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胸部放疗序贯联合PD-1/PD-L1抑制剂应用于诱导治疗后广泛期细胞肺癌(ES-SCLC)安全性、耐受性。方法前瞻性纳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项Ⅰ期临床试验和1项真实世界研究中ES-SCLC患者,两项研究均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选择其中确诊时为广泛期、经系统治疗(化疗/化疗联合PD-1/PD-L1抑制剂)后、经胸部放疗和序贯PD-1/PD-L1抑制剂患者入组。结果从2019年1月到2021年3月,共纳入11例ES-SCLC患者,全组年龄52~73岁,中位数62岁。5例患者先接受诱导化疗,6例先接受化疗联合PD-1/PD-L1抑制剂,经评价系统治疗疗效后均接受了胸部调强放疗。2例患者发生了治疗相关3-5级不良反应(1例肺炎和1例放射性食管炎)。常见轻度不良反应主要包括1-2级血液系统不良反应、肺炎和食欲下降,仅1例患者因免疫性肺炎终止免疫治疗。中位随访时间12.5个月(3.5~16.4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和总生存时间分别为7.4个月(95%CI为6.9~8.0个月)和14.6个月(95%CI为9.0~20.2个月)。结论诱导治疗ES-SCLC患者胸部放疗后序贯PD-1/PD-L1抑制剂治疗安全可行。鉴于胸部放疗和免疫治疗在ES-SCLC治疗中均可带来获益,该综合治疗模式有效性值得进步探索。

  • 标签: 癌,小细胞肺,广泛期/化学疗法 癌,小细胞肺,广泛期/放射疗法 癌,小细胞肺,广泛期/免疫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扁平化责任制护理模式在降低人工肝治疗患者并发发生及提高护理质量中应用效果。方法将该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收治88例进行人工肝治疗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予以小组责任制护理模式,研究组44例予以扁平化责任制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依从性、导管感染、深静脉血栓、疾病相关并发发生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护理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依从率(90.91%)高于对照组(68.18%)(P<0.05)。研究组导管感染发生率(2.27%)、疾病相关并发发生率(0.00%)显著低于对照组(20.45%,9.09%)(P<0.05)。研究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2.27%)与对照组(4.54%)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扁平化责任制护理模式在进行人工肝治疗患者中应用,可提高患者依从性,降低患者导管感染率及疾病相关并发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扁平化责任制护理模式 人工肝 导管感染 护理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NPTX-1基因腰背部术后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迁移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术后并接受取内固定二次手术患者瘢痕组织6例。体外分离培养瘢痕成纤维细胞;将瘢痕成纤维细胞分为实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其中A组转染敲除NPTX-1基因干扰RNA(siRNA),B组转染NPTX-1基因阴性对照序列(NC)。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检测NPTX-1和PCNA表达。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细胞迁移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均数。结果RT-qPCR结果显示,A组细胞NPTX-1表达低于B组(0.18±0.03比1.56±0.04,t=49.691,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组细胞NPTX-1蛋白表达低于B组(0.29±0.04比0.68±0.01,t=15.30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CK-8结果显示,A组细胞在24、48、72 h490 nm吸光度(A490 nm)值低于B组(0.93±0.04比1.06±0.05、1.42±0.05比1.66±0.08、1.65±0.06比1.99±0.07,t=4.469、4.958、6.192,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T-qPCR结果显示,A组细胞PCNA表达低于B组(0.36±0.02比0.96±0.01,t=55.164,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组细胞PCNA蛋白表达低于B组(0.25±0.04比0.45±0.03,t=6.87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ranswell结果显示,A组细胞迁移数量低于B组[(138.67±4.51)个比(275.00±5.00)个,t=35.072,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下调瘢痕成纤维细胞NPTX-1基因可抑制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能力和迁移能力,并抑制PCNA表达。

  • 标签: 腰背部 术后 瘢痕成纤维细胞 基因敲除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细胞增殖核抗原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脓毒血患者采用CRRT(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50例脓毒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则再常规血液净化治疗基础上加用CRRT疗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水平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 Ⅱ)水平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SCr和BUN水平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治疗后APACHE Ⅱ评分也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RT疗法在脓毒血患者治疗中效果显著,该治疗方案可有效促进患者SCr和BUN水平改善,有助于患者身体健康保障,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CRRT 脓毒血症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推拿治疗腰椎管狭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让患者俯卧于治疗床上,施术者站其身旁,先用双手掌根着力,反复揉按推动腰背脊柱及其两侧肌肉,重点揉按两侧足太阳膀胱经经筋5~10分钟。再用双手拇指着力,反复点揉脊柱两侧华佗夹脊穴,及足太阳膀胱经五脏六腑俞穴3~5遍,并重点点揉腰椎两侧肌肉及其压痛点,并揉按而拨压,促使其缓解。

