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云南省男男性行为者HIV暴露前预防(PrEP)用药意愿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通过滚雪球抽样方法在2021年4-6月云南省14个城市(自治州)开展调查。国家级哨点样本量为400人,省级哨点样本量为100人。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rEP用药意愿的相关因素。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调查MSM 2 450人,听说过PrEP的比例为68.5%(1 677/2 449),愿意PrEP用药的比例为56.7%(1 343/2 368),愿意自费PrEP用药的比例为30.6%(724/2 368),愿意免费PrEP用药的比例为56.2%(1 330/2 367)。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PrEP用药意愿低的相关因素包括40~和≥50岁(aOR=2.49和aOR=4.48)、汉族(aOR=1.47)、外省户籍(aOR=1.64)、高中/中专(aOR=1.96)与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aOR=3.49)、样本来源分别为浴池/桑拿(aOR=3.53)、网络招募(aOR=2.53)和自愿咨询与检测(aOR=1.42)、本地居住时间3~和7~12个月(aOR=0.18和aOR=0.25)、调查现场分类为二类与三类地区(aOR=3.63和aOR=1.71)、最近1周未发生同性肛交(aOR=2.60)和未发生商业性同性性行为(aOR=13.32)、自我感知HIV感染风险较高者(aOR=0.50)。结论MSM愿意PrEP用药的比例超过一半,PrEP宣传推广工作应重点关注PrEP用药意愿低的MSM,尤其是来自经济较落后地区、年龄较大、汉族、外省户籍、本地居住时间较短和自我感知HIV感染风险较低的MSM。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负载焦亡抑制剂的活性氧响应性自组装纳米胶束对糖尿病大鼠全层皮肤缺损的影响。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用纳米胶束聚乙二醇-嵌段-聚丙烯硫醚(PEG-b-PPS)包封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NOD)1/2抑制剂(NOD-IN-1),将所得产物称为PEPS@NOD-IN-1。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粒度分析仪分别观测PEG-b-PPS与PEPS@NOD-IN-1的形貌和水合粒径,用酶标仪测量并计算PEPS@NOD-IN-1对NOD-IN-1的包封率和载药率以及PEPS@NOD-IN-1在单纯磷酸盐缓冲液(PBS)和含过氧化氢的PBS中40 h内对NOD-IN-1的累积释放率,样本数均为3。取24只6~7周龄雄性SD大鼠,通过注射链脲佐菌素的方法诱导1型糖尿病,在每只大鼠背部制作6个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按随机数字表法将致伤大鼠分为进行相应处理的PBS组、NOD-IN-1组、PEG-b-PPS组、PEPS@NOD-IN-1组,每组6只。伤后3、7、12 d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并计算创面愈合率;伤后3 d,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创面组织中活性氧水平;伤后7 d,利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评估创面肉芽组织厚度,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法检测创面组织中NOD1、NOD2的mRNA表达,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创面组织中NOD1、NOD2、GSDMD-N端的蛋白表达。前述指标均各取各组不同鼠的共6个创面检测。另取PBS组和PEPS@NOD-IN-1组大鼠伤后7 d创面组织(各3个样本),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平台进行转录组测序,筛选出PEPS@NOD-IN-1组相较于PBS组显著下调的差异表达基因(DEG),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制作焦亡相关通路NOD样受体通路DEG热图;通过STRING数据库对热图中的DEG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分析,筛选PEPS@NOD-IN-1调控NOD样受体通路的关键基因。对数据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Tukey检验。结果PEG-b-PPS与PEPS@NOD-IN-1均为大小较为均一的球形结构,水合粒径分别为(134.2±3.3)、(143.1±2.3)nm。PEPS@NOD-IN-1对NOD-IN-1的包封率为(60±5)%、载药率为(15±3)%。PEPS@NOD-IN-1在单纯PBS中对NOD-IN-1的释放较缓慢,40 h累积释放率仅为(12.4±2.3)%;PEPS@NOD-IN-1在含过氧化氢的PBS中10 h内对NOD-IN-1的释放十分迅速,10 h累积释放率已达(90.1±3.6)%。