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纽曼系统护理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负性情绪的改善作用。研究期限为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共分析了180例年龄在60-80岁之间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病例。通过文献综述和数据收集分析,发现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存在较高的负性情绪水平。然而,应用纽曼系统护理在护理过程中,观察到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负性情绪产生积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纽曼系统护理能够帮助患者减轻焦虑、恐惧和抑郁等负性情绪,并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和整体幸福感。然而,本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包括样本容量有限和研究期限短等。因此,进一步的研究仍然需要探索纽曼系统护理在改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负性情绪方面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以及开展更长期的随访研究。总之,本研究结果支持纽曼系统护理作为一种重要的护理方法,可以帮助改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负性情绪,并提供临床实践建议和推荐。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推拿配合敷脐法治疗婴幼儿风热感冒夹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 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确诊为风热感冒夹滞症的婴幼儿 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双盲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推拿配合敷脐疗法。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7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推拿配合敷脐疗法对婴幼儿风热感冒夹滞症状进行治疗具有更显著的结床疗效,可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脑缺血老龄小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选择健康老龄的C57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组,脑缺血+二甲双胍治疗组,后两者采用光化学法建立脑缺血模型,采用TTC法观察脑缺血小鼠的梗死体积,采用水迷宫法观察小鼠的空间记忆功能,采用ELISA法测定梗死周围组织的IL18,TNFα和IL1β表达水平,通过WB检测细胞内的TLR4/NF-κB通路改变。结果:二甲双胍能显著减少脑梗死体积并恢复小鼠的空间记忆能力,机制研究表明脑梗死组织中的炎症分子表达降低,通路实验表明二甲双胍是治疗后TLR4/NF-κB通路受到了抑制。结论:二甲双胍通过抑制老龄小鼠脑缺血后的炎症水平恢复神经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食管异物患者采用电子胃镜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8月该时间段本院接收的食管异物的患者100例,采用电子胃镜的方式对选取的患者展开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为进一步观察对该类患者治疗后的护理效果,将选取的患者分为甲乙两组,甲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方式展开护理,乙组患者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方式,观察不同护理方式的效果。结果:研究的结果显示,使用电子胃镜的方式对选取的患者治疗,配合针对性的护理方式,患者的护理效果有显著的改善,且患者对该种护理方式的满意度更高,与常规护理的一组患者相比具有显著临床优势。两组患者的研究数据存在一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食管异物电子胃镜治疗的患者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方式,对于患者护理效果及满意度的提升均有显著临床效果。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稳心颗粒及美托洛尔联合应用对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2022年3月份-2023年3月份之间所接收治疗的60例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当作此次调查研究的对象,分为对照(n=30)、观察(n=30)两组。前者给予临床常规治疗与美托洛尔干预,后者给予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干预治疗。对比分析组间患者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的心率以及QT离散度(QTd)。结果:两组展开对比,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更高,差异有意义(P<0.005);两组治疗前后的心率以及QT离散度(QTd)对比,治疗前差异不存在意义(P>0.05)、治疗后差异存在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及美托洛尔联合应用对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结合美托洛尔来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可以获得更为显著的临床效果,治疗之后患者的心率以及QTd恢复更为明显,预后良好,在临床治疗当中建议推广。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急诊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救治经验与体会,比较新型抗胆碱药物长托宁(盐酸戊乙奎醚)和阿托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对比疗效。方法 应用快速彻底洗胃,合理足量使用抗胆碱与胆碱酯酶复活剂和积极防治并发症,对67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长托宁组与阿托品组,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67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救治成功66例,1例死亡,成功率99.1%,长托宁组和阿托品组有效率分别为94%和80%。结论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关键是尽快彻底有效的洗胃,早期快速足量应用抗胆碱及胆碱酯酶复活剂,提高抢救成功率,长托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优于阿托品。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以呃逆为第一主诉或主要症状,临床诊断为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八医院鹰潭医疗区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以呃逆为第一主诉或主要症状,临床诊断为心肌梗死患者1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患者初诊均未能明确诊断,而就诊于其他科室,甚至拟行有创操作,在心电图检查发现ST段显著抬高或压低,心肌损伤标志物显著升高后,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狭窄程度均 ≥ 80%,其中犯罪血管为右冠状动脉7例、冠状动脉旋支3例、前降支远端1例,均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治疗,呃逆均在冠状动脉开通后24 h内停止,11例患者全部痊愈出院。结论心肌梗死发生时,有时因各种原因,特征性表现不明显,而单纯表现为呃逆,医生必须高度重视,开拓诊断思路,形成发散性诊断思维,合理并完善相关检查,以尽早明确诊断,降低误诊率,提高诊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