  • 标签: 推拿 治疗 腰椎管狭窄症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肩关节脱位推拿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让患者端坐于治疗凳上,施术者站于伤侧。先将伤肢抬至外展位,并将其手掌夹于术者同侧腋下,用手握住肘部,另手握住上臂肱骨中段,双手协同用力,用暴发寸劲做上臂肱骨旋前及旋后动作,当触及其肩部响动,即说明已经复位。本方法适用于整复肩关节脱位下脱位或后脱位等。

  • 标签: 肩关节脱位 推拿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推拿时间长短小儿湿热泻治疗效果,为临床推拿治疗小儿湿热泻提供准确时间依据。方法 选择 2010年— 2013年期间我院收治 90例湿热泻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三组,分别予以 10分钟、 20分钟和 30分钟推拿治疗,统计分析三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 三组患儿有效率分别为 70.00%、 96.67%和 100%, 10分钟组与 30分钟组之间差异显著,( P<0.05); 10分钟组与 20分钟组对比差异显著,( P<0.05);而 20分钟组与 30分钟组无显著差异,( 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比分析三组患儿治疗效果,推拿时间越长治疗效果越佳,综合考虑时间和效果, 20分钟为最佳治疗时间。

  • 标签: 推拿治疗 湿热泻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期呼吸训练在高位脊髓损伤患者肺康复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住院高位脊髓损伤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呼吸训练,观察组接受分期呼吸训练。2组均每周干预6 d,连续干预8周。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基础指标、肺通气功能、呼吸肌肌力指标及肺部感染发生率等指标的差异性。结果干预8周后观察组患者血氧饱和度为0.95 ± 0.04,高于对照组0.90 ± 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4.229,P<0.001);干预8周后观察组最大肺活量(VCmax)、用力呼气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通气量(MVV)占预计值百分比分别为(69.21 ± 11.38)、(61.83 ± 11.53)、(56.50 ± 7.86)、(51.62 ± 8.73)%,均高于对照组(56.70 ± 14.65)、(49.82 ± 15.06)、(45.61 ± 10.32)、(42.30 ± 15.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3.610~4.967,P<0.001);观察组干预后吸气肌肌力指数(MIP)为(56.12 ± 18.31)cmH2O(1 cmH2O=0.098 kPa),高于对照组(46.61 ± 11.62)cmH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806,P<0.01);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5.26%(2/38),虽低于对照组15.78%(6/3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为2.235,P>0.05)。结论分期呼吸训练可以促进高位脊髓损伤患者肺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高位脊髓损伤 肺功能 分期呼吸训练 肺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期呼吸训练在高位脊髓损伤患者肺康复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住院高位脊髓损伤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呼吸训练,观察组接受分期呼吸训练。2组均每周干预6 d,连续干预8周。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基础指标、肺通气功能、呼吸肌肌力指标及肺部感染发生率等指标的差异性。结果干预8周后观察组患者血氧饱和度为0.95 ± 0.04,高于对照组0.90 ± 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4.229,P<0.001);干预8周后观察组最大肺活量(VCmax)、用力呼气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通气量(MVV)占预计值百分比分别为(69.21 ± 11.38)、(61.83 ± 11.53)、(56.50 ± 7.86)、(51.62 ± 8.73)%,均高于对照组(56.70 ± 14.65)、(49.82 ± 15.06)、(45.61 ± 10.32)、(42.30 ± 15.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3.610~4.967,P<0.001);观察组干预后吸气肌肌力指数(MIP)为(56.12 ± 18.31)cmH2O(1 cmH2O=0.098 kPa),高于对照组(46.61 ± 11.62)cmH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806,P<0.01);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5.26%(2/38),虽低于对照组15.78%(6/3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为2.235,P>0.05)。结论分期呼吸训练可以促进高位脊髓损伤患者肺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高位脊髓损伤 肺功能 分期呼吸训练 肺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互联网联合预康复干预模式在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接受治疗140例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按照患者入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采用互联网联合预康复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康复知识掌握程度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腹胀、腹水、纳差、乏力、下肢水肿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合理作息、合理饮食、情绪控制、运动锻炼、遵医治疗等疾病知识掌握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互联网联合预康复干预模式可缩短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提高患者疾病康复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互联网 预康复 慢性乙肝 肝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电针百会穴次声暴露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CaMKⅡ-Tau蛋白信号通路影响,探讨电针百会穴防护次声性脑损害作用机制。方法选取SD大鼠48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空白组、次声组、百会组和穴组,每组12只大鼠。空白组大鼠每日放置于无次声作用次声仓中2 h,百会组、穴组和次声组大鼠每日暴露于8 Hz、130 dB次声仓中2 h,连续7 d。百会组和穴组大鼠在次声暴露结束后2 h内给予电针干预,其中百会组电针百会穴,穴组电针非经穴点,均每日1次,连续电针干预7 d;空白组和次声组给予与百会组和穴组同样方法抓取和固定,但不进行电针干预,亦为每日1次,每次7 d。干预6、7 d后,分别采用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和空间探索实验检测4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束后,每组按随机数字表法选取6只大鼠,采用尼氏染色法观察4组大鼠海马区神经细胞形态学改变;将4组剩余6只大鼠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其海马区磷酸化钙调依赖性蛋白激酶Ⅱ(P-CaMKⅡ)和磷酸化Tau蛋白(P-Tau)表达,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干预6 d和7 d后,次声组大鼠逃避潜伏期较空白组显著延长,平台象限时间比、平台象限路程比显著下降,穿越平台区域次数显著减少(P<0.05);与次声组比较,百会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显著缩短,平台象限时间比、平台象限路程比显著上升,穿越平台区域次数显著增多(P<0.05)。干预7 d后,次声组大鼠海马区神经元损伤程度较空白组显著加重、神经元数量较空白组显著减少;与次声组比较,百会组大鼠海马区神经元损伤程度显著减轻、神经元数量显著增多。干预7 d后,次声组大鼠海马区P-CaMKⅡ和P-Tau蛋白水平分别为(0.735±0.094)和(0.873±0.089)较空白组显著增加(P<0.05);与次声组比较,百会组大鼠海马区P-CaMKⅡ和P-Tau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电针百会穴可以提高次声暴露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次声性脑损害具有防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电针百会穴可通过降低海马区CaMKⅡ活性(磷酸化水平)抑制海马区Tau蛋白过度磷酸化,从而保护海马神经元有关。