伤后3、7 d,4组大鼠创面均逐渐愈合,PEPS@NOD-IN-1组愈合情况优于其余3组;伤后12 d,PBS组创面结痂面积较大,NOD-IN-1组、PEG-b-PPS组创面上皮化明显,PEPS@NOD-IN-1组创面接近完全上皮化。与PBS组、NOD-IN-1组及PEG-b-PPS组比较,PEPS@NOD-IN-1组大鼠伤后7、12 d创面愈合率均显著增高(P<0.05),伤后3 d创面组织中活性氧水平显著下降(P<0.05),伤后7 d创面肉芽组织厚度显著增厚(P<0.05),伤后7 d创面组织中NOD1、NOD2的mRNA表达以及NOD1、NOD2、GSDMD-N端的蛋白表达均显著下降(P<0.05)。KEGG通路分析显示,PEPS@NOD-IN-1组相较于PBS组显著下调的DEG在NOD样受体、缺氧诱导因子、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和肿瘤坏死因子(TNF)通路方面显著富集。在NOD样受体通路的DEG热图中,可见调控细胞焦亡的基因主要涉及NOD1、NOD2、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Jun、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1(STAT1)、TNF-α诱导蛋白3。PPI结果显示,NOD1、NOD2、STAT1为PEPS@NOD-IN-1调控NOD样受体通路的关键基因。结论PEPS@NOD-IN-1能下调创面局部活性氧水平及细胞焦亡关键调节因子NOD1、NOD2、GSDMD-N端的表达,进而促进糖尿病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修复;PEPS@NOD-IN-1还可显著下调创面的焦亡、炎症及缺氧相关通路,通过下调关键基因NOD1、NOD2、STAT1调控NOD样受体通路。
简介:摘要医疗卫生事业是长江三角洲区域(以下简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以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和苏州尹山湖医院合作实践为例,介绍了政府、城市医院、跨省基层医疗机构多主体协作的松散型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合作模式。其中,地方政府提供政策、资金保障与指导,上级医院输出管理理念、人才和技术,地方政府所在下级医院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进行双培养,达到双成长,通过三级医院与基层医院的高落差合作,尹山湖医院得到全面发展。作者认为,多主体协同、跨区域的松散型医联体可充分发挥松散型医联体合作模式的优势,实现多方共赢,对推动长三角医疗卫生事业区域一体化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眶隔脂肪瓣矫正下眼睑眼袋合并泪沟及睑颊沟凹陷畸形的经验。方法2020年2月至2021年5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面颈部整形一中心用眼袋修复术联合眶隔脂肪释放术治疗35例眼袋合并泪沟及睑颊沟凹陷畸形患者,男4例、女31例,年龄35~63岁,平均47.5岁。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下眼睑皮肤松弛、眶隔脂肪膨出、中重度泪沟和睑颊沟凹陷畸形及骨性眶缘轮廓感;均用经皮肤切口眼袋修复术,将眶隔脂肪释放后向下牵拉并内固定于合适位置,填充泪沟及睑颊沟。结果35例患者手术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无血肿、感染,切口愈合良好。术后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8.6个月。35例患者眼袋、泪沟及睑颊沟畸形明显改善。术后1个月内,2例患者单侧仍然存在轻度脂肪膨出眼袋畸形,2例患者术后早期出现轻度下睑外翻,均未处理,3个月后恢复。结论眼袋修复术联合眶隔脂肪释放的手术方式,可有效修复下眼睑眼袋及矫正泪沟和睑颊沟凹陷畸形。
简介:摘要十二指肠癌是一种罕见且侵袭性高的恶性肿瘤,目前尚无标准治疗方案。现报道1例十二指肠癌术后复发致恶性肠梗阻患者行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获得良好效果的病例,并对其治疗方案进行分析。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病因不明的早发癫痫性脑病(EOEE)的遗传学病因及其在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就诊于福建省立医院门诊及住院部的60例病因不明的EOEE患儿的资料,采集外周血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及拷贝数变异(CNV)检测,分析患儿临床特点、遗传学测序结果。结果检测出EOEE相关的致病或可疑致病突变24例,包括婴儿痉挛症(10例)、Dravet综合征(3例)、吡哆醇依赖性癫痫及大田原综合征(各1例)、非已知癫痫性脑病(9例)。患儿起病年龄1 d~11个月(中位年龄4.2个月),就诊年龄2 d~4岁(中位年龄10个月),确诊年龄均控制在就诊1个月以内。发现单基因变异20例(33.3%),CNV 4例(6.7%);涉及13种基因:KCNQ2、SCN1A、SCN8A、CACNA1E、CDKL5、PPP3CA、PCDH19、TSC1、TSC2、ZEB2、ALDH7A1、DCX、HNRNPU;4例CNV异常分别为17p13.3缺失、11q23.3q25缺失、1q36.31-p36.33缺失、1q43-1q44缺失合并Xp22.33重复;共20种变异为国内外首次报道的新发位点;11q23.3q25缺失导致婴儿痉挛症为国内外首次报道;ZEB2变异导致婴儿痉挛症、PPP3CA基因导致癫痫性脑病均系国内首例报道。结论基因与CNV是EOEE患儿的重要潜在病因,病因不明时联合采用全外显子组测序和CNV测序技术检测,可提高EOEE患儿的遗传学病因诊断水平;对此类患儿早期进行遗传学检测,可以早期确诊及进行癫痫精准治疗。
