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小儿肺炎患者采用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进行治疗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 2017年 06月~ 2019年 12月收治的 74例小儿肺炎患者数字奇偶法分组;治疗组( 37例):采用常规治疗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展开肺炎治疗;对照组( 37例):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展开肺炎治疗;就组间肺炎疗效数据、治疗时间、系列症状病程展开对比。结果:治疗组小儿肺炎患者总疗效数据( 94.59%)高于对照组( 59.46%)明显( P<0.05);治疗组小儿肺炎患者治疗时间( 6.15±1.25) d、湿啰音病程( 5.77±0.76) d、咳嗽停止病程( 5.59±1.22) d、气促缓解时长( 2.17±0.23) d均短于对照组( 8.57±1.89) d、( 8.29±0.90) d、( 7.90±1.83) d以及( 3.89±0.61) d明显( P<0.05)。结论: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的有效应用,可实现小儿肺热患者症状改善、疗效增强以及治疗时间缩短,最终实现小儿肺热患者有效预后。
简介:摘要:论述肺痹的来源及历史沿革,分析肺痹病因病机,以及治疗肺痹-邪盛痹重期(肝风内动)的治法和方药。通过分析肺的生理,及内风对肺痹的影响,总结王檀教授采用潜镇熄风之法,用镇肝熄风汤治疗肺痹的临床应用,并举出验案说明。
简介:摘要:间质性肺疾病是一组以肺泡单位的炎症和间质纤维化为基本病变的异质性非肿瘤和非感染性肺病疾病的总称,又称为弥漫性实质性肺病。临床治疗效果差,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本文总结王檀教授治疗间质性肺疾病的经验,为临床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拟逐水方外敷联合胸腔热灌注的疗效及安全性,为该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研究,将48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4例,自拟逐水方外敷联合胸腔热灌注治疗)和对照组(24例,单纯胸腔热灌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疗效、卡氏评分和安全性。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0.83%,观察组有效率为87.50%,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27);治疗后两组卡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显著(P=0.015);对照组58.33%的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观察组33.33%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P<0.05);对照组54.17%的患者出现骨髓抑制,观察组25.00%患者出现骨髓抑制(P<0.001);对照组25%患者出现肾功能异常,观察组未出现明显肾功能异常(P<0.05);对照组发热率33.33%,观察组发热率12.50%(P>0.05);对照组41.67%患者出现胸痛,观察组12.5%患者出现胸痛(P<0.05);对照组58.33%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观察组29.17%患者出现恶心呕吐(P<0.05);治疗后两组均未出现明显心电图异常。结论自拟逐水方外敷联合胸腔热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拟逐水方外敷联合胸腔热灌注的疗效及安全性,为该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研究,将48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4例,自拟逐水方外敷联合胸腔热灌注治疗)和对照组(24例,单纯胸腔热灌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疗效、卡氏评分和安全性。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0.83%,观察组有效率为87.50%,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27);治疗后两组卡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显著(P=0.015);对照组58.33%的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观察组33.33%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P<0.05);对照组54.17%的患者出现骨髓抑制,观察组25.00%患者出现骨髓抑制(P<0.001);对照组25%患者出现肾功能异常,观察组未出现明显肾功能异常(P<0.05);对照组发热率33.33%,观察组发热率12.50%(P>0.05);对照组41.67%患者出现胸痛,观察组12.5%患者出现胸痛(P<0.05);对照组58.33%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观察组29.17%患者出现恶心呕吐(P<0.05);治疗后两组均未出现明显心电图异常。结论自拟逐水方外敷联合胸腔热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简介:摘要:目的:阐述对肺栓塞(PE)患者患开展心脏彩超和下肢静脉加压超声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7月医院收治的高度疑似PE患者54例,按照病情将患者分为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选取以往临床治疗完毕54例PE患者为常规组,回顾分析各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肺动脉的估测压力值、下肢静脉加压超声及心脏彩超检查结果。结果:高危组肺动脉收缩压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危组、低危组肺动脉收缩压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动脉高压指数作为诊断肺栓塞高危阶段灵敏度高,且伴随下肢静脉加压超声、肺动脉高压变化,诊断结果理想,特异性明显。结论:下肢静脉加压超声联合心脏彩超诊断PTE相较于二者单独检查,诊断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合并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及肺腺癌1例。患者女,48岁,CT表现为右鼻腔内软组织密度肿块,与上中下鼻甲分界不清,密度不均匀,累及相邻多个窦腔,局部骨质呈溶骨性破坏,增强后不均匀轻度强化;MRI病灶T1WI呈等信号,T2WI和DWI呈稍高信号。右肺中叶支气管开口处见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增强呈不均匀明显强化;右肺下叶结节内见空洞,邻近胸膜牵拉,增强后中度强化。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血清D-二聚体水平与肺动脉高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9月收治的460例AE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外周血血清D-二聚体水平进行检测,采取超声心动图检测并记录肺动脉收缩压(PASP)。结果AE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组患者的血清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单纯AECOPD组患者(P<0.01)。经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ASP与血清D-二聚体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598,P<0.01)。结论AECOPD患者存在血液高凝状态,D-二聚体可作为反映AECOPD继发肺动脉高压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