  • 标签: 次声防护 学习记忆障碍 电针 百会穴 钙调依赖性蛋白激酶Ⅱ Tau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血气分析检验意义。方法采集到样本进行检验。结论健康人体内有完整酸碱平衡调节机制,使血液pH稳定在正常范围内。临床上把检查血液pH作为观察酸碱平衡失调指标。二氧化碳分压(PC02)指物理溶解于血浆中C02所产生张力。PC02测定是呼吸性酸碱平衡失调指标之一

  • 标签: 血气分析 检验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侧前方手术入路治疗无神经损伤老年性骨质疏松骨折后椎体塌陷效果。方法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自2015年1月到2018年12月收治老年骨质疏松骨折后导致椎体塌陷患者共21例,所有患者术前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损伤分级均为E级,手术方式均为经侧前方入路期完成对骨折部位前方结构重建和后方内固定,且进行了至少12个月随访,收集患者般资料和术前及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后凸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百分比、伤椎中央高度压缩百分比、椎体成角,以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持续观察并发。对重复测量数据采用方差分析。结果手术时间为(4.12±0.74) h,术中出血量为(662.38±115.37) ml,随访时间为(20.33±6.40)个月。患者术后1周、末次随访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F=853.022,P<0.05),后凸cobb角、伤椎前缘压缩百分比、伤椎中央压缩百分比及椎体成角在术前与术后及术前与末次随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与末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52.704、4 691.359、4 451.951、5 869.033,P>0.05)。结论侧前方手术入路手术创伤患者可实现疼痛早期缓解、早期下地。本研究结果显示其对于治疗老年胸腰段无神经损伤性骨质疏松骨折后椎体塌陷上效果显著,后凸畸形矫正满意,固定牢固,值得推广。

  • 标签: 侧前方入路 胸腰段 老年性骨质疏松 椎体塌陷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溶血性贫血检查。方法采集到样本进行经验。结论临床上有急性或慢性溶血性贫血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有贫血、红细胞破坏增多、骨髓代偿性增生及红细胞有缺陷或寿命缩短证据,此时可以肯定溶血性贫血诊断。

  • 标签: 溶血性贫血 检查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预防和护理方法。方法:以社区为单位实施小儿手足口病防治护理干预,加强流行季节期间健康宣讲力度和相应防护力度,统计社区内受众儿童手足口病发生情况。结果:本组研究以我院附近五个社区为容量,共计 1771名儿童纳入干预范围,全年共 25例儿童发生手足口病,发生率 1.41%,较往年发病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通过健康宣讲和预防性干预可有效降低小儿手足口病发生率,能够为儿童生长发育营造更良好外部环境。