简介:摘要视皮层发育过程中神经元结构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做出适应性改变和调整,具有结构可塑性。视皮层神经元结构变化是视皮层经验依赖的可塑性变化的基础。这些结构改变主要包括突触之间的连接发生变化、树突棘的消失或增加、树突棘的更替及大小的变化、突触后致密物以及神经元周围网络结构发生变化等。结构的变化与神经元内外分子及非神经元成分的活动密切相关,如配对免疫球蛋白样受体B、Ly-6/神经毒素样蛋白1、勿动蛋白、小胶质细胞、细胞外基质等,对视皮层功能和结构的可塑性具有重要影响。此外,异常视觉经验以及丰富环境等外界干预因素对视皮层神经元结构可塑性均可产生调控作用,最终影响视功能的发育或其损伤后恢复。相比于功能学研究,视皮层神经元结构可塑性的研究依赖于细胞及亚细胞水平的高级成像技术,结果更为直观和有说服力。对视皮层结构可塑性的不断探索会增进我们对弱视等视觉发育相关性疾病的理解,为开展相关基础研究和创新治疗手段奠定基础。本文就近年来视皮层结构可塑性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进程查询系统的应用效果及对手术患者家属心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10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手术时间>1 h的患者家属198名,根据患者手术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9名。两组均实施术前访视、术前评估、术前宣教措施。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未特殊告知家属术中手术进程信息,观察组家属可在手术进程查询系统查看手术进程信息。采用状态焦虑量表(S-AI)评估两组患者家属焦虑状态,比较两组家属术前和术中脉搏、呼吸和血压变化情况,比较两组家属术后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家属在术中焦虑评分和生命体征均较术前呈现一定程度的升高,观察组患者家属术中焦虑状态评分为(49.01±7.91)分,脉搏(92.97±8.76)次/min,呼吸(20.13±1.64)次/min,收缩压(122.06±11.69)mmHg,舒张压(82.86±6.45)mmHg,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494、6.749、26.784、4.387、8.139;P<0.01)。观察组患者家属在患者术后总满意度为95.96%(95/99),对照组为63.64%(63/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932,P<0.01)。结论手术进程查询系统的应用能有效地减轻手术患者家属的心理焦虑状态,提高患者家属对手术的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唇沟皮下蒂皮瓣修复鼻唇部肿物切除后皮肤缺损的方法和经验。方法2016年12月至2020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面颈整形美容中心收治鼻唇部色素痣患者43例、脂溢性角化病12例、角化棘皮瘤3例,共58例,其中男24例,女34例,年龄17~55岁,平均33岁。面部肿物面积0.8 cm×0.8 cm~2.2 cm×2.0 cm。鼻唇沟区设计携带皮下组织蒂的局部皮瓣,通过皮下隧道或者游离周围组织推进方式,将皮下蒂皮瓣转移至缺损区域,切除肿物同时一期闭合皮肤缺损。术后总结并发症,并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58例皮瓣转移切口均一期愈合,皮瓣均成活、皮瓣血运良好、术区瘢痕平整。随访6~48个月,1例口唇周围肿物切除术后,鼻唇沟供区瘢痕较明显。满意57例,占98.3%。结论鼻唇沟皮下蒂皮瓣修复鼻唇部肿物切除后皮肤缺损有一期防止器官牵拉变形,远位修复面部皮肤缺损等优点,且皮瓣厚度、颜色与缺损处相近,供区瘢痕不明显,术后外观和功能均获得满意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38 MAPK/CREB)信号通路在川芎嗪减轻脓毒症相关性脑病小鼠海马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健康雄性C57BL6小鼠60只,体重24~27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15):假手术组(Sham组)、脓毒症组(Sep组)、川芎嗪组(TMP组)和p38 MAPK抑制剂SB203580组(SB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制备小鼠脓毒症相关性脑病模型。于模型制备前3 d时TMP组腹腔注射川芎嗪10 mg/kg,1次/d,SB组于模型制备后30 min时腹腔注射SB203580 2.0 mg/kg,Sham组和Sep组腹腔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于术后1 d时行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认知功能,记录逃避潜伏期和靶象限活动时间比率。