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重症患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重症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A组重症患儿采用常规非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B组重症患儿采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比较两组患儿的危重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儿监测治疗前的危重诊断评分与B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采取监测治疗后,两组患儿各项生命体征均得到恢复,同组危重评分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A组监测治疗后危重评分显著低于B组(P<0.05)。A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重症患儿应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能够提高患儿危重评分及转归,降低重症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无创、安全、患儿易接受,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引导阻滞麻醉对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术后FLACC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7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90例接受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的患儿,将数字随机方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5例;实验组于术前选择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麻醉,对照组选择生理盐水注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镇静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术后住院时间为(3.8±1.4)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1±1.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3 d的曲马多平均用量为(14.3±5.4)mg,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8.2±6.8)m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4 h、12 h、24 h的FLACC评分分别为(2.1±1.4)分、(1.5±0.3)分、(1.3±0.3)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1.2)分、(2.7±0.6)分、(3.3±0.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4 h、12 h、24 h的Ramsay镇静评分分别为(2.5±0.5)分、(2.4±0.5)分、(2.3±0.4)分,实验组分别为(2.6±0.4)分、(2.3±0.4)分、(2.2±0.4)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中应用超声引导阻滞麻醉,能对术后疼痛进行有效缓解,让镇痛剂用量减少,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特点、规律及影响因素,为指导临床安全合理用药和改进监测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利用EXCEL数据透视表、自动Σ等功能,对淮南市2015-2019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中33 745例ADR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DR 72.4%来源于医疗机构(24 446/33 745),27.6%来源于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经营企业和个人(9 299/33 745)。ADR高发年龄段为>40~70岁,占54.6%(18 430/33 745);其余年龄段占45.4%(15 315/33 745)。报告类型:严重的占1.8%(619/33 745),一般的占98.2%(33 126/33 745),新的占24.8%(8 362/33 745)。涉及药物剂型88种,注射剂发生ADR最多,占52.5%(17 710/33 745),静脉给药ADR发生率占50.0%(16 873/33 745)。ADR报告数前20位的药品中,抗感染药物13个,占65.0%。结论ADR的发生与患者年龄、药物剂型、给药途径和用药品种等因素有关。要加强抗感染类药物和静脉给药途径ADR监测,加强严重ADR监测及预警,严格遵循合理用药原则,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ADR发生,保障用药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RPC6基因变异致儿童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SRNS)的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上海市儿童医院肾脏风湿科住院的4例(SRNS)且经基因检测为TRPC6变异患儿的临床资料。以“肾病综合征”“TRPC6”“儿童”“nephrotic syndrome”“TRPC6 variation”“child”为检索词,检索建库至2020年8月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4例SRNS患儿中,男1例、女3例,起病年龄4岁1月龄至12岁2月龄。临床均以浮肿、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起病,4例出现贫血,2例出现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1例肾萎缩。