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临床阶段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认知加工的眼动特征及其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5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首发组)、46例慢性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慢性组)、36例精神病临床高危综合征患者(临床高危组)和26例健康对照组采用眼动追踪技术记录四组被试对人际互动图片的眼动轨迹。采用SPSS 17.0进行协方差分析和偏相关分析。结果在观看人物交流图片时,四组被试的注视时长分别为:对照组(294.6±36.7)ms,临床高危组(280.0±54.0)ms,首发组(268.5±34.9) ms,慢性组(315.7±75.7) 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8,P=0.027)。观看无人风景图时,四组被试的平均跳视幅度分别为:对照组(5.3±1.1) °,临床高危组(4.7±1.1) °,首发组(5.2±1.0) °,慢性组(4.4±1.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7,P=0.021)。慢性组患者在观察人物交流图片、人物无交流图片和无人物风景图片时的注视时长均与PANSS总分成正相关(偏相关系数=0.313,P=0.039;偏相关系数=0.320,P=0.034,偏相关系数=0.372,P=0.013)。慢性组患者在观察无人物风景图片时平均注视时长与PANSS阳性症状评分成正相关(偏相关系数=0.321,P=0.034)。慢性组患者在观察任意一类图片平均注视时长与PANSS一般症状评分成正相关(人物交流图片:偏相关系数=0.385,P=0.010;人物无交流图片:偏相关系数=0.409,P=0.006;无人物风景图:偏相关系数=0.465,P=0.001)。首发组患者在观察人物无交流图片时的跳视幅度与PANSS阳性症状评分成正相关(偏相关系数=0.555,P=0.049)。临床高危组患者在观察人物交流图片时的平均跳视幅度与SOPS阳性症状评分成负相关(偏相关系数=-0.373,P=0.030)。结论精神分裂症不同临床阶段患者社会认知加工的眼动特征具有明显差异。与平均注视时长相比,跳视幅度对于临床高危期患者症状严重程度的预测更灵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病临床高危(clinical high risk, CHR)状态群临床转化的相关因素。方法2011年2月至2014年5月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门诊使用精神病临床高危综合征结构式访谈(Structured Interview for Psychosis-Risk Syndromes, SIPS)筛选并在2年随访时间点评估CHR人群的临床症状和总体功能,收集其处方用药信息。使用Kaplan-Meyer生存分析和Cox回归分析探索CHR临床转化的相关因素。结果实际入组206例,失访38例,最终168例CHR完成随访研究。生存分析显示,阳性症状评分 [χ2(df=1)=4.395, P=0.036]、解体症状评分[χ2(df=1)=4.425, P=0.035]、临床高危综合征量表总分[χ2(df=1)=3.881, P=0.049]、功能总体评估评分[χ2(df=1)=5.961, P=0.015]、服用抗抑郁药[χ2(df=1)=6.751, P=0.009]、服用抗精神病药[χ2(df=1)=9.455, P=0.002]和抗精神病药服药剂量[χ2(df=1)=7.488, P=0.006]、服药时长[χ2(df=1)=5.368, P=0.021]与CHR的临床结局有关,并且服用抗精神病药(β=0.844,P=0.007)是CHR临床转化的危险因素,服用抗抑郁药(β=-0.731,P=0.026)可能是临床转化的保护因素。结论CHR的临床转化与处方药物种类存在一定关联性,但其中因果关系仍需进一步研究。
简介:摘要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是一种耐受性好且安全无创的大脑物理刺激方法,目前已广泛用于治疗某些常见精神障碍和神经疾病并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为进一步完善相关领域的使用规范,有必要制定临床治疗专家共识。本专家共识根据截至2021年8月发表的临床研究并基于循证医学的方法,发布tDCS在抑郁障碍、精神分裂症、物质使用所致障碍、强迫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孤独症、焦虑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睡眠障碍、疼痛、帕金森病、脑卒中和癫痫治疗的专家共识,并介绍了临床上tDCS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描述了治疗流程和操作技术。希望为tDCS的临床应用提供指导,促进该治疗技术未来的规范发展。
简介:摘要精神病临床高危综合征以弱化的精神病性症状和认知功能损伤为特征,随访时转化为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往往表现出更严重的认知功能损伤。近年来,任务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为揭示不同认知功能损伤的神经生物学基础提供了客观特征,为预测精神病高转化风险的人群提供了生物学标志,并为发展早期干预提供了潜在靶点。本文对精神病临床高危综合征认知功能损伤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包括认知功能相关的脑区活动异常特征、与临床症状的关联等,并对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特征预测转化风险进行展望。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与静息状态下alpha波能量的关系。