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血清标志物对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发生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再出血(EGVR)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7年1月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收治的155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行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发生EGVR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指标:(1)入组患者情况。(2)术后发生EGVR的危险因素分析。(3)术后发生EGVR的预测情况。(4)随访情况。采用电话、门诊和住院方式进行随访。术后每3个月随访1次。了解患者术后发生EGVR及死亡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8年1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估诊断效能,约登指数确定最佳截断值。结果(1)入组患者情况。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患者155例;男106例,女49例;年龄为(53±11)岁。155例患者中,术后1年内发生EGVR 21例,未发生EGVR 134例。发生EGVR和未发生EGVR患者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分别为100.3(16.1~712.2)μg/L、68.4(35.0~198.8)μg/L和35.5(2.0~521.2)μg/L、43.5(4.3~150.4)μg/L,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55,-4.52,P<0.05)。(2)术后发生EGVR的危险因素分析。根据约登指数,层粘连蛋白最佳截断值为64 μg/L,Ⅳ型胶原最佳截断值为65 μg/L。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层粘连蛋白≥64 μg/L,Ⅳ型胶原≥65 μg/L是患者术后发生EGVR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9.69,8.16,95可信区间为3.05~30.82,2.65~25.15,P<0.05)。(3)术后发生EGVR的预测情况。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层粘连蛋白和Ⅳ型胶原预测术后发生EGVR的AUC为0.79(95%可信区间为0.66~0.92),灵敏度为0.62,特异度为0.96。(4)随访情况。15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1~12)个月。随访期间,13.55%(21/155)的患者术后发生EGVR并发症,其中3例死于EGVR。21例术后发生EGVR的患者中,6例发生于术后1个月内,其中2例死亡;5例发生于术后1~3个月;6例发生于>术后3个月且<术后6个月,4例发生于术后6~12个月,其中1例术后12个月死亡。结论层粘连蛋白和Ⅳ型胶原可良好预测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发生EGVR。

  • 标签: 门静脉高压症 肝硬化标志物 脾切除术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上消化道再出血 腹腔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谷氨酰胺酶2(GLS2)对肝胆管癌细胞5-氟尿嘧啶(5-Fu)化疗敏感性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TIMER数据库检索GLS2在泛癌中表达水平,通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进一步验证GLS2在胆管癌组织(2014年1月至2019年4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苏北人民医院行胆管癌根治术患者)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分析GLS2和P-糖蛋白(MDR1)在胆管细胞癌组织中表达相关性。运用pcDNA过表达RBE细胞株GLS2表达;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对化疗药物5-Fu的化疗敏感性。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临床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在肝胆管细胞癌组织中GLS2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织(0.42±1.20比1.71±0.83,t=2.974,P<0.05),并且GLS2表达与肝胆管细胞癌患者肿瘤数量、有无包膜、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糖类抗原19-9明显有关(χ2=6.17、5.84、7.15、8.24、8.21,P<0.05)。进一步分析表明GLS2表达与MDR1表达明显负相关(r=-0.536,P<0.05)。过表达RBE细胞GLS2表达可下调MDR1表达(0.90±0.12比0.22±0.21,t=3.213,P<0.05),并提高RBE细胞对5-Fu化疗敏感性。结论GLS2通过介导MDR1表达提高肝胆管癌细胞化疗敏感性,并且GLS2的表达与肝胆管细胞癌患者恶性表型显著相关。

  • 标签: 肝胆管细胞癌 谷氨酰胺酶2 多药耐药基因1 5-氟尿嘧啶 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保留迷走神经与传统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2月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收治的7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将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手术组和改良手术组,传统手术组患者行传统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改良手术组患者行改良保留迷走神经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观察指标:(1)术中及术后情况。(2)随访情况。采用电话、门诊和住院方式进行随访。术后每3个月随访了解患者上消化道再出血、胃潴留、餐后饱胀、腹泻发生情况。术后1、6、12个月行电子胃镜检查,如食管曲张静脉直径>5 mm,则行内镜下套扎术。随访时间截至2020年2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筛选出符合研究条件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70例,男51例,女19例;年龄为(52±12)岁,年龄范围为22~78岁;传统手术组和改良手术组各35例,研究过程中传统手术组1例患者退出。(1)术中及术后情况:传统手术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中转开腹分别为(160±26)min、(76±104)mL、0、1例,改良手术组上述指标分别为(135±27)min、(65±68)mL、1例、0。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46,P<0.05),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62,P>0.05);术中输血、中转开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均未额外行止血手术。传统手术组患者术后胰液漏、肺部感染、腹腔感染、术后7 d门静脉血栓、住院时间分别为2例、1例、1例、16例、(9.5±1.4)d,改良手术组上述指标分别为1例、0、0、15例、(9.3±1.4)d。两组患者胰液漏、肺部感染、腹腔感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门静脉血栓、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123,t=-0.821,P>0.05)。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患者均经对症支持治疗后好转。两组患者术后均无切口和胃瘘相关并发症发生。(2)随访情况:两组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均为12个月。随访期间34例传统手术组患者中胃潴留、腹泻、腹胀、消化道再出血发生例数分别为31、25、27、3例,35例改良手术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3、3、4、4例,两组患者消化道再出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其他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7.083,30.180,32.215,P<0.05)。传统手术组患者术后12个月白蛋白(Alb),术后1个月食管静脉内径分别为(44±5)g/L,(7.4±3.0)mm;改良手术组上述指标分别为(49±3)g/L,(7.7±2.7)mm。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Al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65,P<0.05);术后1个月食管静脉内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83,P>0.05)。结论改良保留迷走神经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安全、可行,可简易手术流程,缩短手术时间,有效降低消化系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生命质量。临床试验注册:在美国临床试验数据库(ClinicalTrials.gov)注册,注册号为NCT03396796。

  • 标签: 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症 脾切除术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迷走神经 腹腔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