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这样看来,教育基本上是一个尊称,没有特别严格的标准,但确实是有条件的,其中最重要的条件就是声望。同时,人品好、任职时间长、社会影响大,都是相应的基础条件,任何方面有瑕疵都会影响其声望,而其职位究竟是校长还是教师似乎不是特别重要的因素。

  • 标签: 任职时间 社会影响 教育家 职位
  • 简介:一、教育学危机由来2016年是中国教育学科面临严峻考验的一年,起因是兰州大学教育学院被撤销的事件,它在综合大学教育学科内部引发了一次强烈地震,也促进了人们关于教育学科前景的思考。事实上,关于教育学危机传言已经不是首次,以后也仍将继续。自从有高校博士点、硕士点被撤销以来,许多高校开始变被动为主动,即不再盲目扩张博士点、硕士点,而是把无望获得博士点的学科紧缩,甚至主动放弃了一些实力比较弱的博士点和硕士点。这说明,高校在外力推动下开始转变发展思路,从外延扩张转向内涵建设,这无疑是一个可喜的局面。

  • 标签: 教育学危机 教育学科 大学发展 回归 博士点 硕士点
  • 简介:高等教育研究有无自己的特性问题关涉到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地位如何。事实上,高等教育研究不仅拥有教育的基本属性,而且具有自己的独特属性,这表现为它在研究目标上具有终极性,在研究过程上具有复合性,在研究课题层次上具有更强的宏观性,在研究行为上具有自组织性,在研究结果呈现方式上具有自明性等特点。这些特性最终决定了高等教育研究的学科归属,即高等教育研究既是社会科学研究,又是应用科学研究,同时还是综合科学研究。

  • 标签: 高等教育 教育研究 特性 学科归属
  • 简介:随着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时刻的临近,我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任务也提上议事日程。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必然要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精神生活的追求,解决教育机会供应不充分、不均衡问题,此也成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基本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学校支撑、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路线,这一路线也是现阶段我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基本特色。这些特色是在克服过度功利化和应试教育弊端基础上形成的,而产业化是其突破口。

  • 标签: 中国终身教育体系 特色构建 全面小康社会要求
  • 简介:20世纪80年代初,潘懋元教授正式提出了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学说,这一理论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原理为基础,同时融合了大量的系统论思想。在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说中,不仅包含尊重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也包含了对认知发展规律的尊重;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说强调教育主动适应社会要求。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两条规律”指的是整个教育,而不是单指高等教育的;“相适应”是指相互起作用,而不是单方面制约;两条规律关系是平行的,而不是上下位的。

  • 标签: 教育 内外部关系规律 哲学基础 系统论
  • 简介:【摘要】人种学作为质性研究方法的源头,在2o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进入我国教育研究界,但一直遭到质疑。然而,它在西方却被视为教育研究的最好的甚至是唯一的方法。通过对人种学方法特质及其对教育研究影响的考察,可以发现,美国著名哲学家杜威所主张的教育研究方法,已经契合人种学方法要旨。人种学虽非教育的唯一方法,但却是教育研究的一种根本方法。

  • 标签: 人种学教育 教育研究 根本方法
  • 简介:三、80年代高教出现计划与市场并举的趋中化趋势在本世纪70年代末表露出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危机和大学办学经费难以为继的状况,已经使大众化高等教育进入进退维谷之中。60年代经济滞胀,直接导致了70年代末高等教育的滞胀。高教的滞胀又造成了社会危机。1985年...

  • 标签: 高等教育大众化 大众化目标 回顾与发展 世界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发展 趋势展望
  • 简介:【摘要】改革开放3O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学经历了“学科初创”、“学科认证”、“学科再造”直到今天的“学科转向”四个阶段。这一发展历程展现了高等教育理论探索与改革实践之间的互动逻辑,同时表明,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具有浓厚的本土气质。在新世纪,高等教育研究重心开始向行动研究转移,这预示着中国高等教育学将进一步走向成熟。

  • 标签: 中国高等教育学 再造转向 创立再造
  • 简介:一、本科教育的历史性一流本科教育概念形成具有历史性。从历史上说,本科教育不是从来就有的,它只是到了近代大学才出现的概念。本科教育概念正式确立是以美国举办研究生教育为标志的,这个时候才出现了明确的教育层次划分。我们知道,美国研究生教育是学习德国大学模式的结果,因为德国大学重视研究性教学,强调教学与研究的统一,主张采用seminar教学法和实验室教学,这与传统的殖民地遗留下来的英式教学传统截然不同。英式教学传统是强调经典学习和古典语学习及学院制管理方式,导师制是其典型特征。这种教学文化与美国开展的工业革命和发展科学的意图完全不合。

  • 标签: 本科教育 研究性教学 研究生教育 实验室教学 概念形成 层次划分
  • 简介:对高等教育大众化问题的思考不能仅仅停留在实用技术层面上,必须进入方法论层面,也即必须进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价值取向的思考,而这是当前研究中比较缺乏的.从方法论出发,目前致力于寻找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精确关系的技术向度研究存在重大缺憾,因为它没有回答高等教育大众化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以及高等教育制度所应进行的调整,这就需要新的研究方式来补足,这个新的研究方式就是本文提出的文化向度的研究.

  • 标签: 高等教育 大众化 方法论 技术研究向度 文化研究向度
  • 简介:潘懋元教育思想由几个重要的价值支撑,这就是慈爱、包容、开放和等实,它们构成了潘懋元教育思想的内在逻辑。慈爱精神是潘懋元教育思想的灵魂,而包容、开放、等实则是具体载体,构成了一种“一元三维”价值模式。从潘懋元提出的两条规律学说,到他对高职教育和民办高等教育的关爱呵护,再到坚持采用多学科视野来发展高等教育学科等,部渗透着潘懋元的慈爱、包容、开放和等实精神,这几种精神在他的日常教学生活中有机地融匈一体。

  • 标签: “一元三维” 潘懋元教育思想 内在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