方法对符合ICD-10诊断标准的1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静息态(闭眼、清醒)下脑磁图扫描,通过时域下滑动窗短时能量方法计算alpha频段的能量,分别计算出左额叶、右额叶、左颞叶、右颞叶、左顶叶、右顶叶、左枕叶、右枕叶共8个脑区alpha能量值及其能量平均值;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根据阴性症状得分将患者分为低阴性症状组(低于中位数)和高阴性症状组(高于中位数)。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Wilcoxon两样本秩和检验)比较2组alpha波总能量值及8个脑区alpha能量值的差异,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探索右颞区alpha能量与阴性症状的关系,采用协方差分析控制焦虑抑郁因子、受教育年限对阴性症状的影响,采用kendall′s tau-b进行相关分析,分析阴性症状与各脑区能量值的相关性。结果2组右颞叶alpha波能量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43,P=0.032)。阴性症状量表分可由右颞叶能量、受教育年限、焦虑抑郁因子分、阳性症状量表分的变化表示(校正r2=0.894),而右颞叶能量值影响显著(t=3.965,P=0.004)。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可能与右颞叶能量异常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睁眼与闭眼状态对精神分裂症一级亲属40 Hz听觉稳态反应(auditory steady state response,ASSR)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1年10月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就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一级亲属38名,同期招募31名健康对照。应用分裂型人格障碍调查问卷(schizotypal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SPQ)对所有被试进行评估。所有被试均顺序采集睁眼和闭眼状态下各持续3 min的40 Hz脑电ASSR信号。事件相关谱扰动(event-related spectrum perturbation,ERSP)和试次间相位一致性(intertribal phase coherence,ITC)两个指标用于评估ASSR。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双因素方差分析用于睁眼和闭眼两种状态下两组间ITC和ERSP的比较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ITC的组别主效应和组别×睁闭眼交互效应均不显著(均P>0.05),睁闭眼主效应显著(F(1,67) =10.61,P=0.002);健康对照组内睁眼时ITC明显高于闭眼时(P=0.014),一级亲属组内睁眼时ITC高于闭眼时(P=0.039)。ERSP的睁闭眼主效应(F(1,67)=0.195,P=0.660)、组别主效应(F(1,67)=0.627,P=0.431)、组别×睁闭眼交互效应(F(1,67)=1.034,P=0.313)均不显著。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健康对照组内ERSP(睁眼:r=-0.260,P=0.210;闭眼:r=-0.318,P=0.122)、ITC(睁眼:r=-0.248,P=0.232;闭眼:r=-0.260,P=0.209)与SPQ评分均无相关性。精神分裂症一级亲属组内ERSP(睁眼:r=-0.387,P=0.226;闭眼:r=-0.363,P=0.238)、ITC(睁眼:r=0.126,P=0.485;闭眼:r=0.096,P=0.595)与SPQ评分也均无相关性。结论睁眼与闭眼状态下精神分裂症一级亲属40 Hz ASSR的调节模式未明显受损,提示40 Hz ASSR的睁眼与闭眼调节模式可能不是预测精神病遗传高危预后的潜在标记。
简介:摘要目的与传统非精准定位左侧背外侧前额叶(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DLPFC)相比,探索精准定位是否可以提高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以及右侧眶额叶(right orbital frontal cortex,rOFC)靶点的疗效。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招募的符合DSM-Ⅳ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患者分为3组:非精准DLPFC组(19例)作为对照组,精准DLPFC组(19例)和rOFC组(14例)作为试验组。3组在基线和10次rTMS治疗后接受HAMD17和HAMA评估,以HAMD17有效率为主要评估指标,以HAMD17和HAMA减分、减分率等为次要评估指标,采用卡方检验或方差分析比较3组rTMS治疗的疗效差异。结果基线时3组HAMD17和HAM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TMS治疗后,3组HAMD17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6.86,P=0.032),精准DLPFC组有效率(74%)显著高于非精准DLPFC组(32%,χ²=6.76,P=0.011),而与rOFC组(5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²=2.16,P=0.133),非精准DLPFC组和rOF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²=0.99,P=0.266)。精准DLPFC组HAMD17减分最高,非精准DLPFC组与rOFC组相当,3组患者HAMD17减分差异接近有统计学意义(F=2.95,P=0.062)。3组HAMA减分、HAMA减分率和HAMD17减分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精准定位DLPFC可能是提高rTMS治疗抑郁症疗效的有效手段,rOFC靶点可能是rTMS治疗抑郁症的候选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