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1995至2005年: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报告》表明,在中国2.7亿个家庭里,约30%存在家庭暴力,实施暴力者有九成是男性。家庭暴力在我国呈上升趋势。山东省平阴县法院法官在近几年受理的离婚案件中,发现家庭暴力已悄悄地呈现出由显形的家庭暴力向隐形家庭暴力发展的趋势。

  • 标签: 家庭破裂 家庭暴力 家庭关系 离婚案件 精神虐待 引发
  • 简介:文本结合记述新疆"巴扎"的相关文本信息以及实地调研的信息,探讨了"巴扎"由物理空间向精神空间演变的基本线索,强调其作为新疆绿洲生活体系的重要空间形态,在表征地域符号方面起到的经济作用、文化功能与现实意义,进而指出,有关"巴扎"的叙述无论是在物理意义还是在精神意义上,都是一种对充满着维吾尔族世俗生活场景、内容与人文内涵的公共空间的叙述。

  • 标签: 民族文化 “巴扎” 物理空间 精神空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手术室的护理人员与其它科室相比工作压力更大,不仅需要负责术前准备工作及术后整理工作,还需要负责整理配合主刀医生完成手术做好术中消毒工作。手术室护理人员如果在无菌操作技术易因大意埋下安全隐患。本文主要对慎独精神在手术室护士无菌技术操作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希望能帮助广大手术室护理人员更好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有实质性的帮助。

  • 标签: 慎独精神 无菌操作 手术室 护理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使用SBAR沟通模式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自2019年8月开始,截止时间为2021年1月,将此时间段内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2例精神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1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使用SBAR的沟通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水平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没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显著低于实验组(P<0.05)。结论: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使用SBAR沟通模式的效果较好,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及对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SBAR 精神科 护理工作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讨精神病患者自杀意外事件及相应防范措施,旨在为领域研究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方法:实验开展期限为2020年1月至2024年1月,针对该时段住院精神疾病患者发生的自杀意外事件,进行回顾分析和总结,共9例,其中4例(死亡)、5例(抢救成功)。结论:总结发现,明确疾病特点,重视履行岗位职责,加强防范意识,是降低意外事件发生几率的重要举措,望临床采纳。

  • 标签: 精神疾病 自杀意外事件 分析与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量化风险评估的分级护理模式对精神科患者保护性约束的影响。方法:实验涉及样本共计100例,均选择于2023年1月-2024年1月期间收治精神科患者,将未实施前(2023.1-2023.6)作为对照组,将实施后(2023.7-2024.1)作为观察组,收集记录两组患者相关数据指标,统计分析结果差异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较,观察组保护性约束次数显低,保护性约束率显优,依据年龄、疾病类型分析数据间存在明显差异,组间分析对比P值均达到﹤0.05数值,可见确切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精神科患者实施量化风险评估的分级护理模式可减少保护性约束措施及约束率,且受到性别及疾病类型影响,值得推广采纳。

  • 标签: 量化风险评估 分级护理模式 精神科 保护性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