于水迷宫测试结束后处死小鼠取海马组织,采用ELISA法测定L-1β、TNF-α和IL-6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p38 MAPK、GSK3和CREB磷酸化水平及BDNF的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Sep组、TMP组和SB组逃离潜伏期延长,靶象限活动时间比率降低,海马IL-1β、TNF-α和IL-6含量升高,p38 MAPK磷酸化水平升高,GSK3和CREB磷酸化水平降低,BDNF表达下调(P<0.05);与Sep组比较,TMP组和SB组逃离潜伏期缩短,靶象限活动时间比率升高,海马IL-1β、TNF-α和IL-6含量降低,海马p38 MAPK磷酸化水平降低,GSK3和CREB磷酸化水平升高,BDNF表达上调(P<0.05);与TMP组比较,SB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38 MAPK/CREB信号通路参与了川芎嗪减轻脓毒症相关性脑病小鼠海马炎症反应的过程。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轻中度眶周老化的效果。方法2018年1—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烧伤整形医学部整形修复科将轻中度眶周老化患者36例共72眼(女22例44眼,男14例28眼,年龄26~38岁,平均32.4岁)。将每例患者双眼分至两个组进行自身对照,左右眼随机接受传统手术或光电辅助手术。传统手术组36眼行传统下睑结膜内入路睑袋切除术,光电辅助组36眼行光电辅助的下睑结膜内入路睑袋切除术;两组术后均同期联合点阵激光治疗眶周老化。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水肿持续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随访12个月以Barton评分评估患者效果。结果传统手术组术前评估Barton Ⅰ级11例,疗效评分0.64±0.21;Barton Ⅱ级25例,疗效评分1.34±0.34。光电辅助组Barton Ⅰ级17例,疗效评分0.92±0.18;Barton Ⅱ级19例,疗效评分1.71±0.42。两组Barton Ⅰ级疗效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arton Ⅱ级疗效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手术组操作时间(16.00±3.75) min,水肿持续时间(7.0±2.4) d;光电辅助组操作时间(12±1.82) min,水肿持续时间(4.0±1.8) d。光电辅助组操作时间和水肿持续时间均少于传统手术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脉冲CO2点阵激光辅助的下睑结膜内入路睑袋切除术操作中无明显出血,术野清晰,操作时间、消肿时间、并发症均明显优于传统手术,可一次性解决睑袋、下睑皮肤松弛、眼周皱纹等症状。此方法值得在轻中度眶周老化患者中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前导联V3移行的流出道室性期前收缩中,右心室流出道(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RVOT)前间隔和右冠状动脉窦(right coronary cusp,RCC),以及RVOT中后间隔和左侧冠状动脉窦(left coronary cusp,LCC)的室性期前收缩左右心室起源的体表心电图特点。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的91例胸前导联呈V3移行且于RVOT前间隔及中后间隔、LCC和RCC部位成功行射频消融术的流出道室性期前收缩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别比较RVOT前间隔组与LCC组,以及RVOT中后间隔组与RCC组室性期前收缩的体表心电图特征,包括Ⅰ、Ⅱ、Ⅲ、aVF导联R波振幅,Ⅲ导联与Ⅱ导联R波振幅比值,aVL、aVR导联Q波振幅、aVL导联与aVR导联Q波振幅的比值,V1~V3导联的R波和S波振幅,V2S/V3R指数,移行区指数和V2移行指数。结果起源于RVOT前间隔的室性期前收缩36例,LCC的11例。RVOT前间隔组I导联R波振幅高于LCC组[(0.22±0.25) mV与-(0.17±0.33) mV,P=0.003];Ⅱ导联R波振幅低于LCC组[(1.59±0.35) mV与(1.76±0.27) mV,P=0.035];aVF导联R波振幅低于LCC组[(1.53±0.35) mV与(1.78±0.39) mV,P=0.050]; V2S/V3R指数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99±0.66与0.76±0.38,P<0.001);V2移行指数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69±0.43与1.05±0.35,P=0.005)。起源于RVOT中后间隔的室性期前收缩32例,RCC的12例。RVOT中后间隔组的Ⅰ导联R波振幅低于RCC组[(0.25±0.31) mV与(0.57±0.12) mV,P<0.001];Ⅲ导联与Ⅱ导联R波振幅比值高于RCC组(0.89±0.14与0.72±0.18,P=0.002);aVL导联Q波振幅高于RCC组[(0.72±0.24) mV与(0.51±0.16) mV,P=0.002],aVL与aVR导联Q波振幅比值高于RCC组[0.76±0.23与0.50±0.21,P=0.002]。