时性癌发生率、复发及远处转移率、总体生存率)。结果329例分化型早期贲门癌患者男女比例约为4∶1,年龄(65.69±8.02)岁。肿瘤长径≤2.0 cm占65.9%(218/331)。病灶多位于后壁(50.5%,167/331),其次是小弯侧(36.3%,120/331)。内镜下形态0-Ⅱc型占49.5%(164/331)。69.8%(231/331)的病灶局限于黏膜层。整块切除率为100.0%(329/329),治愈性切除率为83.3%(274/329)。28例患者(8.5%)出现短期并发症。中位随访时间39个月,11例(3.3%)患者出现异时性癌,2例(0.6%)发生远处转移,无复发患者。有7例患者死亡,随访期间总体生存率97.9%(322/329)。其中治愈性切除追加外科手术患者生存率为100.0%(3/3),而未追加外科手术患者生存率为99.3%(269/271);非治愈性切除追加外科手术患者生存率为96.0%(24/25),而未追加外科手术患者生存率为86.7%(26/30)。结论分化型早期贲门癌大多数为高分化腺癌,发现时肿瘤直径多小于2 cm,合并溃疡及脉管浸润率较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分化型早期贲门癌安全有效,治愈性切除率高,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少,异时性癌发生率、远处转移及复发率低,总体生存率高,但对于非治愈性切除患者推荐追加外科手术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周围神经显微减压术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painful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PDPN)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对2017年9月至2018年6月武汉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3例PDPN患者,按DELLON术式行周围神经显微减压手术治疗。所有患者术中行神经电生理监测,术后随访0.5~1年。术前及术后0.5年均行肌电图检查及VAS疼痛评分,并对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PDPN患者行周围神经显微减压术后0.5年,肌电图检查所松解神经,显示所检测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NCV)较术前明显增快(P<0.05)。术后VAS评分(4.6±1.8)分,较术前(8.3±2.6)明显减低(P<0.05)。结论周围神经显微减压术对PDPN有良好治疗效果,术中电生理监测可有效避免医源性神经损伤。神经电生理检查,可作为明确诊断及评价手术疗效的客观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固有层神经鞘瘤的临床病理特点以及内镜切除与手术切除成本效益的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2016年7月在南京鼓楼医院确诊的38例胃神经鞘瘤(gastric schwannomas,GS),将其分为内镜切除(包括内镜黏膜下挖除术、内镜全层切除术)组17例和手术切除组21例,并对其并发症、完整切除率和成本效益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中男11例(28.9%)、女27例(71.1%),年龄(52±10)岁(41~63岁)。GS最常见于胃体(71.1%,27/38)和胃窦部(21.1%,8/38)。38例病灶均为隆起型,肿瘤长径(2.5±1.2)cm(0.6~4.5 cm);内镜超声检查术发现60.5%病灶为异质性低回声,39.5%(15/38)病灶为低回声。内镜切除组完整切除率为100.0%(17/17),中位手术时间54 min,11例(64.7%,11/17)患者出现穿孔,均经金属夹或金属夹辅助的荷包缝合完整封闭创面。与手术治疗组相比,内镜治疗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4.6±0.6)d比(9.6±4.4)d,P<0.001],首次进流食的时间明显缩短[(1.2±0.4)d比(2.7±0.7)d,P<0.001],住院费用明显降低[(21 965.0±9 342.4)元比(34 253.3±10 520.9)元,P<0.001]。组织标本中S100均阳性;中位随访时间34个月,随访期间未发生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内镜切除术对于固有肌层的GS的诊治是安全、有效的,相比外科手术有更高的经济效益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