肾脏病理结果示1例为免疫复合物相关性肾炎,3例为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4例患儿病初予足量糖皮质激素治疗4周以上,均为激素耐药,后予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霉酚酸酯)治疗,症状没有改善。4例患儿2~6个月进展为终末期肾病。全外显子测序显示4例患儿TRPC6基因变异类型分别为c.2684G>T、c.523C>T、c.2678G>A、c.2683C>T,均为新发变异。文献检索纳入中文文献1篇,外文文献9篇,共27例。汇总分析31例(包括本组)病例资料,其中18例错义变异,移码变异、同义变异、剪切变异各1例。起病年龄4月龄至14岁,18例患儿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6例仅表现为蛋白尿,19例患儿病理类型为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IgA肾病、微小病变各2例,塌陷性肾小球病、C1q肾病、免疫复合物相关性肾小球肾炎各1例。18例患儿激素治疗无效,11例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类药物无效。该疾病预后不佳,12例患儿出现肾衰竭,进展至终末期肾病时间为 4个月至13.8年。结论TRPC6基因变异致SRNS的患儿起病年龄较小,病理特征多为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多无效,进展迅速预后差。
简介:【摘要】围绕“提高基层党建工作务实性及服务性”目标,本文以北京地区某三甲医院党务工作实践为例,探讨可推广的医院服务型品牌建设路径:以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平台为依托,通过广泛的社会调查,确定基层党组织服务活动及主题党日活动建设平台导向;借鉴绩效管理方法,研究建立有效的管理及评价机制,推进服务品牌长效化建设;形成可推广模式,指导品牌培育工作。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参七消痞颗粒治疗6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间收治的6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参与研究,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方式,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参七消痞颗粒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胃镜分级变化状况及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胃镜分级与对照组明显较得到改善,两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七消痞颗粒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改善胃镜分级,有助于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甘肃省发现的2例人感染欧亚类禽H1N1猪流感病毒(EAS-H1N1)的抗原性和基因特性,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对甘肃省2021年2月以来发现的2例人感染EAS-H1N1进行抗原性和基因组对比分析,并使用Mega7.0等软件分析其基因组特征。结果2例人感染EAS-H1N1病例,均有相关环境暴露史,获得2株毒株:A/Gansu-Xifeng/1143/2021和A/Gansu-Xifeng/1194/2021。2株毒株的HA、NA基因均来自欧亚类禽H1N1猪流感病毒,与河北、天津的人感染EAS-H1N1病毒和山东的貂体内分离的EAS-H1N1病毒亲缘关系较近;2株毒株的HA受体结合位点均发生E190D、D225E突变,NA蛋白均未发生H274Y和N294S突变。结论甘肃省人感染EAS-H1N1病毒基因组发生了部分重要分子突变,可能导致其毒力增强,并具备潜在的人际间传播能力。加强EAS-H1N1基因特征研究分析有助于从分子水平上监测病毒变异突变并对疫情进行科学防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收集我院院2006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53例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出现术后并发症3例,术中发现肠绞窄坏死4例为保守治疗3~7天而中转开腹手术者。结论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经保守治疗1~2天症状加剧应早期行手术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外科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86年1月至2019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中心手术治疗的10 96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寿命表法进行生存率和肿瘤复发率的计算,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组别的差异,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选取2009—2019年随访数据更详尽的2 884例肝细胞癌病例纳入长期生存分析,其中接受肝切除患者2 549例,男性2 107例,女性442例,年龄(56.6±11.1)岁(范围:20~86岁);接受肝移植患者335例,男性292例,女性43例,年龄(51.0±9.7)岁(范围:21~73岁)。比较肝切除与肝移植的效果、解剖性肝切除与非解剖性肝切除的效果等。结果10 96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10 331例行肝切除,635例行肝移植。根据收治时间,将10 331例行肝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3组:1986—1995年组(712例)、1996—2008年组(3 988例)、2009—2019年组(5 631例)。1986—1995年组肝细胞癌肝切除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32.9%。2009—2019年组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切除后5年总体生存率为51.7%,其中肝细胞癌、肝内胆管细胞癌和混合性肝癌的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57.4%、26.6%和50.6%。