  • 标签: 手足口病 小儿 预防与控制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结合推拿肩周炎治疗效果,积累有益经验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4月我院诊治200例肩周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纳为甲组和乙组;乙组患者予以单纯针灸治疗;甲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结合推拿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1)甲组100例患者治愈率42%,总治疗有效率94%,明显优于乙组患者38%、76%,组间临床疗效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甲组生活质量评分为(13.05±1.85)分,明显高于乙组(11.46±2.02)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肩周炎疾病治疗中,中医针灸与推拿相结合疗效确切,可有效促进患者病情好转生活质量提高,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肩周炎 针灸 推拿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卧位整脊推拿治疗颈性失眠疗效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方法 择我院于 2013年 2月至 2014年 2月期间因颈性失眠而进行治疗患者 60例,并将此 6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 30例颈性失眠患者。对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传统推拿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卧位整脊推拿疗法进行治疗,之后两组患者睡眠情况进行分析对比,判断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采用了卧位整脊推拿疗法进行治疗后,其睡眠质量要明显优于采用传统推拿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卧位整脊推拿疗法在临床上治疗颈性失眠具有不良反应少,并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操作安全简便,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颈性失眠 推拿治疗 整脊治疗 针刺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归纳颈部坏死性筋膜炎(CNF)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为更及时有效地治疗该类疾病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20年1月收治13例CNF患者临床资料,13例均尽早手术切开+清创引流+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其中10例同时行气管切开术。结果13例患者中,治愈11例、死亡2例。治愈病例随访至少2个月以上未见复发。结论CNF救治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清创,配合大剂量强力广谱抗生素协同治疗,并加强围手术期综合支持治疗等。

  • 标签: 筋膜炎,坏死性 感染 诊断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腰段结核患者应用侧前方手术入路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分析2010年9月至2018年9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诊断为胸腰段结核并采取手术治疗临床资料共32例,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其中17例行前后路联合入路手术为对照组(A组),15例行侧前方手术入路为实验组(B组)。比较两组在手术情况、住院情况、术后并发,并随访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CRP)变化、后凸畸形矫正角度(Cobb角)、日本骨科协会脊髓功能评分(JOA评分)、腰背部疼痛视觉评分(VAS评分)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Frankel分级)。组间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侧前方组手术时间[A组(285.24±89.21) min比B组(221.56±64.89) min,t=2.281 P<0.05]、术中出血量[A组(644.21±166.65) ml比B组(541.88±101.49) ml,t=2.062,P<0.05)和住院时间[A组(16.78±2.88) d比B组(14.01±2.62) d,t=2.831,P<0.05]均显著低于前后路联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住院费用[A组(6.81±1.62)万元比B组(7.34±1.45)万元,t=-0.970,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内红细胞沉降率术前与术后1个月比较[A组:t=4.463,P<0.05;B组:t=5.557,P<0.05)、术后1个月与末次随访比较(A组:t=4.899,P<0.05;B组:t=4.418,P<0.05),C反应蛋白术前与术后1个月比较(A组:t=9.486,P<0.05;B组:t=7.525,P<0.05)、术后1个月与末次随访比较(A组:t=6.781,P<0.05;B组:t=4.735,P<0.05)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两次随访均显著低于术前值。组间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比较,各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Cobb角术前与末次随访时比较(A组:t=5.401,P<0.05;B组t=5.700,P<0.05)、JOA评分术前与末次随访比较(A组t=-7.541,P<0.05;B组t=-7.913,P<0.05)、VAS评分术前与末次随访比较(A组t=10.027,P<0.05;B组t=10.107,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末次随访均显著低于术前值。两组间Cobb角、JOA评分、VAS评分,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696、0.204、1.602,P>0.05)。A组术前Frankel分级,B级1例、C级4例、D级7例、E级5例,末次随访C级1例、D级2例、E级14例;B组术前Frankel分级,C级4例、D级8例、E级3例,末次随访D级1例、E级14例。A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15,P<0.05),B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944,P<0.05)。两组间并发比较,B组并发发生率33.3%低于A组41.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9,P>0.05)。但前后联合入路平均并发发生率比侧前方组高。结论侧前方入路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不进入胸腔和腹腔术后并发发生率低,允许同切口进行内固定优点。

  • 标签: 胸腰段 脊柱结核 侧前方入路 前后路联合入路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