结论胸前导联V3移行的流出道室性期前收缩中,RVOT前间隔与LCC起源的室性期前收缩Ⅰ、Ⅱ、aVF导联R波及V2S/V3R指数、V2移行指数所有不同;RVOT后间隔及RCC起源的室性期前收缩Ⅰ导联R波、Ⅲ与Ⅱ导联R波振幅比值及aVL与aVR导联Q波振幅比值不同,结合其不同特点可协助鉴别左右心室起源部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电子内镜下改良经后路椎体间融合(PLIF)术治疗单节段腰椎滑脱的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单节段腰椎滑脱患者48例,均合并椎间盘突出及椎管狭窄。术前给予骨科影像学检查,并行新型电子内镜下改良术式治疗。回顾性分析其围术期指标及术后末次随访时椎体情况。结果48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及术后6~18个月随访,手术时间( 118.06±17.97) min,术中出血量( 246.25±121.05) ml,切口长度(2.99±0.19)mm。术后末次随访时,48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椎间隙高度、椎体滑移度及滑脱角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060、18.050、22.580,P<0.01)。结论新型电子内镜下改良PLIF术治疗腰椎滑脱效果确切,切口小,患者术后恢复较快。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预扩张颈横动脉前穿支皮瓣整复大面积面颈部瘢痕并用对侧预扩张胸部随意皮瓣接力修复供区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2008年5月—2018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收治10例烧伤后大面积面颈部瘢痕患者,其中男8例、女2例,年龄10~55岁。Ⅰ期手术中,根据瘢痕大小将2个相同容量的皮肤软组织扩张器(额定容量为250~600 mL)分别置入胸部左、右侧后扩张皮肤,总生理盐水注入量为扩张器额定容量的2~4倍。Ⅱ期手术中,用一侧面积为12 cm×9 cm~24 cm×16 cm的预扩张颈横动脉前穿支皮瓣,修复瘢痕切除松解后形成的12 cm×8 cm~23 cm×15 cm的缺损;将对侧与前述穿支皮瓣同等面积的预扩张胸部随意皮瓣舒展,修复前述穿支皮瓣转移后形成的8 cm×6 cm~17 cm×14 cm的继发缺损。观察颈横动脉穿支探查情况、皮瓣转移与成活情况、损伤修复情况、并发症情况,随访观察供受区外观、相关功能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本组10例患者的颈横动脉穿支均稳定出现,全部皮瓣均无张力转移至受区并成活,面颈部损伤均成功修复,无常见并发症发生。随访6个月~8年,预扩张颈横动脉前穿支皮瓣颜色、质地与周围组织匹配,患者抬头、旋转颈部等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第1供区移植皮瓣颜色、质地与原皮肤相匹配,手术切口遗留线性瘢痕,9例患者对供受区外观和功能恢复表示满意。结论预扩张颈横动脉前穿支皮瓣颜色、质地与面颈部匹配良好,可修复面积大,切取该皮瓣后继发创面采用预扩张胸部随意皮瓣同期修复,胸部供区损伤减轻,该接力修复方法是大面积面颈部瘢痕整复的良好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MRI诊断为脊髓栓系胎儿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8月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经MRI诊断为脊髓栓系的38例胎儿(36例为单胎,2例为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之一)的资料。根据脊髓圆锥与膀胱的位置关系形态,将这些病例分为高于膀胱组和低于膀胱组。分析不同脊髓圆锥位置病例的妊娠结局。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及Student t检验等方法分析数据。结果(1)38例的MRI检查孕周为(25.5±4.7)周,其中14例(36.8%)为单纯脊髓栓系,24例(63.2%)合并其他结构异常。合并结构异常以脑脊膜膨出为多(15例)。24例(63.2%)超声与MRI结果基本一致,另14例(36.8%)超声只提示椎体形态学异常,经MRI进一步检查发现脊髓栓系。(2)38例中,29例(76.3%)选择引产,1例(2.6%)于孕23周行减胎术(另一正常胎儿早产分娩),1例(2.6%)失访。7例(18.4%)单胎继续妊娠并最终分娩。生后随访8.1个(4.0~54.9个)月,2例无合并症患儿生长发育未见异常,3例生后行手术治疗,2例于新生儿期死亡。(3)所有病例的脊髓圆锥宽度平均值是(2.5±0.8)cm。高于膀胱组(34例)和低于膀胱组(4例)的脊髓宽度[(2.5±0.8)与(2.7±1.1) 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于膀胱组6例(17.6%)继续妊娠至分娩,其中1例因重度脑积水死亡;低于膀胱组1例(1/4)继续妊娠至分娩,新生儿期因窒息死亡。结论单纯脊髓栓系胎儿预后一般较好。脊髓圆锥位置高低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