进一步分析行首次肝切除的肝细胞癌患者(2 549例),其1、3、5、10年累积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8.1%、71.9%、60.0%、41.0%,围手术期病死率为1.0%;行一期肝移植的肝细胞癌患者247例,1、3、5、10年累积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4.0%、64.8%、61.9%、57.6%,行补救性肝移植88例,1、3、5、10年累积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6.8%、65.2%、52.5%、52.5%,两组患者总体生存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549例接受首次肝切除和247例接受一期肝移植患者的总体生存率和复发率相比,符合米兰标准的肝切除和肝移植患者的1、3、5、10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6.3%、87.1%、76.9%、54.7%和95.4%、79.4%、77.4%、71.7%(P=0.754),1、3、5年复发率分别为16.3%、35.9%、47.6%和8.1%、11.7%、13.9%(P<0.01);超米兰标准无大血管侵犯的肝切除和肝移植患者的1、3、5、10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7.2%、65.9%、53.0%、33.0%和87.6%、71.8%、71.8%、69.3%(P=0.003),1、3、5年复发率分别为39.2%、57.8%、69.7%和29.7%、36.7%、36.7%(P<0.01);超米兰标准有大血管侵犯的肝切除和肝移植患者的1、3、5、10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62.1%、36.1%、22.2%、15.0%和62.9%、31.8%、19.9%、0(P=0.387),1、3、5年复发率分别为61.5%、74.7%、80.8%和59.7%、82.9%、87.2%(P=0.909)。影响肝细胞癌肝切除患者生存率及无复发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有性别、术前辅助治疗、症状、AST、术中或术后输血、肿瘤数目、肿瘤最大径、肝硬化、大血管侵犯、微血管侵犯和病理分化(P值均<0.05)。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匹配解剖性肝切除和非解剖性肝切除患者资料,得到443对病例,非解剖性肝切除术后患者的生存率与解剖性肝切除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5),但非解剖性肝切除术后患者的复发率高于解剖性肝切除(P=0.035)。结论近十年,肝癌手术治疗的生存率较之前明显升高。对于肝功能储备较好的肝细胞癌患者可以先行切除手术,复发后再行补救性肝移植,补救性肝移植的效果与一期肝移植相当。在确保阴性切缘的前提下可以选择保留更多肝脏组织的非解剖性肝切除。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规律,为指导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利用EXCEL数据透视表、自动Σ等功能,对2011年2月至2020年2月淮南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集上报的2 575例中药注射剂ADR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ADR高发年龄段为>40~80岁,占78.2%(2 014/2 575);其余年龄段ADR报告数占21.8%(561/2 575)。ADR:严重的占2.0%(52/2 575),一般的占98.0%(2 523/2 575),新的占26.5%(683/2 575)。ADR涉及中药注射剂68个品种,ADR报告前10位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占总数的53.5%(1 378/2 575)。其中,参麦注射液引起的ADR最多,占14.5%(372/2 575)。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居首位,占31.8%(995/3 127),其次为全身性损害,占24.6%(769/3 127)。结论中药注射剂ADR的发生可能与患者年龄、用药品种、不合理用药、中药成分复杂、含有杂质、相关物质、增溶性辅料以及药品说明书安全性信息不完善等因素有关。应加强中药注射剂ADR监测,特别是加强严重ADR预警,严格遵循合理用药原则,做到辨证施治,减少ADR发生,保障用药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如何处理好剖宫产术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的233例资料,统计5年间剖宫产率及疤痕子宫分娩情况,分析前次剖宫产两种腹壁切口对二次手术的影响及疤痕子宫再次分娩的两种方式比较。结果5年间我院疤痕子宫剖宫产率有明显增加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腹壁伤口采用横切口的手术时间较纵切口时间长,腹壁粘连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术中出血、腹腔粘连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阴道分娩组产妇产后24小时出血量、平均住院日明显少于剖宫产分娩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种分娩方式的产妇在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新生儿体重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首次分娩行剖宫产术的产妇考虑有可能二次妊娠分娩,尽量选择下腹部纵切口,子宫切口选择子宫下段横切口,对符合阴道分娩条件的疤痕子宫给予阴道试产机会。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0-12周妊娠临床疗效。方法100例10-12周妊娠的健康孕妇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诱导流产。结果100例孕妇完全流产,9例阴道出血时间长,量少,清宫,“B”超提示宫腔未见残留胚胎及附属物。结论10孕周-12孕周妊娠,药物流产,胚胎及胎盘完整娩出,子宫收缩佳,避免了人工流产,钳刮术的并发症。同时降低了感染率,是可靠、有效、损伤小的好办法。