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全国文综卷历史论证题(第41题)一直备受瞩目,今年高考过后,再次受到热议。师生叫苦不迭,直呼“又白白准备了一场”。甚至有人据此得出这样的结论:这道题目的变化过于频繁(每年一变),令我们的备考迷失了方向。果真如此吗?细究下来,我们就会发现,每年发生变化的仅是题目的命制形式和作答要求,而其中所考查的学科素养和基本能力却一直没有发生大的改变。本文拟就此问题做一探讨,期望对我们的教学工作有所启发。
简介:历史解释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历史事物的一种能力。2017年全国卷历史阐述题(2017年Ⅰ、Ⅱ卷第42题,Ⅲ卷第41题,该题以往在文综卷中排序为第41题)是集中考查历史解释素养(能力)的典型题目,因其考查的难度大、得分率低、创新性强,一直备受师生的广泛关注。有些一线教师对此手足无措,似乎无论怎样精心准备,最终的考试结果都是一样的,学生均分仍在5分左右(满分12分)徘徊,甚至更低。
简介:
简介:数学家哈尔莫斯指出:“数学的真正组成部分是问题和解.”他认为“数学家存在的主要理由就是解决问题”.解题是数学的心脏,解题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形式和主要内容.数学教学活动中,我们要把教会学生解决数学问题、提高解题能力当作一项重要教学任务.本文拟就培养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谈谈笔者的体会.
简介:摘要: 综合实践活动是以综合性的学习内容为主体,以学生的主体活动和直接经验为主要形式,以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的统一协调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学习需要更为灵活,开放,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需要在更大的时空范围将个人学习,班级集体以及小组合作学习合理地穿插结合,而小组合作学习则成为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行设计、搜集整理、交流、表达、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参与、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简介: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会经常性地产生一些认知冲突,比如在学习新课程必修一(政治)的时候,中国古代的专制制度与西方雅典、罗马的民主与法制形成了鲜明对比,学生就会不自觉地强化出这样的认识: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弊端太大、太多,远不如同时期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优越。这样,他们便产生了全盘否定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历史、肯定西方古代的民主、法制和历史的认识倾向,教师也在这个问题上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既想给学生讲清楚这个问题,又不知道从何讲起。
简介:与传统高考相比较,新课程下的高考历史试题有了长足的进步,尤为值得肯定的是试题凸显了对于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查,这是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历史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情感教育是历史教育的终极性目标,高考试题应该对此目标的实现起到积极的引领性作用。江苏、广东、海南、宁夏、山东等课改区2008年的高考历史试题在这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问题的设计上还明显存在着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
全国卷历史论证题考查特征的“变”与“不变”
历史解释素养考查的两种类型及教学启发——基于2017年全国卷历史阐述题的探讨
一道题的启示——试析上海历史试卷第36题
培养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探索
在综合实践课中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初探
给学生真实的历史:关于认知冲突问题的处理——以中、西古代政治制度的差异为例
对新课程情感目标问题设计的几点指误与纠正——以2008年新课程高考历史试题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