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服用二甲双胍对合并2型糖尿病(T2DM)的Ⅰ型子宫内膜癌(E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之间就诊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45例合并T2DM的Ⅰ型EC患者(糖尿病组)与同期147例不合并糖尿病的Ⅰ型EC患者(非糖尿病组)的临床资料,合并T2DM的Ⅰ型EC患者中二甲双胍组23例(口服二甲双胍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非二甲双胍组22例(口服其他类降糖药或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比较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二甲双胍对合并T2DM的Ⅰ型EC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与非糖尿病组相比,糖尿病组Ⅰ型EC患者的发病年龄大(t=4.331,P<0.001)、更易合并高血压(χ2=19.252,P<0.001)、手术-病理分期晚(χ2=4.588,P=0.032)、组织学分级高(χ2=6.069,P=0.048)、肌层浸润深(χ2=7.743,P=0.005)、淋巴结转移发生率高(χ2=4.885,P=0.027)。二甲双胍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47.0个月vs. 38.0个月)及中位总生存期(OS)(52.0个月vs. 41.0个月)较非二甲双胍组明显延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899,P=0.001;χ2=10.090,P=0.001)。二甲双胍组与非糖尿病组的中位PFS(47.0个月vs. 46.0个月)及中位OS(52.0个月vs. 46.0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791,P=0.374;χ2=0.836,P=0.360)。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发病年龄大(OR=2.128,95%CI为1.361~3.328,P=0.001;OR=4.502,95%CI为1.696~11.954,P=0.003)、手术-病理分期晚(OR=2.231,95%CI为1.437~3.462,P=0.001;OR=4.005,95%CI为1.480~10.836,P=0.006)、组织学分级高(P=0.001;P=0.017;G2/G1:OR=5.660,95%CI为3.424~9.357,P=0.001;OR=5.763,95%CI为1.666~19.938,P=0.006)、肌层浸润深(OR=1.531,95%CI为1.049~2.235,P=0.027;OR=3.759,95%CI为1.890~7.476,P=0.001)、淋巴结转移阳性(OR=11.277,95%CI为2.774~45.838,P=0.001;OR=8.451,95%CI为1.138~62.767,P=0.037)、合并T2DM(OR=1.897,95%CI为1.096~3.281,P=0.008;OR=1.813,95%CI为1.043~3.151,P=0.012)为Ⅰ型EC患者PFS和OS的危险因素,服用二甲双胍为合并T2DM的Ⅰ型EC患者PFS(OR=0.412,95%CI为0.207~0.818,P=0.002)及OS(OR=0.455,95%CI为0.228~0.905,P=0.008)的保护因素。结论合并T2DM是Ⅰ型EC患者的不良预后因素,服用二甲双胍能明显改善合并T2DM的Ⅰ型EC患者的PFS及OS,改善患者预后。
简介:摘要变应性鼻炎的经典发病机制主要以Th1/Th2免疫细胞失衡所引起的变态反应为主。近年来,随着变应性疾病发病率的增高,对CD4+细胞引起的T淋巴细胞2型变态反应的研究越来越多。有研究表明白细胞介素-25、白细胞介素-33、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是引起Th2型免疫应答的关键启动因子。固有免疫细胞可在多个细胞因子的刺激下产生Th2型细胞因子产生超敏反应。本文从引起2型免疫的相关机制进行综述,希望为变应性鼻炎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一些新的指导。
简介:摘要:目的:解析在围手术期护理中,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合并Ⅲ型前列腺炎患者,使用全程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从2022年1月到2023年5月,选70名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合并Ⅲ型前列腺炎病人作为研究的参与者,患者单双号抽取的方法进行分组,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法,研究组(35人),全程护理干预,对照组(35人),常规护理,比较术后并发症,临床指标。结果:比较对照组,研究组护理效果更佳(P<0.05),术后并发症率降低(P<0.05)。结论:在围手术期护理中,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合并Ⅲ型前列腺炎患者,使用全程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具有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