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颌骨截骨和定位导板在正颌外科上颌骨Le Fort Ⅰ型截骨术中的应用,观察其消除髁突移位带来的术后误差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1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需行上颌骨Le Fort Ⅰ型截骨术的骨性错患者。术前患者均采用64排螺旋CT行全头颅扫描,将获得的DICOM格式数据导入Simplant软件,重建颌骨的虚拟三维模型,在虚拟三维头颅上定点测量分析,并虚拟手术模拟上颌骨Le Fort Ⅰ型截骨,3D打印上颌骨截骨及定位导板,手术中采用上颌骨截骨导板确定截骨线及上颌骨前徙位置。将患者术前虚拟设计方案测量数据与术后复查的虚拟头颅测量数据导入SPSS 22.0软件,行t检验分析2组数据的差异性。结果研究共纳入8例需行上颌骨Le Fort Ⅰ型截骨术的骨性错患者,男5例,女3例,年龄18~39岁,平均24.8岁。8例手术均顺利,术中导板和牙支持式板定位准确,应用顺利,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咬合稳定,关节无弹响。术前设计方案与术后三维重建的10个测量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颌骨截骨和定位导板,可精准地控制上颌骨的三维移动,提高正颌外科中上颌骨Le Fort Ⅰ型截骨术的精度,手术效果与术前设计方案高度一致。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微血流成像技术在胫骨横向骨搬移治疗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中监测血管再生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接受胫骨横向骨搬移治疗的12例下肢缺血性疾病患者资料,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64.0±16.6)岁(范围30~86岁)。12例中伴糖尿病足者10例,糖尿病史(14.4±8.3)年(范围5~30年);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2例。12例均行胫骨横向骨搬移治疗,记录治疗前后的超微血流成像结果并进行比较,包括新生侧支血管数量与部位、血管直径、浸润深度等。结果12例在接受治疗后均发现明显的围绕下肢知名血管的新生侧支,侧支数量(3.25±2.73)支(范围1~8支)。12例共发现20支知名血管有侧支建立现象,其中11例共12支跖动脉(dorsal metatarsal artery,DMA)周围发现侧支建立,2例共3支足背动脉(dorsal pedis artery,DPA)周围发现侧支循环建立,2例共3支胫前动脉(anterior tibial artery,ATA)周围发现侧支循环建立,2例各有1支胫后动脉(posterior tibial artery,PTA)周围发现侧支循环建立。6例侧支建立于手术同侧下肢,2例侧支建立于手术对侧下肢,4例侧支建立于双侧下肢。结论胫骨横向骨搬移在临床应用中血管再生现象明显,超微血流成像可有效反映新生血管侧支生成的情况。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了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颅颌面多发性骨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病例。患者女性,21岁,以面部不对称半年余入院,初步诊断为下颌骨囊肿,进一步影像学检查发现患者枕骨、蝶骨、颞骨、下颌骨体部和髁状突多发性海绵样改变,于全身麻醉下行下颌骨病灶刮治术,术后病理为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术后患者面型较前无明显变化,随访12个月影像学显示下颌骨病灶区较之前有新生骨质形成。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监测下手风琴技术促进胫骨搬移术后对合端骨愈合的临床效果和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收治的16例在超声监测下利用手风琴技术促进对合端骨愈合的胫骨搬移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4例,女性2例,年龄(45.3±14.3)岁(范围:6~61岁)。在实施骨搬移之前,胫骨骨缺损长度为(6.0±2.6)cm(范围:2.0~12.1 cm)。手风琴技术的操作步骤:加压2周、暂停调节12 d、牵开2周、回缩2周,之后停止操作,巩固对合端骨质矿化。在治疗过程中,应用超声监测对合端的血肿大小、血流信号的Adler分级、新生骨痂变化等。应用X线检查监测对合端的骨愈合情况。采用paley愈合标准评价患者的骨性愈合情况及功能恢复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对合端血肿大小与血流阻力指数及对合端骨愈合时间的相关性。结果手风琴操作过程中,超声检查可见回缩前对合端周围血流信号的Adler分级逐渐升高,回缩开始后逐渐降低,但骨痂矿化程度持续升高。对合端加压2周时,14例患者超声检查发现对合端出现血肿,X线检查显示对合端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30.8±4.9)周(范围:23~40周),且血肿大小与对合端骨愈合时间呈线性负相关(r=-0.819,P<0.01);2例患者未发现血肿,连续观察20周后,对合端仍无明显的骨痂连接,行骨皮质剥脱术后,超声检查显示对合端出现血肿,继续行手风琴技术治疗,对合端分别于术后第30、32周骨性愈合。16例患者加压2周时的血肿大小与牵开2周时血流阻力指数呈线性负相关(r=-0.801,P<0.01);患者术后随访(14.5±3.2)个月(范围:10.6~20.2个月)。末次随访时,12例患者的Paley愈合标准评价结果为优,4例为良。结论手风琴技术中施加的牵拉及压缩应力可促进对合端的骨愈合,超声可监测对合端骨愈合早期的愈合迹象,帮助判断骨愈合情况。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和臭氧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时联合小针刀松解治疗的效果。方法:以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的主要选取目标,与2023年7月-2024年7月从本院接受治疗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中选取80例进行分析,研究开展期间应用对比分析实验,故建立两个小组,即研究组和参照组,整理患者资料后,依据“双盲选”方法将其分入两组,各组40例。统计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情况和骨性关节炎指数(WOMAC)反映的膝关节功能情况,并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疼痛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治疗前有改善,其中研究组治疗后下降幅度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采用小针刀松解联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和臭氧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疼痛和膝关节功能,还能够促进临床效果提升,借鉴价值颇高。
简介:摘要我国经济在快速建设中,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造成我国目前的超大城市已经高达8个,大城市也已经超过30个。伴随着城市化建设,城市中的人口数量也在大幅度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科学规划城市发展方向,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并且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城市区域结构调整的过程中,铁路货运布局也受到了一定程度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建成后,城市的交通运输能力将大幅的提高,其中铁路货运站也将逐渐从市区内向郊区移动,进而促进城市经济可持续性建设。本文就将对城市交通发展对于铁路货运站布局的影响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帮助城市合理设计铁路货运站布局,降低城市交通负担,推动城市化建设。
简介:摘要:煤矿开采效率受到巷道布置和采煤工艺的影响,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不同巷道类型进行优化布设,如近距离煤层、多煤层巷道、高瓦斯煤层等,保障巷道科学布置,同时选择合适的采煤工作。文章主要对巷道布置和采煤工艺对煤矿开采的影响和应对策略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提升煤矿开采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